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气象经济“钱”景诱人(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00:52 市场报

  国家专业气象台黄卓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目前,中国气象服务领域已经涵盖了农业、工矿、城建、交通运输、旅游、仓储、环保等行业和部门,为他们提供从一年天气趋势展望到6小时内短时预报等各种服务,已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了上百个服务点,气象有偿服务的收入一年超过了1亿元。

  跨国巨头“抢食”气象经济

  当大多数中国的气象台还停留在依靠国家拨款维持运作,民众习惯于免费获取气象信息的时候,跨国气象公司已经对中国虎视眈眈。日本最大的私人气象公司天气新闻公司(WNT)早在5年前在沪上设立办事处的消息,曾引起业界的一场轰动。美国国际气象服务公司、日本天气新闻公司等先后在广东、上海开设分支机构,并取得资讯、咨询服务的营业许可证,从事远洋导航气象服务。英国气象局也一直在积极与中国气象部门寻求合作,双方同意把气象导航作为首选项目,确定由北京全球气象导航公司与英国气象局开展合作。

  在采访中有专家表示:近年来,国内气象事业在得到国家和社会长期和可持续投入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更大的有形和无形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价值回馈国家和社会,气象投入已经演变成一种战略投资。尤其是气候急剧变化的今天,社会抵抗自然灾害的脆弱性不断增加,无论是在公共投入平台上,还是用各种市场机制进行衡量,气象经济的投入产出比都是一笔极其“合算”的买卖。

  据业内人士分析:气象预报和气象资料分析作为一种信息服务产品,充分重视挖掘气象服务潜在的价值势在必行。但目前气象经济在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譬如,有偿气象服务的收费标准,气象经纪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问题,倘若出现纠纷势必会面临无法可依的窘境。

  因此有专家建议,要使国内部分可以面向市场的气象服务健康发展。首先要建立规范的市场规则,明确公益性与商业性气象服务的范畴与界限,制定气象服务市场参与者的准入条件等。其次要将面向市场的气象服务应该通过转换机制,参与竞争,以及优质优价来求得发展。另外还要让气象产品的制作方式与使用方式相互结合,在明确需求的条件下生产有针对性的气象产品。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建立规范的气象信息服务市场,引入公平竞争的机制,建立完善完整的、公正的配套法规,删改、修订现行气象法中的垄断条文。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