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介协会紧急上书人大劳务派遣或临毁灭打击(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9日 19:15 经济观察报

  “现在苏州的蓝领工人70%都是劳务派遣,珠三角可能有50%—60%,长三角的比例差不多。”庄志说,“中央电视台有5000多,上海市公安局也有784个文职人员是挂在派遣公司的,新法要规范用工,但不能矫枉过正。”

  采访中,庄志不断的提到Man-power。Manpower即美国万宝盛华公司,是全球人才派用以及人才推荐领导品牌,在72个国家拥有4400个分公司,同时为全球40多万个公司提供最佳人力资源方案。而根据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中介协会的考察,欧盟共有20000多个派遣机构,30000多个分支机构,劳务派遣市场已经形成了850亿欧元的产业。

  问号

  一位给庄志的公司提供学生的技术学校校长说,他的学生能从僻远的西部到繁盛的东部就业,是他执教中专技校以来最为光荣的事。苏州目前拥有国内最发达的劳务派遣市场,诸如英格玛、汇思等人力资源公司,在这里被称为“温情脉脉的人贩子”,他们致力于推动贫困群体的智力发展,而非传统的简单的资金投入,他们的方法论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

  按照汇思公司“汇思助学AA班”的模式,技术学校招收一个两年制的高级技工班,第一年的学费由学生出,第二年的学费由汇思垫付,第一年在学校学习文化课,第二年由汇思送往苏州学习技能,并去制造业工厂实习,实习期间拿全额工资,毕业后成为汇思员工,由汇思派遣到世界500强在华企业,代为垫付的学费慢慢从他们的工资中扣除。

  在这个模式中,用人单位不管人,管人单位不用人。用人单位把工人的工资和保险金给汇思们,由汇思们代收代缴代发。汇思们的全部利润,来源于用人单位每月付给他们的管理服务费。

  这些“温情脉脉的人贩子”同全国各个角落的技术学校签定了合约。他们相信,在“MADEINCHINA”已成世界景观的当下,“技工荒”将是制约中国竞争力的一个要素,其影响并不亚于 “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荒”,而他们的模式之于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可谓一箭双雕。

  但是,“如果劳务派遣不准超过6个月,用工单位会无所适从,不利于企业产业升级,竞争力也会大幅下降”,一位苏州工业园人士说。

  在给全国人大的“紧急上书”中,他们写道:“劳务派遣企业的运作核心是劳动力资源的社会化配置,可以使劳动力的供应更加合理,并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基础配置特点”,而“企业保持相对弹性的用工形式,让企业关注核心事务,加强人才管理和知识管理,将成为未来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

  此观点与当下经济学界主张非常吻合。在学者张五常看来,如果要增加自力更生的机会,正确的做法是清楚界定资产权利之后,要让市场有合约选择的自由。在雇用合约那方面,雇主要怎样选,劳工要怎样选,你情我愿,应该自由,政府干预一般是事与愿违的。而政府要做的,不是干预合约的选择,而是要对劳工解释他们选择的合约说的是什么,法律可以帮多少忙。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