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润:兵败华源重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0日 11:56  《中国企业家》杂志

  投入近40亿元的重组成本,却离打造新的央企医药平台的初衷越来越远。这是华源的宿命,还是华润的不幸?

  文 | 本刊记者 鲁菲

  8月中旬,连续的阴雨天让位于上海中山北路的华源集团总部大楼——华源世界广场笼罩在朦胧的雾气中,使人看不清前面的路通向何方。在华源世界广场一层大厅的楼层分布指示牌上,华源集团的战略部、机电进出口部、中国华源生命产业有限公司、上海华源生命科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等名字已经被抹去,只是痕迹仍依稀可辨。

  拥有80%负债率的华源集团在资金链断裂后,由华润操刀重组,历经两年半时间,这家拥有572亿元资产,并拥有纺织、医药、机械板块的央企,如今已经被拆分得七零八落。在80%的企业被拍卖还债,还有一家上市公司面临退市的情况下,华润这家被国资委赋予打造纺织和医药平台使命的央企,如今已视华源为“鸡肋”。

  这起当年被寄予厚望的央企之间最大的整合案,最终收获的可能只是被重组方的一个个“碎片”。

  华润“出局”,张杰“轮回”

  2008年7月2日,上海医药(600849.SH)、中西医药(600084.SH)发布公告,称两公司控股股东上药集团于日前接到实际控制人上海市国资委下发的一纸“批复”,决定将上海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分别持有的上药集团各30%国有股权无偿划转给上海上实 (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实集团)。至此,上实集团将持有上药集团60%股份,华源集团依旧持有上药集团40%股份(目前仍被冻结)。

  这一股权变动表面上看来,只是上海市国资委把上药集团的股权在旗下的国有独资公司间“倒了一下手”,但其背后的意图十分明显,即依托上实集团旗下的上实医药(600067.SH)来整合上海的医药产业。

  当年华润入主华源,最看重的就是华源一南(上海医药集团)一北(北京医药集团)两大医药平台。事实上,这两块股权资产也是华源最为优质的资产。如今,两大医药平台已去其一。对华润而言,“打造央企医药平台”的愿望如流水落花,势难挽回。

  这一点,从人事上的变动亦早见端倪。2008年1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张杰调任中国恒天集团公司任副董事长,结束了其在华源集团两年多的总裁生涯。8月,张杰再上层楼,升任恒天集团董事长。来华源任职之前,张杰是恒天集团的副总经理。抛开华源重组过程中的恩怨煎熬,对张杰个人而言,这应是人生经历中的一次完美轮回。

  2005年9月,时年44岁的张杰成为国资委成立以来首次通过全球招聘任命的央企正职。上任之前,华源危机已经到了爆发前夜。当时,华源集团董事长周玉成曾经冀望于通过中央与地方的换股,“归顺”上海市国资委,同时增持上药集团(从40%到70%),做实医药平台,以求“突围”。这种想法甚至已经得到了上海市国资委的支持,但最终被国务院国资委否定。

  事实上,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张杰正是带着“打造央企医药平台”的使命来到华源的。在他参加的全球招聘的试题中,有一道题正是要求考生评价“国务院国资委与上海市国资委对华源集团换股重组的方案”。

  张杰当时给的回答大意是,央企拥有更多的医药产业资源,更适合作为重组的主导。这一回答显然符合国务院国资委的意图。

  此后,不论是诚通,还是华润都是这样的思路前进的。只是谁也没有预料到,困难会这么大。

  重组思路:从合并到分拆

  2005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工作会议期间,华源集团总裁张杰和华润集团总裁宋林接触,张杰表示了希望华润重组华源的意愿,双方一拍即合。在华源集团拟定的瘦身行动中,华润集团曾有意接手华源纺织板块。此后,宋积极推动此事。

  华源危机全面爆发后,华润进入华源调研,内部粗算的结果是,重组华源后华润集团总收入有望翻一番,年利润增加6亿元以上。在诚通因收购资金问题退出重组后,华润即把重组方案报到国资委。重组方案是华润集团与私人股权投资基金鼎晖投资,分别出资50亿元、20亿元,在重组后的新华源集团占70%和30%的持股比例。

  在得到国务院国资委批准后,2006年2月16日,华源召开董事会讨论重组方案。与此同时,新的“重组领导小组”成立,小组成员由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华润集团时任总裁宋林、董事阎飚、华源董事长周玉成组成。会上,邵宁代表国资委对华润提出两点要求:一、提升纺织产业;二、打造央企医药平台。

  此后,宋林多次到华源调研、研究重组方案。之后,华润集团派董事阎飚组成团队进入华源,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思路对华源的资产进行重组。按照资产整合思路,华源集团除了保留纺织、医药类两大资产,其他资产将全部出售。此后,华源的纺织业务并入华润,重组医药板块,并与债权银行协商不减贷,大家共同救活华源。到2006年4月底,华润共拿出五六亿元的资金支付银行利息,使得华源与债权银行的债务纠纷暂时得到缓和。华源重组进程加速推进。

  “如果华润把债权银行的利息还清,债权银行有望集体停止对华源逼债,将给重组带来宽松的环境。”一位原华源集团高层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说。然而,事情并没有朝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位高管的说法,到了2006年5、6月份,华润不再出资支付银行的利息,导致银行与华源的关系恶化。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006年6月初,时任华润集团董事长的陈新华抵沪,与华源集团以及上海医药集团管理层进行了座谈。这是华润入主华源后,陈首次来沪。在此期间,华润明确了阎飚作为华源重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在陈新华来沪以后,我们感到华润的重组思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上述华源高层告诉《中国企业家》,“曾经有一段真空期,没有人来管华源的事。”

  据知情人介绍,当时华润内部对华源的重组思路发生了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华源的财务黑洞太多,已经资不抵债,重组不能采取注资、合并的方式,而应该是分拆、破产的方式;另一部分人认为,华源的资产情况没有那么糟,可以挽救。争论的结果是持第一种意见的人占了上风,而持第二种意见的宋林不再负责重组一事。

  “真空期”过后的9月份,华润突然宣布华源换帅,任命乔世波为新华源集团CEO,华源创始人周玉成隐退,华润集团董事阎飚和华源集团总裁张杰同时出任新华源总裁,阎飚负责集团的投资事宜,张杰负责集团的具体运营工作,华源开始了双总裁时期。从这以后,张杰已经失去了对华源重组的话语权。

  2006年10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官方网站正式披露:国资委持有的华源集团9.13%的股权无偿转给华润。此后,华润与鼎晖投资分别出资50亿元和20亿元作为重组资金,全盘收购了其他19家小股东持有的华源集团股权。

  华润对华源的重组改造从总部开始。首先建立小总部-大利润中心的模式,从2006年11月起,华源总部的职能部门从15个减少到7个,管理人员从190人减至66人。

  曾用于整合医药产业平台的华源生命产业有限公司职能也直接上收华源集团总部。在新的重组思路下,华源开始朝着分拆、破产的方向前行。

  根据德勤清产核资的结果,截至2005年9月30日,华源仅集团层面负债就有43亿元,而直接或间接参股、控股的上百家企业所组成的华源系银行负债高达251.14亿元,集团旗下直接或间接拥有的7家上市公司正面临着严重的债务危机。

  华润把华源旗下的纺织业务合并到华润,把医药产业的优质资产分拆出来,对那些经营不善、负债多的企业采取出售还债的办法。在这种思路下,华润首先把四家直接控股、被称为“嫡系”的壳资源卖掉,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连带债务。

  2007年8月31日,随着上海拍卖行的鼓槌落下,方达集团在无其他公司举牌的情况下,以71.88万元的底价拍下中国华源生命产业有限公司所持有的ST源药 (600656.SH,2008年8月13日变为ST方源)6166.94万股,占比41.09%的股份。

  2008年4月1日,中国恒天集团以每股1.64元的价格拍到华源投资发展集团手中持有凯马B(900953.SZ)10864.78万股。巧合的是,今年1月,原华源集团总裁张杰刚刚调任恒天集团任副董事长。凯马B原为周玉成构建的机械产业平台,其重组一度被市场认为是国务院国资委对于华源重组的支持。

  与凯马B相比,ST源发(600757.SH)的重组就没有那么顺利了。截至2007年9月30日,ST源发仅表内负债就高达24.82亿元,加上因担保可能导致的数亿元表外负债,总负债逼近30亿元。这一繁重债务令其重组道路坎坷重重。

  今年初,ST源发把现有资产和负债整体出售给华源生命公司和上海源创科技数码有限公司,“净壳”之后,ST源发将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山东鲁信置业出售100%的股权,出售价格约为26.5亿元(具体价格还需等待评审机构评估)。鲁信置业也将全盘注入资源,并对未来三年的利润做出承诺。此方案华润不仅要承担巨额债务,还要掏出上亿元资金解决上市公司的员工安置等问题。即便如此,方案仍然没有获得债委会所有银行成员的签字认可。《中国企业家》在上海的调查采访中发现,12家债权银行没有全部签字的原因是没能和华源集团在削减债务比例上达成一致,银行方面希望以更高的比例收回欠款,华源集团则希望银行能削减更多的债务支持源发重组。

  按照监管部门相关规定,ST源发此次重组搁浅之后再次启动可能在3个月之后。有市场消息说,鉴于目前国内房地产业的特殊情况,鲁信置业决定退出ST源发的重组。在ST源发冷清的办公室里,副总王长虹向《中国企业家》表示,他对源发的重组仍充满信心,“因为重组成功,对债权人也有好处。”但是在大幅削减银行债务比例的前提下重组,哪家债权银行会愿意呢?

  ST源发还不是最让人头疼的,*ST华源(600094.SH)才是华源4家“嫡系”中重组难度最大的一个。重组方至今尚未出现。董秘薛玉宝用“盘子大、债务多、负担重”9个字向《中国企业家》形容目前重组的难度。2007年末,*ST华源披露的公司及其分公司、子公司涉及银行贷款纠纷或者欠款逾期未还的诉讼事项达16项之多,公司下属80%企业已停产或停业,这样的状况在2008年仍没有得到改观。在负债累累的同时,*ST华源累计亏损为25.31亿元,股东权益为负12.78亿元,营运资金为负26.82亿元。如果今年不能实现盈利,将面临退市。东北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宋晗告诉《中国企业家》,如果一旦退到三板市场,重组就更难了。到目前为止,三板市场的壳资源没有一家成功交易,再重返主板市场就更加艰难。留给*ST华源的时间只有4个月。

  *ST华源2007年财务报表显示,公司向银行贷款余额224484万元中,已发生逾期贷款173451万元,而实际上*ST华源的债务有30多亿元。负债高,大股东持股比例又低(仅为24.61%),是重组方迟迟不愿现身的症结所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此篇为精编网络版,欲知更多内容,请参见中国企业家网站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