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亚集团:被局长们颠覆的中国铁路第一股(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7日 16:48  《商务周刊》杂志

  2008年4月17日,北亚集团召开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表决会议。半个月前,ST北亚破产管理人制订了《北亚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草案》。按照方案,流通股股东获全体非流通股股东送股,每10股获送2.8股,然后,全体股东按每10股缩为2.8股比例缩股。这相当于非流通股每10股变为1.844股,流通股每10股变为3.584股。

  为了阻止这一方案的通过,栾到北京向铁道部和证监会询问有关北亚重组方案的问题后,4月13日赶到哈尔滨。当日,栾兆斌接到自称北亚重整清算组一位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希望与他进行沟通。14日,栾兆斌住进那位工作人员为其安排的龙门大厦713房间。龙门大厦位于哈尔滨火车站正对面,属于哈尔滨铁路局下属的酒店。14日,该人士说北亚重整清算组领导会安排时间与栾进行会谈。但到下午4点时,栾兆斌仍然没有见到北亚重整清算组负责人。晚上7点,两位也自称是北亚重整清算组的人来陪栾兆斌吃晚饭,此时虽然他还能与外界通电话,但这两位人员已经不离他左右了。14日晚9点,最后一个股友的电话挂断后仅仅不到十分钟,再次试图与栾兆斌进行电话联络时已经无法打通,713房间电话也无人接听。有股民打电话到龙门大厦总台询问,被告知订房人为“哈铁公安处”。

  栾兆斌后来回忆,他被强行带离713房间,转至该宾馆的1808房间,该房间四面均无窗户,房间门上还有“审讯重地”字样。进入房间后,栾兆斌手机被要求强行关机,门外有四个人把守。

  栾兆斌提出抗议,并于第二天开始绝食。到4月15日晚上10点半时,终于有3位北亚破产重整小组人员来到宾馆和栾兆斌进行会谈,会谈持续到4月16日凌晨1点多。会谈中,北亚破产重整小组人员称,他们不是拘禁栾兆斌,而是为了保证栾兆斌的安全,因为有人要报复栾兆斌。16日上午9点多,栾兆斌的爱人从佳木斯赶到哈尔滨,在热心股友的陪同下到哈铁公安处报案。在被软禁36小时后,栾兆斌重获自由,并亲自到哈铁公安处报案。

  4月17日,在哈尔滨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下,第一次出资人会议对缩股方案进行投票表决。由于会议时间拖得较长,少数股东提前离开了会场。当会议主席宣布投票,此时监票人还没有到位,哈铁、虹通和鞍山钢铁公司三家非流通股东就急于开始投票。这时散户激烈反对投票,并发生了争夺票箱的情况,甚至有一张选票在争执中被损坏。现场一片混乱。最终,在法院维持秩序的情况下重新投票。但与会股民们对事先已投入票箱的三张选票的合法性提出质疑。直到法官亲自检验相关证件后,才得以重新投入票箱,但散户的存疑法官没有给予回答。在唱票时,四名监票人中的三名监票人已经离开。虽然栾兆斌赶上了会议,众多股民也投了反对票,但方案最终被通过,股民所持股票被严重缩股。

  与小股民们相比,北亚十大流通股股东虽然因为家底厚而不会为生计或者抵押的房产发愁,但他们的损失是小股民们无法比拟的。北亚流通股第八大股东张敏华持有北亚150万股票,原始投资640万元。张和丈夫在无锡经营着一家电器公司。

  与栾兆斌的想法一样,张敏华是在北亚股票停盘前一个月买入的股票。在投入巨额资金后,他们畅想着北亚将给他们带来翻番的收益,但在2007年4月27日,他们的股票也被定格在了停盘那一刻,2008年4月17日,北亚在被认为操作罕见大幅度缩股后,这个流通股第八大股东的股票被缩减至53.76万股。

  “这和抢劫有什么区别吗?”张敏华的丈夫气愤地说到。

  但张敏华夫妇还算幸运的,因为购买股票时间相对较晚,错过了2001年的增发,所以他们的每股成本相对还算较低。很多北亚的长线股民由于赶上了2001年的增发,在高价位又没有抛售,缩股后这些股民的每股成本高达12元多。

  而对于最大股东哈尔滨铁路局来说,他们的风险却没有这么高,因为2001年增发时,非流通股股东的增发价格只有3.89元,其成本只有流通股股民的三分之一。

  北亚集团在卖掉了北亚大厦后,重新注册后的“新北亚”壳公司搬到了位于哈尔滨道里区友谊路111号的新吉财富大厦,在大厦23层租下6个房间,没有明显标志,只有贴在门楣上的“北亚集团”四个小字。除了几位前来咨询的股民,除了几位普通办公人员,半天看不到一位高管出现,办公电话不断响起,却几乎没有人接听,一切显得如此冷清和落寞。

  3月31日,在股民们焦急等待了两个多月后,北亚终于发布了一则迟来的公告,公告称,公司将在2009 年4 月15 日召开2009 年度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而无论对于北亚还是北亚股民来说,这个4月都是一个关键的月份,2008年年报行将公布,年报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北亚是否还拥有明天。

  当本刊记者以股民的身份致电北亚集团证券部负责人安济隆时,他透露,2008年年报肯定会在4月24日公布,目前正处于审计部门的审计过程中。

  “我也不知道北亚还有没有重组的时间和机会。我们目前也只能等待证监会和上交所的最终意见。”安济隆说,“3月16日,北亚就上海证券交易所发来的质询进行了回复,但目前也未得到上交所的反馈意见。但北亚走到今天,也是股东们自己意愿的表现。”

  谁操纵了北亚?

  哈尔滨南岗区西大直街51号,院中主楼是一座灰色的7层老式建筑,楼前矗立着毛泽东雕像,使这里显得威严而神秘。作为铁道部下属的全国17大铁路局之一,在这里办公的哈尔滨铁路局如地方上的独立王国。而对于北亚和北亚股民们来说,这里也与他们的命运有着直接联系。哈铁一直是北亚的大股东。

  在成为北亚股东以前,栾兆斌对西大直街51号和它对面哈尔滨铁路公安局办公大楼下停放的警车并没有感性的认识,他只知道,人们把这里称为“铁老大”。2008年4月15日之后,他才对“铁老大”的威力有了切身体会。

  “北亚从一家绩优股公司堕落到今天,哈铁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包括栾兆斌在内的多位北亚股民认为,从始至终,北亚就不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公众上市公司,而只是被大股东操纵下的圈钱工具,北亚腐败窝案也说明大股东没有尽到监管责任。

  随着北亚腐败窝案的进展,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北亚走到行将退市的边缘纯粹是由于高管腐败和人为操纵造成的。

  1992年7月,由哈尔滨铁路局联合其他11家机构联合发起成立了北亚集团,当时正是李树田主政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为北亚第一大股东,占总股本的13.30%。北亚集团早年主要从事铁路运输、基础加工及与铁路运输相关的高科技业务,1996年5月16日在上海证交所挂牌,正式由一家定向募集公司转为社会公众公司,北亚也成为铁路系统第一家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铁路概念第一股”。

  从上市的第一天起,北亚就是一家股权相对分散的公司,虽然哈尔滨铁路局作为第一大股东,但即使加上第二大股东,其股份也只占到总股本的15%多。北亚第二大股东为哈铁绝对控股的子公司。

  所以在北亚历年的年报里,都会强调,公司股权分散,无控股股东,公司与第一大股东在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业务上是分离、独立的。在人员方面,公司高管在公司领取薪酬,在股东单位无任职;在机构方面,公司的行政管理机构完全独立于第一大股东;在业务方面,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体系、业务部门和业务流程。公司的业务决策均系独立做出。

  “如果北亚果真如年报所宣称的,怎么也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采访中,很多股民认为,仅仅从公司高管安排上,就可以看出,在大部分时间里,北亚包括董事长和总经理在内的职位几乎均由大股东派去的人员担任,牵涉到北亚窝案里的哈铁三任铁路局局长李树田、齐晓敏和何洪达中,李兼任过北亚集团的名誉董事长,而其他两位同时兼任过北亚集团董事长。

  北亚上市之初,第一届董事长为余志怀,余曾任职哈尔滨铁路局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处处长、铁路局副总经济师。1997年4月,在公司第一次董事会议上,李树田出任名誉董事长。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