▲点击图片,即可报名!

  (内附:大会日程及嘉宾详情)

  提起日本制造,很多人认为是精益求精的代表,完美工艺的化身。然而近年来,日本企业接二连三被曝“造假”。继三菱篡改汽车燃效数据、高田篡改安全气囊测试数据后,第三家日本企业——日本神户制钢爆出篡改数据的丑闻。

  10月8日,日本第三大钢铁联合企业日本神户制钢召开记者会,承认旗下的3家工厂和1家子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大面积篡改了部分铝合金、铜制品的强度以及耐久性等重要出厂数据,而相关问题产品已经大量流入市场。

  日本神户制钢称,曾篡改部分铝制品的强度等性能数据并向外供货,一部分从10年前就已开始,包括管理人员在内至少有数十人参与篡改数据,是集体性的不正当行为。后又爆出该材料制作的零部件用在了新干线上,还有可能用在了波音飞机上。

  其中,日本丰田、斯巴鲁、马自达等车企部分车型使用了被篡改强度等性能数据的铝材,可能发展为包括其他汽车厂家的召回。

  神钢承认其在国外生产的钢丝产品存在“不恰当行为”。该公司的东京发言人Eimi Hamano表示,相关客户已知晓该问题,并且问题已得到解决,但拒绝提供详细信息。

  造假事件愈演愈烈!

  迄今为止,神钢造假事件已波及日本汽车、公共交通、航空航天、防卫、IT等行业,事发后该公司表示牵涉企业约200多家。

  日本共同社10月13日援引相关人士消息报道称,最先承认篡改数据的铝铜业务也出现了新的违规嫌疑,问题铝制品和铜制品的供应对象数量可能从约200家进一步扩大。

  据彭博社援引专家观点报道称,不断深化的造假丑闻表明“这是神钢公司文化导致的问题,而不是某几个员工的个人行为”。现在需要弄清的问题是“(神钢)到底是试图为了节省资金,还是不具备生产一定数量合规产品的能力。”他说。

  神钢董事长兼社长川崎博在12日的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受神钢问题制品影响的200家采购商中约有一半完成了调查。该公司计划在两周内汇总安全性验证结果,并在一个月以内公布事件原因和应对措施。

  目前有关神钢客户的最新消息来自于美国汽车巨头福特( Ford Motor Co.),该公司13日表示,在中国生产的蒙迪欧汽车(Mondeo)的车罩使用了神钢的铝制品。

  10月13日,神钢的公司股价下跌了9.1%,本周累计下跌了42%。截至目前,造假事件已致使神钢的市值蒸发了19亿美元。

  《日本经济新闻》13日报道称,有30多家境外公司使用了神钢生产的问题铝制品,其中包括特斯拉( Tesla Inc.)、戴姆勒(Daimler AG)、PSA、波音(Boeing Co.)、空中客车(Airbus SE)和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Co.)。日经并未注明信源。

  神钢董事长川崎博将再次举办发布会,就有关钢丝制品违规行为做出详细说明及其他调查结果。而此前一天,川崎博在事发后首次现身向公众致歉,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新的违规解释称“已筛查出国内外的可疑案例”,但“钢铁制品不在其中”。

  神户制钢所承认,曾篡改部分铝制品的强度等性能数据并进行了供货,部分违规行为从10年前就已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在这里工作过。

  神户制钢所承认造假十年

  日本神户制钢所(简称KOBELCO)是世界500强之一、日本第三大钢铁联合企业,成立于1905年,从2010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开设了神钢焊接器材有限公司。神户制钢是日本主导钢铁生产商之一,也是日本顶尖的铝产品和铜产品供应商。2007年该公司钢材产量为807万吨,世界排名39位。神户制钢2016财年前三财季业绩显示,净亏损达364亿日元,已连续两年出现亏损。

  日系进口车难逃“钢材门”

  目前的数据来看,斯巴鲁或将成为神钢本次“钢材门”的冤大头,因为斯巴鲁的所有车型都采用进口形式,而斯巴鲁的总工厂就设立在日本群马县,其余占比75%产能的三个工厂也都在日本境内。而在过去的十年里,斯巴鲁在中国市场虽然销量不佳,但也达到了万台以上的销售规模。这也就意味着此次钢材门或将影响到斯巴鲁超过10万中国车主的权益。

  其次就是丰田进口车,位于爱知县的丰田工厂(主要生产埃尔法)和九州、元町、田原的雷克萨斯工厂同样难以避免的采用本土的钢材零部件供应,而铝材又是豪华品牌重要的元件尤其广泛应用在底盘,车架等部分,所以作为目前在华年销量超过10万台的一线豪华品牌,钢材门对雷克萨斯和丰田进口车的影响也将难以估量。

  而日产进口车的规模相较于斯巴鲁,丰田就要小很多,由于英菲尼迪品牌一直在美国工厂生产,只有Q60一款车来自于日本枥木工厂,所以受到影响的或只有诸如日产途乐,贵士,Juke,GT-R等进口车型。

  日本本土钢材企业造假,和合资品牌关系大么?

  中国钢铁产业十分庞大,国内汽车主机厂的钢材通常来自于宝钢,鞍钢等大型企业,看似远在日本的钢材造假风波对中国的影响不大。但当猫哥打开神钢的官方网站,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个正宗的日本企业,拥有一个完整的中文网站,这就意味着他在中国必然有着广泛的业务延伸。

  根据神钢集团官方网站的记载,神钢在中国境内共有36家合资公司,业务遍布整个钢铁冶炼和零部件行业,其中和汽车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旗下线材,冷轧公司。而这家名为“鞍钢神钢冷轧高强汽车钢板有限公司”的企业则在介绍中明确表露了自身的属性——满足汽车轻量化需求。

  虽然目前神钢没有承认在华设立的合资工厂也参与了此次“作弊”事件,但显而易见的是,当日企神钢的光环褪去,一众采用这些神钢合资工厂原材料的合资车企必然受到波及。毕竟汽车的安全大多来自于关键部分防撞梁的屈服/拉伸强度,如果企业在宣传中所谓的“超高强度钢材”被指认为虚假标号的产品,那么毫无疑问对于品牌来说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虽然不能判断有直接的关联,但鞍钢股份(000898)在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是国内最早生产汽车用钢的企业,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用的就是鞍钢钢板。公司可生产汽车大梁用钢、高强车轮用钢等热轧系列产品和深冲钢、高强钢、第三代汽车用钢等冷轧和镀锌系列产品,广泛用于宝马、奔驰、日产、大众、丰田等汽车品牌。主要客户为中国一汽、大众汽车、通用汽车、东风汽车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北汽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国内知名汽车品牌。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一旦发现神钢在和鞍钢的合资工厂内同样出现“作弊”行为,并且这些钢材确实用到了这些合作企业之中,那么中国汽车将覆巢之下再无完卵。

  日本制造神话不再?

  当一贯以严谨,匠心著称的日本工业企业接连出现如“高田气囊门”和“神钢钢材门”这样的恶性造假事件后,日本制造的光环已经显而易见的开始消退了。

  日本作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内部的大型企业商业模式通常都十分先进,包括资本运作,海外项目的利润通常远远大于他们在本国的工厂收益。在国内的经济压力和巨大的利润面前选择刻意隐瞒一些关键的错误成为了这些日企的敛财手段,而他们以往的商誉就成为了掩盖这种手段的工具,这也就是不论是高田还是神钢在出现问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人发现,依旧我行我素的原因。

  而如今在药妆,家电,食品领域,我们依然存在着追捧日本制造之风。而当国人重新审视“日本制造”这四个字的金字招牌,或许是一众良心中国品牌的巨大机遇也未可知。

  来源:综合自挖机老专家、界面等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