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青岛民企上市路线图(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31日 17:57 招商周刊

  民营经济薄弱也是原因

  实际上,除了上述原因,青岛的民营经济发展相对薄弱也是一个不得不说重要原因。

  “过亿民企”数量是衡量民营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和南方民营经济较发达的同类城市相比,青岛市这一指标一直处于劣势。统计显示,目前,青岛市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元和过百亿元的民营企业分别有30家、3家和2家,低于宁波、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

  来自咨询机构的调查资料显示,青岛市不少民营企业在管理方式上还存在着没有脱离家族式管理模式的现状,这是制约发展的关键所在。即使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进入青岛民企“百强”的企业,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具有较为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企业也非常少。真正意义上的在全国范围内行业领先、主业突出、效益优良、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且已初具规模、股权结构清晰的企业更是明显缺乏。

  显然,青岛民企上市后备军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上,都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

  “青岛市民营经济的发展不同于南方发达城市,部分民营企业处于国有大企业群和国际知名外资企业的夹缝中,无论做大做强,都必须探索新的路径,这需要政策层面继续突破,也需要企业自身在管理、文化、人才、市场、资本等方面锐意改革。”3月中旬青岛市发改委组织的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改革座谈会上,有关人士这样分析。

  2008年集中爆发?

  那么,该如何有效实现更多青岛民企成功上市?政府企业资本各自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青岛市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处认为,影响民营企业壮大发展的主要方面,还是来自于体制障碍和企业内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从这一点看,解决民企上市问题也需要各方面全方位的努力。企业自身必须迈过规模小、体制创新不足、自主品牌少、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而从政府角度,主要的问题就是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

  近几年,为积极引导并培育众多民营企业上市,青岛市政府在解决体制政策方面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在2005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企业上市融资的意见》的基础上,2007年10月又进一步研究制定了《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包括资金、财政、税收、项目等支持上市的优惠政策,并第一次以政府文件(青政发[2007]23号)下发实施。2008年更是明确把推进民营企业上市作为工作重点。

  “保守估计,今明两年符合上报IPO申请材料的民营企业至少10家左右,还不算未来在创业板上市的。未来五年,青岛市的目标是新增上市公司30家,融资额300亿元。其中,上市家数由民营企业支撑,融资额度靠大型国企的实力。”邱学东告诉记者。

  相关链接:

  宁波市上市企业概况

  目前,宁波市有上市公司33家,累计募集资金226亿元。其中近30家是民营企业。

  宁波市政府从1999年就提出对上市资源进行“梯队建设”,培育市场化的上市资源。同时,宁波市在推动企业上市工作中是“有职无权”,做好企业上市服务的“推手”,而避免做“抓手”。首先,政府营造了一个好的企业上市氛围,消除企业主对上市信息了解不多不透的疑虑。其次,市政府及11区县政府都有服务企业上市工作的专业干部队伍,他们主要的工作方式是下企业与企业主沟通,而且这支干部队伍很专业,在企业改制、股权框架设计、募集资金项目选择等方面给予企业主专业意见,目前这支队伍已经与全市95%的规模以上企业主进行过沟通,效果很好。最后,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企业上市鼓励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项目申报、土地取得、税收优惠、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提供高效服务。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