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支线航空:尚待开发的处女地(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1日 17:40  《新财经》

  在北美,支线航空已高度融合于干线网络,一些支线航空公司成为干线航空公司的合作者。这些小航空公司没有自己的航线网络,他们的航班与干线航空公司的航班在大的航空枢纽融为一体,他们只是支线飞行的提供者。美国金融危机暴发后,旅客人数减少,为了降低成本,一些大型航空公司已将干线运营变为支线运营。到2008年年底,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预计将削减80架飞机,并将一些原本由波音737执行运营的航线,换成50~70座的支线飞机,进行支线经营。

  北美是巴航产品——ERJ-145支线飞机的重要销售市场。上世纪90年代,美国支线航空市场刚刚起步,巴航在美国经过长时间市场调研,抓住机会将正在研发的ERJ-145支线飞机确定为37座、44座、50座三种规格。此款产品投放北美市场之后,立刻占领了市场,直到今天仍占据北美同类市场的半壁江山。

  中国支线航空市场

  有需求,无供给

  李和平是一个食品企业的老板,他得到这样一条信息:在中国西南部腹地贵州省的一个县,探出了优质矿泉水,比法国依云矿泉水的水质还要好。他决定去贵州考察,上网查询后,发现此县地处山区,他只能先乘飞机到贵阳市。之后,在崎岖的公路上颠簸了十几个小时,他才到达目的地。李和平想,来这个地方,在路上至少要走两天时间,前后至少一周。如果在这里建厂,生产成本虽然不高,但运输困难,产品在途时间长,销售会大受影响。于是,李和平打消了投资念头。

  像这样投资未果的故事,在西部时有发生。央视就曾报道,广西某个山清水秀的县希望发展旅游业,邀请外商前来考察。当外商走下汽车后,对县政府官员说的第一句话是:“颠簸了十几个小时,我这外商,都变成‘内伤’了。”在中国西南、西北的欠发达地区,因交通不便,一些有价值的产业和旅游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开发,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的发展。有关专家已经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如果能在我国建立起完善的支线航空运输网络,边远地区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将会得到有效的拉动。

  “支线航空和干线航空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公共汽车和出租汽车的关系。人口密集的地段,可安排大量公共汽车,人少的地方,公交车班次少,居民有急事可以坐出租车。”巴航大中华区总裁关东元在接受《新财经》记者采访时,非常形象地讲了上述这段话。

  他还以北京市为例打了个比方:假如北京市有10个公交公司,这些公司装备的都是大公共汽车,没有出租车,大公共汽车只能去长安街。于是,长安街上就挤满了公共汽车,一分钟一辆,哪辆车都坐不满,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上座率,只能降价。这时候,一家公司买了一辆400人的超大公共汽车,票价降到4角钱;然后,另一家公司又买了一辆600人的车,票价降到3角钱……与此同时,想去廊坊、延庆的人,却为没有便捷的出行工具而大伤其神。

  中国的现实是,大城市之间的航空干线几乎是“机满为患”,近200多个地市级城市则几乎是“无机可降,无机可飞”。目前中国的商用机场有近150个,20多个大城市的机场占了运输量的80%以上,剩下的130个机场,仅占全部空运量的20%。2007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各航空公司飞行的158万个定期航班中, 27%的航班始发旅客人数不足100人。而在这些航线上飞行的,基本上都是120座以上的大飞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