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半小时:新能源概念红火背后的危机(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8日 21:54  CCTV经济半小时

  多晶硅的财富神话开始在全国各地蔓延,各地纷纷宣称要上马多晶硅项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袁桐对全国多晶硅项目做了统计:中国目前准备或者宣称要上多晶硅项目的大概有30多家,而已经在建的项目有13家左右。

  与此同时,多晶硅产业也成为了不少地方政府十分热衷的项目,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将多晶硅建设列为了“一号工程”。在目前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官员把拉动快速拉动GDP的希望寄托在了多晶硅身上。

  河南省偃师市委书记原文涛:“从目前多晶硅的价格来看,它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确实很大,因为一吨多晶硅就卖到两百万以上,所以说一千吨的规模那就有将近20个亿的销售数额,那当然对当地GDP的发展,对工业的发展和GDP的增长会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于是,一个个多晶硅建设的洪亮口号在中国响起:南玻集团5000吨多晶硅项目、通威集团10000吨项目、天威英利5000吨项目、爱信硅科技10000吨项目、亚洲硅业6000吨多晶硅、江苏阳光4500吨项目……这些规划的项目产能已经远远超出全球的需求,看到这些数字,洛阳中硅公司总工程师严大洲感到不可思议,上万吨的企业应该到现在为止,全世界应该说不超过一家,除了汉姆洛克这一家,其他没有几家能超过一万吨的,如果说一次做到一万吨,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

  在中科院院士王占国教授看来,这些多晶硅项目的无序上马,实际上是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王院士告诉记者,欧美先进的改良西门子工艺已经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多晶硅生产的能耗和环保问题,然而目前这个技术对中国严格封锁。就我所知,目前中国多晶硅生产除了中硅等公司在自主研发外,还有利用俄罗斯的多晶硅提纯技术结合引进欧美的设备的厂家;但这些技术与国际先进的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尚未彻底解决高能耗和环保问题。

  记者:“现在这种多晶硅技术,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王占国:“如果不采取这种先进的闭环生产方式和优化的工艺路线,那么除造成环境污染外,能耗高,成本高,难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然而就是这样并不成熟的多晶硅企业现在却成了许多上市公司眼中的“唐僧肉”,多家上市公司染指多晶硅项目,并凭借新能源概念受到市场热捧,然而,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袁桐却对这些企业深表忧虑:有些上市公司它为了募集资金或者融资,它把这个项目作为一个融资的项目在做的也有。

  制造太阳能电池还离不开多晶硅这种基础原材料,换句话也就是说,抓住了多晶硅这个产业,也就能掐住整个太阳能电池产业的脖子,正因为这样,国际上对多晶硅生产实行了技术封锁、市场垄断,到目前为止,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多晶硅生产国,没有一家企业宣布在中国建厂,更谈不上转让技术,国内上马的众多多晶硅项目,实际上大多数都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并成为了一些上市公司融资炒作的工具,技术储备不足,加上盲目的资本驱动,给这个产业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祸根。

  洛阳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龙国柱一直盼着中国的多晶硅产量能早日上来,这样他们公司的进货成本就会少了很多,但他也为现在上马的多晶硅同行捏着一把汗,因为一旦供求平衡了,价格下落了,不少企业将会死路一条。

  目前,洛阳中硅的2000吨生产线正在建设,今年底即可建成投产。而我国也有十几家企业已经开工建设多晶硅的生产线,如果都按计划建设完成,到2010年将有可能超过6万吨,与此同时,国外多晶硅生产企业也在纷纷扩产、新建,预计到2010年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0万吨,是目前的3倍以上。在目前国内多晶硅企业同国外同行相比,没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情况下,势必将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