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双星内讧收场背后:改革合法性仍存五大疑团(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7日 16:53 法制日报

  

双星内讧收场背后:改革合法性仍存五大疑团(2)

双星集团总裁汪海。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去年4月,双星集团成立了一个“市场整顿理顺发展小组”,并提出由名人实业代表双星集团控股市场51%的改革方案。具体内容为,由名人实业与市场代理进行重组,市场代理在名人实业参股,干得好的市场代理可以在名人实业高层任职。

  今年2月23日,双星集团以“青双星发字(2008)8号”文的形式,正式发出对西南双星解除授权的通知。表示双星集团已将鞋和服装产品的生产经营权授予名人实业,要求西南双星配合市场交接。两天后,名人实业书面通知西南双星,称“公司决定,只将双星产品的地区经营权授予我方控股(持股超过51%)的公司。”以此逼西南双星就范。

  因为解除授权通知是由双星集团发出,西南双星继续经营双星产品的合法性已经受到挑战。事关自己苦心经营的西南双星的生存问题,刘树利回手反击。2月28日,西南双星以旗下六家公司的名义,上书青岛市委以及市国资委,希望政府出面平息争端。六家公司称从未侵犯双星集团的商标利益,并且,双星集团与西南双星签订的有关授权合同中,最短授权期限到2008年7月,最长授权到2009年4月,名人实业及双星集团不能随意解除授权。

  3月20日,青岛市国资委印发《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商标管理的通知》。“这个通知中,最重要的是第九条,有关造成商标价值损失,国有企业负责人要被追究责任的条款。”济南双星副总经理施运文介绍说。

  期间,双星集团还是以文件形式对西南双星停止了供货。同时,双星集团也做好了另起炉灶的计划并付诸实施。

  “父子恩怨”掀开双星改革矛盾

  4月11日,在青岛举行的双星市场改革真相新闻发布会上,汪海本想对媒体讲述与“干儿子”的恩怨情仇,却掀起了近几年议论纷纷的“汪海国资私有化”的舆论浪潮。

  针对媒体关注的汪海和刘树利之间的纠葛,发布会上,汪海称,如果不是当时他冒着“国有资产流失、坐牢、受处分”的风险给予这两家公司使用双星商标的政策,就不会有包括成都公司、济南公司经理在内的一大批人成为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2004年,双星集团对成都公司进行卖断改革,“为了支持西南发展”,汪海给了成都公司“免收四年经营权费、免收四年品牌使用费”的优惠政策。

  “他(刘树利)是白捡啊。一般分销商拿货后是加8-10个百分点,他拿去后是加价13-15%出货,一年大致要白捡8000万到一个亿。”汪海认为,在市场一线代理商卖断制改革中,个人获得利益最大的就是西南公司的负责人刘树利和济南公司负责人韩俊芝。他说,按照成都公司自己所称的西南市场每年销售额3亿元计算,成都公司一年的毛利润就在4800万元到5400万元之间。而这是在“双星集团直接铺货、地区代理商可以不投钱”的情况下取得的。汪海称之为“空手捞银子”。

  面对媒体质疑名人实业的产权问题,双星集团答复,名人实业不是哪一个人的,而是以汪海总裁为代表的30多年为双星品牌做出贡献的广大骨干的,是青岛市委、市政府根据汪海总裁对青岛市的特殊贡献所进行的特殊奖励。虽然汪海本人在名人公司中占21.88%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但汪海还是坚称,名人实业是双星集团的下属子公司。这是因为双星集团及工会分别有16.5%的股份。“我使双星集团的资产从800万发展到50个亿。这算什么,就是把名人实业全给我也不为过。”在双星集团天津经销商会议上,汪海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