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半小时:新能源概念红火背后的危机(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8日 21:54  CCTV经济半小时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严大洲:“多晶硅还原出来的尾气,我们是采用干法回收系统,把这个尾气里面的四氯化硅、三氯氢硅、氯化氢和氢气,一个一个组份分开,然后返回我们系统使用,这个尾气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回收的。”

  在工厂的一条明沟中,记者见到了像雪一样的泡沫,这就是工厂最后排出的废物,难道这会是剧毒的四氯化硅?

  严大洲:“看着是非常雪白的,但是它是一种高纯的二氧化硅,实际上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大家都很熟悉,海滨砂的成份就是二氧化硅,那么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石灰石的一些渣,就是没有烧透的这个石灰石跟它混合在一起中和完了以后,作为一个中性渣,最后用来填坑,用来铺路都可以,没有什么污染的。”

  那么中硅公司每年近万吨的四氯化硅如何处理呢?严大洲告诉记者,2007年,他们20%的四氯化硅都回收处理,剩下的80%销售给了下游需要四氯化硅原料的化工厂,正在实施的工程要全部转化为三氯氢硅和气相二氧化硅,几乎无外派废弃物。记者在销售部,见到了四氯化硅的销售合同。

  虽然中硅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闭环改良西门子技术,解决了1000吨以下多晶硅生产的环保问题,但作为中国多晶硅最权威的科学家之一,中科院院士王占国教授,还是对国内大量上马的多晶硅项目所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感到担忧,因为这些项目现有的技术并不能完全解决副产物的回收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占国:“目前国际上绝大多数多晶硅生产企业都采用闭环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这种技术基本上可满足环保要求;但采用技术比较落后的非闭环的所谓改良西门子法的厂家生产多晶硅,不仅能耗高,而且必将(或多或少)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洛阳中硅公司和当地的环保部门告诉记者,洛阳中硅确实对多晶硅生产中产生的剧毒尾气和副产品进行了回收;但另一方面专家又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技术还不具备根治污染的能力。然而国内投资多晶硅正在成为一股热潮,各方利益都希望从多晶硅上面淘出一座金山。

  龙国柱是洛阳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随着2005年12月,他的母公司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4亿美元之后,巨大的财富效应让中国太阳能概念迅速升温,其后两年内阿特斯、赛维LDK、天威英利等10余家企业也先后登陆海外资本市场,而中国的各类中小型光伏企业更是遍地开花,龙国柱越来越感受到原材料多晶硅的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整个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

  多晶硅,作为太阳能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工业原料,预计中国未来几年的总需求约为2万吨,然而中国2006年的总产量才只有287吨。如此紧缺的产品遭到了下游太阳能光伏企业的哄抢,价格从原来的20美元/公斤飙升到了300美元/公斤。

  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望海龙告诉记者,多晶硅价格自2005年到现在就一路的飙升,到现在仍然在涨,即是这么高的价位的话,仍然是有价无市,有市无货。有的客商甚至都是把钱打到账户上排队,但也可能要等很长的时间才能拿到货。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