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通过对消费者调研寻找需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15:55 新浪财经

  主持人:我刚刚听您介绍,说了有八连杯,六连杯,有冠益乳,还有大果粒产品,这是三种很主流的产品,除了这三种以外还有什么样的产品非常有意思的,可以给我们介绍吗?

  孙红琴:我们在今年新推出来一款粒多浓产品,这个产品也是在我们下半年刚刚推出来的,上市以后也是从销量上反映消费者对它的喜好度很高。这个产品我们目前有几种口味,因为它具有健康概念,就是说是纯鲜牛奶制造的,而且是有益生菌的,而且添加了谷物一个口味是放红豆,一个口味是放绿豆,另外一种是放了好几种豆子,组成了豆趣多,所以口味非常好,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买一杯尝一尝,这个口味在我们内部研发的过程中,在我们内部就造成了轰动,后来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消费者也非常喜爱,所以这支产品我们目前还是在推广期,但是在销售来讲对我们贡献已经越来越大了。

  主持人:所以在研发方面真是非常强的一个状态。

  刘爱萍:我们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因为不断跟优秀的供应商进行交流,实际上我们吸收了很多概念,在很多产品的推出上我们应该说都是首当其冲的,像我们有个佐餐酸奶,还有果仁的,就是像美国大杏仁,我们感觉那个口感是非常好的,还有大果粒,原来咱们市面上售的酸奶果粒很小,消费者吃的不过瘾,后来我们把果粒进行了调整,果粒很大,让他吃了一口之后觉得非常爽快,所以很多产品的推出我们应该说都是比较靠前的。

  主持人:你们可以去分析消费者的口味再做这个事情。

  刘爱萍:对。我们这种新概念的信息有好多方面,一方面当然最多的还是来自于消费者,其实蒙牛应该说很感谢消费者,因为非常多的热心的消费者会给我们写信,会给她写信,会给我写信,给我们总裁写信,他就会说我是蒙牛忠实的消费者,我很喜欢哪个产品,最近这个产品发生什么变化了他会告诉你,而且他说我想开发什么新产品,我觉得这个产品好,你们觉得怎么样,有这样一些信件会给我们启发,还有终端你像我们卖产品的过程当中消费者的启发,还有世界上比较优秀的合作伙伴给我们提供建议,我们就吸收各个方面的建议去开发我们新产品。

  孙红琴:其实我们现在新产品从功能上来讲,因为功能是属于比较专业的东西,我们很多是参考国外的一些先进国家,他们酸奶发展的过程,比我们要先进可能二、三十年,所以我们会参考他们的发展历程和一些菌种的使用。在口味上我们有专门的消费者服务热线,他们会向我们反馈对我们产品一些好的评价,一些不好的评价,实际上这些对我们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大家对我们提出批评的时候,实际上是我们最能看到他们的需要的时候,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会定期或者不定期做一些消费者的调研,从消费者中找出他们的需求来。

  主持人:刚才我们也听咱们刘总介绍,说了益生菌的好处,说到益生菌的话,我特别想了解一下你们在这个益生菌的开发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因为这个益生菌的使用好像只有咱们蒙牛现在在用,所以在这方面也想请教一下您。

  刘爱萍:说到益生菌的产品,蒙牛应该说在这方面确实做了很多努力。说起来从2003年开始那个时候是我们整个低温的单元刚刚组建,在2003年底的时候我们就推出一款含有益生菌的乳料,在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其实我们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因为当时我们经常跟益生菌的专家去沟通,跟专业的研究机构去沟通,像科•汉森都是在全球顶尖的研究益生菌的机构,他们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所以就越来越坚定我们觉得益生菌具有非常好的前景。所以在2003年到2004年我们陆续推出了这样的产品,在2005年应该说蒙牛在益生菌方面做的工作非常多,我们跟全球的益生菌专家,像科•汉森公司,丹麦的一家公司,跟他去合作,借助与他们合作提升我们整体的产品品质,更多的产品当中我们就引入了益生菌。在2005年底的时候,应该说在2005年12月我们和科•汉森一起,当时因为广大的消费者对益生菌确实不是很熟悉,这种情况下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对益生菌有更多的了解,同时我们也想对全球益生菌发展的现状,它现在的趋势做一个很好的探讨,所以我们当时跟科•汉森公司一起与中国的叫做国际生命学会中国分会,还有中国的奶制品协会一起举行了一个研讨会,就叫做益生菌与人体健康的一个研讨会。

  这个研讨会我们邀请了国内外非常著名的专家,大家一起去探讨益生菌的一些问题,它不仅仅推动了我们整个产品的开发,当时我们在会上还倡导了关于益生菌数量的标准,就是刚才我提到的益生菌的数量这一块,这个 事实上对我们以后产品开发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和技术支撑。在2005年之后我们在益生菌的推荐上其实还是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你像在2006年我们做了两件大事,一件就是我们跟丹麦的科•汉森公司在丹麦科•汉森总部成立了一个实验室,就叫做蒙牛科•汉森益生菌实验室,就专门做益生菌的研究,我们是想借助于这样一个平台,一个是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更好的益生菌产品,再一个,对我们益生菌产品的开发有一个非常好的技术的支撑。

  而且在2006年我们还跟咱们中国农业大学,应该说在中国农业学校当中一个首府,成立了一个功能乳品实验室,这个功能乳品实验室它本身是教育部一个重点的功能性实验室,借助于这个平台我们开发一些功能性产品,当然其中就有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一些益生菌的开发。因为我们是想跟国内这些研究机构去合作,去开发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些益生菌。所以应该说从开始到现在,我们一直在进行益生菌的推荐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把我们所能够在我们产品当中吸收和涵盖我们所做的这些科技的一些做法,放到我们的产品当中去,再一个,我们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推动中国的整体益生菌行业或者事业往前的发展,让中国的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益生菌的产品,应该说这个历史是很长的。

  主持人:要去找到国外的合作伙伴,或者在国内建立一个实验室,说起来很容易,可能做起来就不容易了。

  刘爱萍:对,因为双方公司要考察,能不能合作,然后我们要到丹麦去,他们要到我们公司来,然后再去谈一些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有规划,这样都会花费好长一段时间。而且事实上能够建立实验室也是因为我们在长期的合作当中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像农大也是,你要花费资金去投入开发,因为做实验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所以不光是时间,还有人力和财力。

  主持人:当时和对方接触是您和对方接触的吗?

  刘爱萍:因为丹麦科•汉森公司具体实验室的工作是我跟他们谈。

  主持人:所以您是亲自见证了这个合作。

  刘爱萍:对

  主持人:所以你当时到丹麦考察了这样一个企业,或者这样一个技术的话,你当时的感觉是什么?

  刘爱萍:我觉得他们太强大了,在益生菌方面到目前为止我们在使用的益生菌和所有的菌株方面基本上都是进口的,主要是因为益生菌它是对于一个食品来说它首先要安全,其次是功效,对消费者要负责任的,所以我们去考察了很多厂家之后还是选择了国外的产品。因为他们从人员的配备,包括设备的配备,包括研究的严谨性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主持人:所以当时就决定要合作?

  刘爱萍:是的。

  孙红琴:所以其实在蒙牛的发展初期,当时我们的技术力量非常薄弱,一开始一定要借助国外先进的科技力量支持我们产品的发展。但是目前来讲我们现在已经在逐步完善自己的实验室,像我们现在已经成立了新的研发中心,所以现在我们的基础研究,包括我们的菌株研究都已经在做很多工作了。

  主持人:跟农业大学的合作也是出于这样一个原因?

  刘爱萍:对,益生菌这块在国内做的不是很多,真正实现商业化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但是我觉得中国地大物博,有很多资源和优秀的人才,如何把这些资源跟企业更好地整合起来,我觉得我们蒙牛作为一个大公司有这样的责任,而且去开发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所以我们跟农大的合作应该说是,我觉得应该是很长远的一个合作。

  主持人:您所说的长远有什么样的一个计划吗?

  刘爱萍:我们以后第一个是刚才像我说的,我们想开发一些益生菌的产品,而且我们会对益生菌的研究不仅仅是体现在我们的产品上面,就是单纯的从研究来说会更好地去推进,然后对于经济效益来说我们也能够去体现它的经济效益。再一个,它重要的是对我们公司整个的科技力量的提升是非常关键的,我觉得我们科技力量提升以后,才会为我们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

  主持人:所以咱们在研发方面是非常肯投入的一个公司。

  刘爱萍:是的,非常肯投入。

  主持人:而且我之前看到报道,说在蒙牛公司建立了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的功能是什么呢?

  刘爱萍:这个研发中心其实是我们投入两亿元在我们总部的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成立的,这个实验室应该说在整个全球相比也是非常先进的,它里面不光装备了非常先进的科学仪器,我在这儿说的大家可能感受不到,大家去看的话会觉得这个设备非常先进,然后我们还跟国内外的很多大学,或者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定期我们会开一些学术会议,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这个研究中心里还有大量的不仅有非常好的教育背景,而且有非常好的实践经验的人才。所以这个研究中心的成立为我们整个产品的研发或者技术提供了一个非常完善的供应链,跟我们各个事业本部的研发团队一起,然后去对我们整个以后产品的开发,对我们蒙牛公司整个技术力量的提升起到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后盾。

  主持人:所以这个研发中心的作用非常大。

  刘爱萍: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