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传东星航空与中航集团已签订意向性转让协议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9日 14:20  《鄂商》杂志
传东星航空与中航集团已签订意向性转让协议书
东星大楼。(图片来源:《鄂商》杂志)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东星迷航

  2009年1月初,陆续有东星航空将被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1111)母公司中航集团收购的消息。据《鄂商》了解:双方目前已签订了意向性的“转让协议书”。如果此次交易成功,将成为我国民航史上首个民营企业退出案例。

  事实上,这家以武汉为总部、华中首家民营航空企业——东星航空出生伊始就屡经波折,争议不断。而此次被中航洽购,东星航空和其创始人兰世立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民营航空未卜前途的担忧。

  本刊记者近两个月的调查发现,东星航空此次卖出,既有国内民营航空发展受限的行业大背景,也有东星集团内部资金吃紧的尴尬现实,更有来自民营航空企业自身实力不足而带来的人才、管理瓶颈。

  东星航空将“飞”向何处,值得期待。

  ■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  文  |  本刊记者 王坤祚 张艳 实习记者  安海兰

  ■  图  |  本刊记者  彭健峰

  谁的东星?

  ■  本刊记者  |  王坤祚  张艳  实习记者  安海兰

  并非空穴来风

  早在春节之前的1月10日,总部位于广州的某报率先以“国航巨亏尚能饭否?能!吞并东星航空”为标题,曝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简称国航)派员到武汉与东星航空“进行沟通”,有意收购东星航空的消息。

  这则极富煽动性的新闻甫一面世,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东星再次成为媒体的聚焦点。

  带着满满重组冲动走入2009的中国民航界在甫一开年就有大动作传出,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开年大戏的“主角”,不是吵着要结盟的东航上航,而是国航正谋划收编民营东星航空。

  在外界猜测不断的情况下,《鄂商》记者致电国航新闻发言人朱梅,向其求证传闻的真实性。“目前是国航母公司中航集团在和东星航空接触,我这里尚未得到公司授权透露任何消息。国航是上市公司,如果在资产重组方面有重大事项,肯定会发出公告。”朱梅在电话里说。

  如朱梅所说,1月13日,国航一纸公告证实了东星航空面临被收购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经向本公司管理层及控股股东中航集团核实,现做出以下澄清:基于整个中航集团的发展战略,中航集团正在就收购东星航空部分或全部股权事宜(以下简称“本次交易”)与相关方进行初步接触,但尚未签署正式协议,本次交易能否达成存在不确定性。本公司并未参与前述本次交易,但本公司将密切关注其进展情况。如果本次交易最终得以完成,本公司将积极与中航集团沟通,提示其遵守与本公司之间的《避免同业竞争协议》,根据相关约定就其所持东星航空的股权做出适当安排。如果有进一步应当披露的事宜,本公司将根据要求及时做出披露。

  与此同时,中航集团一位高层人士透露,“我们与东星航空签订了意向协议,这只是所谓的相亲阶段,一切都是未知数。”至于交易细节方面,他则一概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透露。

  该人士强调,该项资本运作“由中航集团主导,暂时不涉及国航”。

  另有业内人士透露,虽然是中航集团在操作此事,但国航是其旗下最大的子公司,“操盘手“和“接盘者”仍很可能是国航。

  湖北机场集团也有相关人士在接受《鄂商》记者采访时证实,早在1月7日,国航总部就已经派员到汉,与东星航空进行沟通,与此同行的还有一批财务审计方面的人员,在东星航空武汉总部展开资产审计工作。

  “如果说08年年底的奥凯停飞事件标志着民营航空进入冬天,那么此次中航洽购东星航空,则表明民营航空业最冷的时刻到了。”电话中,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告诉《鄂商》记者。

  李晓津所言,并非耸人听闻。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包括国有航空公司在内的整个航空界都呈现低迷的态势。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以春秋、奥凯、东星、鹰联为代表的民营航空公司更是首当其冲。

  在业内人士看来,东星航空期望退出属于意料之内,另有知情人士透露,东星航空打算“卖盘”已经并非一朝一夕,在2008年中它曾经与一家香港公司探讨收购事宜,最后却因种种原因功亏一篑。而国航在去年强势收购东航“流产”后,东航与南航就结成联盟。国内航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国航急需开拓二级城市业务。目前中国国航在武汉并无基地,而作为主要竞争对手的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在武汉分别投放了15架和20架飞机,因此,中国航空如果收购东星航空确实有助于提高中国国航在华中地区的竞争力。

  东星航空的此次退出也被业界看做“明智”之举,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东湖高新区官员表示,“民营航空两、三年之内估计难以会暖,兰世立此时退出是聪明的。”

  沉默的东星高层

  最先刊出收购传闻的媒体曾刊登消息称,兰世立曾致电该报辟谣,全盘否认这一传闻。在国航发布公告以后,面对媒体大量的追踪报道,兰世立再未有任何公开回应。

  “目前主要是(东星)集团那边在操作出售事宜,采访请和集团那边联系,航空公司这边知道的情况并不多。”东星航空新闻发言人汪彦坤在电话中表示自己并不知情,并以不方便多谈为由匆匆挂断电话。

  在天河机场附近,《鄂商》记者多方打听才找到东星航空的办公地点。与附近南航、东航武汉分公司的办公大楼相比,“东星”看起来似乎显得有些小家子气:在海关检疫大楼后面,需要穿过一个不是很宽敞的巷子才能看到,马路两边也并未有任何指示牌,若非有人指路,否则很难找到。

  若不是楼顶有“东星航空,心灵相通”的广告牌,从外观上看,这栋五层楼房与普通公寓楼并无二致。公司大门口挂着的一副对联印证了东星航空的雄心,“鹏程万里开伟业,壮志凌云展宏图”,横批——“前程似锦”。

  进到公司大厅,正中间的位置摆放着一架半人高的东星飞机模型,没有保安值守,也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对记者的身份进行询问。还未到下班时间,整栋楼内能见到的工作人员并不多,多数办公室均铁门紧锁。在二楼总经理办公室,记者见到了东星航空总经理秘书秦艳,待说明来意之后,秦艳给出了一段背书式的回答,“新闻发言人汪彦坤现在在外地出差,周总最近都没有时间,不接受采访,这个事情现在都是兰总在和对方接洽,采访的话还是要通过集团那边。”

  秦艳所说的周总,正是东星航空现任总经理周永前。资料显示,1945年出生的周永前,1990年参加民航工作,历任民航东北管理局组织部部长、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党委副书记、民航东北管理局党委副书记、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总经理。东星航空公司成立后,周从南航集团副总一职上“下海”,出任民营东星航空总经理。《鄂商》记者注意到,从曝出收购传闻至今,东星航空总经理周永前不曾接受任何采访,对收购一事始终是不予置评。

  东星航空领导层三缄其口,下面的员工却已议论纷纷。在办公楼的楼道内,《鄂商》记者与在从事机组后勤服务的王明(应要求化名)有过简短地交流,“这是公司领导的事情,我们当员工的,只管做好本分内的事情。”在说完这番话后,王明看了看四周,留给《鄂商》记者一个电话号码,说有些事情可以与记者在公司以外的地方私下交流。

  王明在电话里向记者透露,“谈判仍在进行中,员工都知道这个事情,私下里也都有议论。很多同事都觉得如果真的被国航收购的话,还是一个好事情,因为单从待遇方面来说,东星航空在业内就并不是很高,如果被并入国航的话,无论是员工待遇,还是公司管理、用人方面,都肯定要比现在好。”另外,王明在电话里也表现出了对收购以后会否裁员一事的忧虑。

  珞瑜路540号武汉证券大厦6层,东星集团总部所在地。2月24日,《鄂商》记者站在这幢大楼下面,遥想去年6月,因为闹得沸沸扬扬的“停飞”事件,东星集团宣传部长潘艳丽彼时曾在这幢楼内告诉《鄂商》记者,“年前我们就会从这搬出去,到光谷中心花园的东星大楼内办公。”如今再次造访,不免让人心生慨叹。

  走出6楼的电梯口,依旧是有保安在门口值守,询问找谁,登记,然后方才放行。与之前感觉明显不同的是,这次似乎显得“戒备森严”一些。两个身高体壮的保安,一个询问、登记、打电话请示被访人是否接待;另一个在获得应允之后,在进门处的一排按键上摁下一串密码,钢化玻璃门打开,方才能进入办公区域。

  此次出面接待《鄂商》记者的是潘艳丽此前的副手刘佳宁,在寒暄之后,刘佳宁递过来一张印有主管职务的名片,“潘部长最近身体不是很好,请了长假,现在集团这边由我暂时负责宣传这一块儿的工作。”刘佳宁说。

  对于《鄂商》记者关于东星集团是否在操作转让东星航空的询问,刘佳宁称自己也不知情,“航空公司这边,我们现在也不是很清楚,真的不是很清楚,我自己也是看了网上的新闻才知道这个事情的。具体是什么情况,到时候结果大家都看得到嘛!”刘佳宁说。

  在《鄂商》记者提出采访集团总裁兰世立之后,刘佳宁表示会把采访要求报上去,“兰总经常不在武汉,总部这边见兰总是见得最少的。”

  为什么是东星?

  任何一笔交易背后都有各自的利益交换,否则东西再便宜,如果毫无用处,就不会有人进行投资。

  不是奥凯,不是春秋,也不是鹰联,为什么看中的是东星?

  一个最显而易见的理由是,中航集团力图将国航打造成“超级承运人”的角色,收购其他航空公司扩充版图也一直是国航的梦想,而华中市场占有率低一直是国航的软肋。显然,收购总部位于武汉的东星,有助于国航快速切入武汉这个华中枢纽市场。

  “南航与东航都在武汉建有基地公司,目前武汉市场上南航以40%的市场占有率居首位,东航和东星分别占有20%多和10%多的份额,而国航占有率仅有5%。”湖北机场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鄂商》记者采访时透露。

  如果中航集团成功收购东星航空,意味着其可坐享东星曾经的份额。

  “08年如果不是奥运的特殊安保,再加上年底又碰上经济危机,天河机场的客流量将会突破一千万。中航集团的领导很英明,我只能这样说。虽说现在武汉的航空市场不如东部沿海的一些城市成熟,但从历史以及现实中武汉在全国交通版图中的地位、湖北丰富的工农产品、产业转移、中部崛起这几个方面来看,武汉的客运、货运量必将大大增加。”上述湖北机场集团人士如此评价。

  中航集团总经理孔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为解航空业寒流之困,2009年集团将把在二线城市布局设点作为战略重点。“以前我们比较重视一线城市,较少在一些边际利润比较低的二线城市开展业务,现在大环境不好,不得不在这些地方和兄弟公司展开竞争。”孔栋说。

  “中航的高层对此看法比较一致。”上述中航集团高层人士说,“以前是吃好的,现在要努力吃饱。”

  有业内人士认为,东星航空现有的各种资源,是它在行业寒冬中有人上门寻购的主要原因。

  目前东星航空拥有租赁的空客A319及A320客机组成的机队,运营着深圳、广州、上海、三亚等多条国内黄金航线,并获批执行地区及国际航线,与“中华航空公司”享代码合作经营经香港转飞台湾的航线。

  “民营航空的财务指标再难看,它也具备着无法抹杀的几点优势。”鹰联航空孙志军此前表明,民营航空很大的优势就是飞行资源。目前,中国民航业飞行员奇货可居已经不是新闻,民营航空旗下拥有和积聚的飞行资源恰恰是老牌航空公司最重视的王牌。“以鹰联为例,目前我们有60多名飞行员在飞,再加上90多名学员,这在行业内是很大一笔无形资产。”

  此外,民营航空拥有完善的网络结构和航班时刻,尤其是运营几年来逐渐成熟的安全体系,更是其他航空公司梦寐以求的资源。“因为这个平台的建立从无到有,非常艰难。”

  李晓津在接受《鄂商》记者采访时,还仔细分析了中航集团的战略意图:“从宏观上讲,现在经济形势不太好,各种航空资源要素获取的成本比较低,在萧条的情况下扩张人力、扩张航线,实现逆势扩张,这跟中航集团一向寻求做大做强的规划也是相吻合的。从微观上讲,武汉那个地方挺好的,我很早以前做过一个研究,武汉非常适合做成中国的芝加哥。因为在美国的航线网里,芝加哥位于美国中部,美国国内很多航班都要在芝加哥停一下,另外芝加哥的工业也比较发达,这些都跟武汉比较象。中航集团可能更多的是看中了东星所处的地理位置,如果它自己建一个公司的话,恐怕成本会更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鄂商》杂志相关报道:

  风暴中心的兰世立

  东星航空沉浮录

  民企抗压的段位

    相关专题:

    东星航空重债停飞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