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工信部肖华解读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8日 19:41  人民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2009年我国陆续推出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一时间,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今天我们很有幸邀请到了工信部电子信息司肖华司长,为我们解读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肖司长,欢迎您。您和人民网网友打个招呼吧。

  肖华:感谢大家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关心、支持和厚爱。谢谢大家。

  主持人:在我国,产业有很多,可是电子信息产业这次被列入十大振兴规划之一,它成为这十分之一是处于什么考虑,这个规划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肖华:电子信息产业在国务院确定的十大调整和振兴规划当中,第一句话就很明确地表示,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我想,大家都应该对电子信息产业比较熟悉和了解。它之所以能够入围十大产业的振兴规划,就是因为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具体来讲,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简要地描述一下。

  第一,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量。电子信息产业虽然是一个新兴产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和成长起来的,但是去年它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6.3万亿,工业增加值已经超过1.5万亿。大家知道国际上通行定义支柱产业的标准就是占到GDP的5%以上就是支柱产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

  第二,在我们国家出口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去年尽管遭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我们的出口还是达到了5217.6万亿美元,占我们国家整个外贸出口的比例36.5%,2007年和2006年都占到37.9%,所以它在我们国家出口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第一大出口产业门类。

  第三,电子信息产业还是一个就业的重要领域。我们统计了2001年到2008年的八年时间内新增就业超过了500万,其中大专以上的毕业生超过了350万。它对于拉动就业,特别是我们软件产业这几年的高速发展,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第四,它也是可持续发展、增强我们行业整体竞争能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力量。大家知道,电子信息产业的广泛应用为提升各行各业的竞争能力提供了支撑和基础。而且这个产业特别是在节能减排这种大背景下的优势更明显。我们按照2008年的统计,单位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耗相当于我们国家平均能耗的七分之一,是我们工业平均值的十五分之一,它对可持续发展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领域。

  第五,它也是扩大消费的一个重要领域。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民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特别是对我们改善民生,包括政府更好地为民服务,都提供了非常现实的手段。比如大家知道的,网上办公,解决政府办事的公开、透明和规范,包括应急处理等等,政府为民办事体现服务型政府,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主持人:我们也知道,电子信息产业属于一种外向型产业,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数据表明,2009年的出口量一直是下降的。您觉得这个产业现在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化解我们面临的这些挑战?

  肖华:电子信息产业在我们国家是一个外向型特征非常明显的产业。主要是从投资、技术、市场、品牌这些要素来看,它确实外向度的特征非常高。我们全年收入的60%,甚至超过60%,都是靠出口拉动的。所以,大家讲它的外向度非常高,这是我们产业的现实状况和明显的特点。去年全球金融危机,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确实为我们产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正因为这样,所以,作为一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和影响。所以国务院确定,要对它进行调整和振兴,要采取一些措施。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咱们国家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到今天,呈现出很明显的阶段性的外向度很高的特点,我觉得有它深刻的历史背景,也有它面临的复杂外部环境,当然更有它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条件。要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也不是一个短时间能够解决的。它涉及到投资,涉及到技术,涉及到品牌,包括人力资源,是非常国际化的。要想短时间做特别大的调整,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但是更主要的,正如国务院在制定振兴规划的时候所确定的主线,就是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我们有一个巨大的国内市场,我们应该把这个市场资源作为发展产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充分地利用好,使它增强根植性。我想应对危机的核心还是最近国务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就是扩大内需,通过扩大内需,促使它发展,调整它的结构。

  主持人:您参加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起草的全过程,我想问一下,规划中所列的重点以及整个规划的布局,你们当时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最终决定下来的?

  肖华:国务院确定制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来,国家发改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国务院相关部门来做这件事情。首先,我觉得当时我们非常认真地学习、理解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危机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精神实质。就是刚才讲的,要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始终围绕这个主线,然后根据我们行业发展面临的具体的情况和深层次的问题,组织行业协会、学会,组织一些企业座谈、分析、思考,最终确定了一个基本的思路。这个基本的思路就是按照三种模式来实施调整和振兴规划。

  第一种,现有的作为产业发展收入的主要支撑的领域,当时确定了三个方向,一个就是计算机,一个是以电视为代表的数字音视频产业,一个是基础元器件产业。这三块无论是就业,还是从销售收入,现在都占到我们现在产业的60%以上,这一块,咱们是要保障它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解决这个产业不要大起大落,受到太明显的冲击。

  第二种,在新一轮发展当中,要集中突破的关键领域,增强我们产业的竞争能力,这也选择了三个方面,一个是集成电路,一个是信息平板显示,还有一个是软件。这三个领域对信息产业在新一轮的发展当中,提高竞争能力,这是至关重要的,大家认为,这些是信息产业的心脏,大家认为软件是信息产业的大脑,而显示是所有人进行信息交换最主要的形式。这三个领域,我们确定为着力培育提高它的竞争能力,在新一轮发展当中做出更大贡献。

  第三个方面就是培育新的增长点,我们也确定了三个方向:第一,通讯。大家知道,今年年初,咱们发放了3张3G牌照,3G牌照的发放,对我们通讯设备制造企业和运营企业都意味着一个非常大的投入,按照计划,三种3G制式的牌照发放以后,通讯运营企业的直接投入在三年当中有4000亿,今年超过1800亿。这一块带动产业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亮点;第二,服务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装备的大量使用,在这个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服务,是未来非常

  重要的发展方向。我在一次会上举过一个例子,IT业的最大企业就是IBM公司,它去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它通过转型,服务业收入已经超过了700亿。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服务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一定水平以后,能够新培育和新催生出来的非常重要的领域;第三,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现在总体感觉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向各个领域、各个门类里面渗透将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而随着它的渗透,将催生很多新的产业形态。比如,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等。所以这一块我们培育的好,它也将是我们新的增长点。

  这样把整个产业根据现在的主要支撑,未来要抓紧突破,和需要培育成新的增长点的三个方向,确定了具体的九个领域。当然这也是分析我们行业的现状,根据调整振兴规划的总要求,大家讨论了以后,一致确定的思路。

  主持人:规划中提到了立足当前和谋求长远。这两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何达到平衡的?

  肖华:当前金融危机对产业影响带来了负面的冲击,在制定调整振兴规划的时候确定的原则,就是一定要把解决当前的问题和着眼长远的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应对危机确实要花费很大的努力,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代价,但是这个东西一定要和咱们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但是事实上,技术进步的趋势、技术进步的方向应该是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以及政府始终在把握做的东西,否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特别是不能解决产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当前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引导我们产业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比较好的基础。而这些思想和这些举措,在后面政策落实和重大项目的实施里面,都反应的是非常清晰的。

  主持人:刚才您也提到现在经济形势非常不好。在拉动内需方面,比如家电下乡这种惠民的举措,是不是也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肖华:国务院确定了总的思路,就是靠拉动内需来弥补,特别是出口依赖度特别高的产业,应该说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当然大家还会看到,国务院还会有一系列拉动内需的举措和措施出台。现在我们初步统计,通过家电下乡,扩大范围,扩大老百姓选择的品种,对产业拉动作用已经非常明显,已经有不少的元器件企业、集成电路的制造企业和家电制造企业反映,对他们的发展、对他们度过难关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我相信随着政策的深入,特别是随着国务院还会有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出台,依靠我们自己的市场,对我们经济产生的刺激,而促使我们应对危机的效果会越来越明显。

  主持人:电子信息产业是属于基础性产业,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如何与其他的产业发展规划相配套?

  肖华:电子信息产业实际上是一个为其他行业服务,或者说和其他行业结合起来,最后产生效果的一个行业。但是电子信息产业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它有完整的技术、产品,然后形成一个产业。但是更重要的,或者说更能体现它价值的是它和其他传统产业的结合,为传统产业的提升产生更好的效益。比如说,汽车是比较典型的,大家知道,传统的汽车是以机械为主的行业,但是随着各种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它的智能化、舒适度、安全性等等方面发生了一些质的飞跃。现在国际上特别高档的轿车,在采购成本当中,电子产品的比例已经能够达到60%了,就是说,在这个分量当中占有非常大的权重,使汽车本身的性能极大的提高,包括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产品的竞争能力极大的增强,所以,电子产业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和其他行业的结合与融合。

  除了电子信息产业之外,还有九大行业的振兴规划,这九大行业的振兴实际上是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我们要树立一个服务的意识、树立一个合作的意识,就是通过和其他产业的合作和结合,为他们提供服务,达到提升产品性能、提升产品竞争力的目的。这样做好了的结果,既为其它行业、产业的振兴提供了支撑,同时也为电子信息产业自身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空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基础产业,是一个为各行各业,为人民生活方方面面服务的产业,所以它是一个最基础的产业。

  在振兴规划里面,特别是任务分工里面,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一条,就是要建立电子信息产业为其他各行各业提供装备和支撑的工作机制。就是试图从政府工作的层面上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些制度方面的保障。

  主持人:其他九大振兴规划是可以为电子信息产业的调整和振兴提供一个巨大的平台,反过来讲,电子信息产业的振兴是不是可以更快、更好地促进其他九大产业的发展?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家把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列为这十大规划之一的一个原因?

  肖华:对。应该说它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说电子信息产业为其他各行各业服务好了,对其他各行各业的发展、竞争的提高是有非常积极意义的。我想这一点已经被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的历程所证实了。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电子信息产业如果真能为其他行业服好务,结合好,反过来讲,就为你带来一个巨大的市场。对促使你自身的技术进步,促使你自身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利的。所以解决好电子信息产业和其他产业的结合和融合,这既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其它各行业、各领域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

  主持人: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特别系统的产业,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也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下,规划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

  肖华: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个非常基础的产业,它的渗透性非常广,从人民生活到各工业领域,它都能提供一些服务,都能为其他行业的调整做出一些贡献,这是毋须质疑的,正因为它的面广,专业特点特别突出,所以带来的问题,就是电子信息产业这么多年的发展走了一条快速扩张、迅速由一个新兴产业变成一个支柱产业的路子。但是下一步的路子,我们要通过和其他行业的结合,通过我们自身的自主创新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加速我们产业升级,实现由大到强的跨越,这是我们在新时期比做大更艰巨的一项历史性的任务。

  当然,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和这个里面的领头企业或者领头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这是客观存在的。这个差距主要体现在新兴产业的积累是非常有限的,无论是资本积累还是技术积累,我们和先进入者有一个巨大差距,这是我们需要政策引导,通过调动方方面面的资源,通过政府的有效组织和协调,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攻克,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突破,最终实现我们由大到强的历史性的跨越。我觉得这个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主持人:振兴规划自公布之日起,相关的企业、单位都非常振奋,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对于整个产业、对于行业的发展都会有一个特别巨大的促进。这个时候也有人开始担心,会不会因为规划的出台,执行层面的企业或者单位、政府机构会有一些重复建设的现象出现?

  肖华:这个振兴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大家后面要看到的,为了落实振兴规划里面的各项任务,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办法以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应该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电子信息产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就像企业感受到的,对大家是一个非常大的鼓舞。对我们这样一个受冲击特别明显、特别深的领域来讲,给大家一个信心,让大家战胜困难,坚定发展的信心,我觉得起了一个非常好的作用。当然,大家的担心也是正常的。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的主体是企业,政府更多的是进行宏观调控,所以,大家有一些担心,就是说会不会出现低水平重复投入,最后导致行业的恶性竞争。这个担心既有历史的教训,也有现实投资冲动的现象。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