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红旗 徐留平操盘一汽变革

  9月21日,“新红旗 新梦想 新H7”荣耀上市,一汽集团新任董事长徐留平首次公开亮相。徐留平表示,一汽集团总部将直接运营红旗品牌,并将把红旗品牌真正打造成中国第一豪华品牌。

  在一汽自主板块中,红旗品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H7仅三年多研发费用就已超过105亿元。但在销量方面,2014年为2708辆,2015年为5021辆,2016年为4120辆。作为红旗品牌的翻身之作,这样的成绩令人担忧。

  为了进一步为红旗发展注入动力,一汽集团决定,总部运营红旗品牌的全价值链过程,并管控其他品牌及事业板块。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调集精英领导团队,系统性提振红旗业务。

  从徐留平履新中国一汽董事长到公开亮相新红旗H7发布会,在这短短的49天时间里,红旗一直动作频频,9月18日,一汽集团宣布组织架构大调整,总部将直接运营红旗品牌。同时,一汽集团战略管理部、集团品牌公关部等部门也随之进行调整,红旗在生产、研发、质保等各个方面获得最大的支持和最直接的决策管理,体系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最优势的资源开始向红旗倾斜。如此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正是为了让红旗适应新业态、新的竞争形势,充分体现出一汽集团对红旗的重视和振兴红旗品牌的决心。

  据了解,新红旗H7共有3种排量6款车型,售价24.98万-47.98万元。显然,一汽已意识到此前红旗H7在战略上失策,起售价格下调了5万元,在C级车奥迪A6L和宝马5系的对抗中,红旗只能通过提升性价比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回顾红旗的历史,从1958年8月正式命名为“红旗”开始,红旗即被誉为“国车”。不过, 由于油耗大、成本高、产量低,1981年红旗轿车停产。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一汽先后同奥迪、福特、丰田合作,开发了多个品种的红旗产品,但红旗的开发并不成功。

  从2008年开始,一汽正式启动“红旗复兴”项目,坚持正向开发、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成功H、L两大系列新一代红旗轿车,但这一切并没有对红旗的销量有实质性的推进,更谈不上复兴。由于红旗产品之前一直秉承政府公务用车的路线,但随着政府公务用车改革的推进,政府公务用车大幅减少,同时在价格和排量上做了严格限制,造成红旗在政府采购层面难以开拓更大的市场。而在私人采购方面,红旗品牌现在的车型又难以适合个人购买的需求。此外,渠道也是制约一汽红旗品牌销量的重要因素。

  为了振兴红旗品牌, 在一汽集团的鼎力支持下,红旗正持续推进产品矩阵落地、加速全新网络渠道布局、深化品牌建设。而此次红旗渠道建设,一汽集团更是下了血本。采取“红旗会馆+城市品鉴中心+4S店”的渠道模式,其产品将享有四年十万公里品质保障。从操作层面来看,这将大大增加运营成本。

  “红旗H7上市仅仅是开始,年底以前,我们将发布红旗品牌的发展战略。新红旗H7无疑是红旗新战略的前奏和哨号。”徐留平表示,对于红旗品牌而言,承载了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目标,未来红旗还将有更大的举措和动作。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借助庞大的公务车市场需求,以及与政府部门密切相连的商界,奥迪奠定了自身在公务车、商务车市场的霸主地位。随着豪华车开启私人消费时代,这种“官车”的形象对奥迪未来的发展反而是种桎梏,对红旗品牌而言,同样面临私人市场的考验。

  北京商报记者 蓝朝晖

责任编辑:郭一晨 SF160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