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相信中国制造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0日 01:38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孙冰

  2007年,对“中国制造”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中国制造”成了在国际媒体中出现最多的词汇之一,它在引起世界更多好奇和赞赏的同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一些疑惑甚至质疑——中国的产品是不是安全的?

  拨开贸易摩擦的迷雾,“中国制造”被误读的背后,是贸易伙伴们面对持续不减的对华贸易逆差而感到的恐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开始行销全球。2006年,中国制造业的GDP增加值达到10956亿美元,首次在总量上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制造大国;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GDP增加值达到13000亿美元。世界需要“中国制造”,世界离不开“中国制造”。

  当然,风靡全球的“中国制造”无法回避的,是某些行业增值率和利润率都很低的现实。由于缺乏技术和品牌等深层次竞争资源,中国制造业目前扮演的主要还是世界制造生产链中的重要“车间”的角色。

  如何提高“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如何让“中国制造”尽快成为“中国创造”,这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被误读的“中国制造”

  2007年3月份以来,“中国制造”在西方引发一波又一波的质疑风潮。

  从有毒的宠物食品、危险的玩具和有害的睡衣、牙刷,到被“二甘醇”污染的牙膏、重要安全性能不足的轮胎、油漆铅含量超标的玩具等等。

  随着“中国制造”被国外召回和限制出口的不断增加,一时之间,在某些国外媒体眼中,“中国制造”好像成了品质低劣商品的代名词。

  西方媒体的质疑浪潮

  在国外,被打上问号的“中国制造”“排山倒海”般充斥在一些西方媒体的重要版面和新闻时段,甚至和总统大选一起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仅在6月底和7月初的短短两周时间里,美国两大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分别有11篇和6篇报道是关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而且几乎所有报道都是长篇报道,其中不乏头条新闻和封面文章。

  仅局限在一个“中国制造”问题上的报道就有如此数目,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连篇累牍”,而其吸引眼球的招数和渲染气氛的手笔也层出不穷。

  美国媒体宣称:在2007年美国所有的召回案例中,约有60%涉及“中国制造”的商品。美国《时代》周刊在“中国制造”演示图上,将中国部分涂成黑色,以表示“那里有毒”。英国《卫报》甚至称2007年是英国的“中国产品召回年”。

  耸人听闻的激进言论自然也不少。《华盛顿新闻报》的专栏作家詹姆斯·平克顿就抛出了“‘中国制造’是什么——死亡?”这种非常具有煽动性的言论。另据2007年7月6日路透社的一则新闻报道:美国市场上甚至出现了标有“China Free”(不含任何中国原料)字样的食品,并以此为卖点。一家在直布罗陀注册的公司甚至向欧盟提交申请,希望注册商标:“Not Made in China”。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