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绿金链:桑德式生长(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0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6年10月6日,文一波携旗下水务概念公司伊普国际,登陆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当天筹集6350万新元(1新元约兑换5元人民币)。

  在文一波看来,“伊普国际”是专打国际牌的。借这个平台,和国际投资者,介入海外市场的污水处理,经营水处理的中小型项目运作,以及配套的环保设备销售。目前,已经收购新加坡一家做膜技术应用的企业。

  伊普国际的股东中,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投资1000万美元,占股10%。而IFC等机构在项目再融资中的融资、贷款能力,显然亦被文一波所看重。

  “我们在新加坡资本市场融资已达约10亿。”文一波说,这些资金以及已建项目的累积利润等,都会被投入新一轮的项目。

  据介绍,桑德承建、投资的项目已达近五十个,其中,水处理领域BOT项目30多个,固废处理领域BOT项目10个左右。

  固废(如生活垃圾)处理在2005年前后,成为合加资源的转型业务。在资本市场长袖舞动的同时,桑德在内部布局自己完整的产业价值链。

  整合产业链

  “污水处理领域国家是‘保本微利’原则,一般行业利润是6%-8%,而桑德高于此,大约在10%以上。”文一波说。

  利润空间的扩大,源于桑德一直在致力于一条集投资、设计、建设、运营、环保设备制造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两个亿的项目,我们能否省两千万?”类似这样的考量,让文一波在1997年,在污水处理领域第一个提出了工程总承包的EPC概念,即“设计、采购、施工”一体。相较原来每个环节都由项目方分类外包,EPC可以用更少的成本使项目达标,因为“我懂技术,我知道采购所需的设备,我能把整个运作流程设计得更好,以节约成本”。

  在环保设备生产方面,位于通州桑德工业园区的北京海斯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有部分业务来自于桑德集团和集团控股公司所承接之项目。

  “桑德和海斯顿是参股的关系,但未来(我们的)比重可能会加大,新加坡上市公司对它也比较感兴趣。设备和技术、项目的衔接是密不可分的,比较好的设备对项目的实施和最后的运营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设备可以比较快进入国际市场,近三年来,海斯顿约四分之一的设备是卖给欧美采购公司的。”文一波说。

  合加资源主营固废处理,伊普国际主营水务,这是文一波给两个上市公司的划分,他希望“上市公司尽量地独立起来做”,每一家都有自己完善的链条。

  根据合加资源2007年年报,固废处置工程建设及技术服务年营收为1.4亿元,营业利润率为38.85%,而固废处置系统设备集成销售业务则已达1.9亿元,营业利润率为48.1%。年报对此的分析是:“随着公司承接的多项固废处置工程进入设备集中供货期,相应系统设备集成销售收入大幅上升,较2006 年增长63.02%。”

  3月13日,伊普国际子公司北京桑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又确定了一个EPC包,约2.58亿元,加上这一最新收获,伊普国际所有在手项目总金额,已然超过2007年6.97亿的年营业收入。

  整合内外资源,文一波一步步打造着桑德的绿金链。

[上一页] [1] [2] [3]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