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新政周年考:仅10万合格司机如何满足超2亿用户?

资料图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资料图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万雪飞

  7月28日,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出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已满一周年。如今网约车市场如何?司机们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滴滴快车刘先生告诉记者,之前从事销售工作的他,三年前成为一名滴滴快车司机,为此还买了一辆新车。“从2014年开始干的时候,这份收入就比我以前的工资高,一个月能拿个8000-10000元。”刘先生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在此前,对于这份“工作”的收入,刘先生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网约车新政落地以后,由于他不是京籍,只得选择退出。

  刘先生的情况并非个例,受户口限制的滴滴司机不在少数。以上海滴滴为例,滴滴方面公开的数据显示,上海已激活的41万余司机中,仅有不到1万名司机具有上海户籍。按照新政规定,司机群体将减少70%以上。而具备条件的北京快车司机赵先生则因为新政,成为为数不多的受益者——北京市网约车新政要求“京人京车”,从事了一年多网约车工作的赵先生,正好符合要求。

  赵先生告诉记者,“可能司机减少了,活儿也多,我每天都会多跑几单,我们的收入比以前更可观了。”他现在已经通过了网约车驾驶员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约车司机。

  利用闲暇时间“顺路接单、闲时接单”,赚外快补贴家用成为司机就业的最主要目的,超过3成司机因此加入了网约车行业。但网约车新政要求兼职车辆也需要转变为运营车辆,这无形中提高了成本,这一政策也直接导致网约车平台上的兼职司机数量大为减少。前网约车司机王先生说道。

  受网约车新政的影响,记者了解到,滴滴出行、神州专车、易到司机数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前身是首汽出租车公司的首汽约车,从去年开始,平台将原有的出租车分批更换为新车型,开始网约车服务,由于其运营的所有车辆均为B级以上,驾驶员与车辆全部为“京籍京牌”,符合北京市对网约车行业的准入要求,受新政波及较小。

  但更多的平台,则均受到大波及。根据交通运输部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有130余家网约车平台公司拟开展网约车业务,有19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已在相关城市获得了经营许可。但目前全国各地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只有10万本,车辆运营证约5万本。

  据媒体公开报道,截至2017年7月27日17时,广州市网约车驾驶员核发驾驶员证4215张,巡游车驾驶员申领网约车驾驶员证4179张,而去年6月份网约车注册司机近50万。同样,滴滴此前宣称,该平台在北京的司机注册数量便超过110万,活跃司机也有20万。网约车司机数量的减少——这是网约车市场的一个显著变化。

  一年之前为了规范网约车市场,根据国家部委规范网约车的要求,北京市进一步实施了京籍京车的要求,同时对车的排量、大小都有了明确要求。从2016年12月21日起,北京市正式开始实施《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新政给出了5个月的过渡期,便于符合标准的驾驶员和网约车平台提交申请,并接受考核。

  新政落地一年之后,带来两方面直接的突出变化。从行业层面来看,网约车新政的出台改变了滴滴出行一家独大的格局,B2C模式重新获得发展机遇。截至2016年12月,网络预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2.25亿,较2016年上半年增加6613万,增长率为41.7%。其中因为补贴减少,网约车在2016年下半年大量转向出租车,2016年下半年网络预约出租车用户规模增长了41.7%。另外,诸如首汽租车、神舟租车等业务量上升。2016 年神州全年营收达50.6 亿元,同比增长190%。 

  另外,即是上文提到的司机数量大幅减少。如上所述,其直接结果是网约车的运力减退,这是也造成了打车难的出现。根据滴滴出行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早晚高峰打车难度同比分别增长12.4%、17.7%、13.2%、22.5%。而保守计算,目前的网约车用户至少超过2亿人,而全国只有10万不到的合法持证上岗的网约车司机,即便是再加上出租车作为补充,供需矛盾也依然很尖锐。

  眼下,随着烧钱抢用户阶段结束,与打车难一块出现的是打车贵。“自从新政出台之后,我每个月的打车费从3百涨到了现在的6百多!”家住昌平区回龙观的陈先生告诉记者。“晚上10点以后1.5倍加价那都是常态。我从北京北电影视艺术学院到回龙观20多公里,以前滴滴快车只要70多元,现在加价后每次都要100多。即便如此,晚上也很难打到车,经常是要等15分钟左右。7月20日那天我等了40分钟。”陈先生说道。

  新浪网发布的一份网上调查问卷也显示,超八成的用户认为网约车变得更难打了,价格也比以前贵很多。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城市交通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高德地图的检测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全国城市拥堵出现下行拐点,拥堵排行榜百城中近八成城市拥堵同比得到缓解,其中拥堵降幅超过8%的城市达15个,降幅最大的TOP3城市为:天津、青岛、武汉。这是自2014年高德开始监测全国主要城市拥堵延时指数以来首次出现下行拐点。

  高德地图相关人士表示,拥堵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今年网约车新政的逐步落地实施,城市内短途(5km内)出行比例也在逐渐下降,从2015年6月的57.1%逐步下降到目前的34.7%。而这部分短途出行被共享单车替代。以北京为例,2017年Q2北京地铁周边早晚高峰整体拥堵程度相比去年有了明显的下降,超6成地铁站周边拥堵情况有所缓解,整体拥堵同比下降了4.1%。

  交通部深化出租汽车改革首席专家徐康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打车难的情况还是会出现的,但如果充分发掘城市运力,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现在巡游出租和合规网约车的运能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巡游出租车至少还有10%至15%的潜能,当前合规的网约车至少还有20%的潜能可以发挥。因此,要让合法合规的充分发挥潜能,同时要给符合新规的车辆和人员进入市场一些时间。”徐康明指出。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