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自主产权喷气民用客机2009年9月后投入运营(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 01:16 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

  

中国自主产权喷气民用客机2009年9月后投入运营(2)

ARJ21总设计师吴光辉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ARJ21飞机的除了运用了我国自己的核心技术之外,也广泛采用了国外先进的技术支持,据统计,这款飞机一共采用了19家外国供应商的技术,比如飞机的发动机就是由美国通用公司提供制造的,那么对于ARJ21飞机来说,采用国外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是否冲突,我们广泛采用国外技术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张 羽:我知道好像是有十几个国外供应商是吧?19个涉及到,怎么意味着是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架飞机呢?

  吴光辉:对,19个供应商应该是按照我们的要求来给我们提供产品的。

  张 羽:设计理念也是我们提供的。

  吴光辉:对,我们提供的,我要求你给我们提供一个什么样东西,你就帮我去做这个,我是做系统集成,整架飞机的大系统集成是我们做的,系统跟系统之间这种联系都是我们做的,或者说供应商只是做了一个局部的东西。

  张 羽:也就是宫爆鸡丁是我们炒的,鸡肉可能是你提供的。

  吴光辉:没错。这个比喻非常恰当,有这么个道理吧,这个原材料可能是他们弄的,但是把原材料变成一份像样的菜,色相味俱全的菜,这是厨师做的,有点这个关系,不能说厨师做的菜不是厨师的作品,而是种菜或者说提供原料的这些厂家,所以我想咱们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不等于我们不采用国外的设备,一些设备拿过来,但是他是按照我们的要求来提供的,而且我们跟他是做联合的定义,他给我们提供一些产品,我们再做系统的集成,应该这么来说。

  张 羽:是不是我们采取这么广泛的一个国际供应商的采购,也是为我们将来的市场一个考虑呢?或者说是进入适航标准的一个考虑呢?

  吴光辉:没错,我记得有些同志说出来,咱们一般是举手投票赞成不赞成,但这个飞机人家是用脚投票,飞机不好,我的脚不迈进去,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开始做ARJ21,就要求ARJ21一定是一个先进的飞机,是一个跟现在已经有的飞机可以竞争的,直接竞争的飞机,民用市场是非常激烈,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公司大的波音、空客,在支线机里面,加拿大的庞巴迪,巴西的航空公司都是已经在中国占有市场。

  张 羽:您介意现在用这个机型跟它的同等机型进行一个大概的比较吗?

  吴光辉:我们肯定比它要好。

  张 羽:肯定比它要好?

  吴光辉:对。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晚出来的,我们要在他们的市场份额里面硬要拉出来一块,这就是我们要有更好的飞机,为了达到这个东西,同时还要快,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希望能够有更快的速度,能够把我们的飞机做出来,做出来设计机体是我们能做,因为我们原来没有走过完全的试航过程,所以我们很多设备的取证很难达到。再一个,民用飞机的这些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第一次做,我们很难一步达到要求。

  张 羽:会延缓我们的时间。

  吴光辉:对,整个项目的推迟,所以我们在掌握,要牢牢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这么一个前提下面,尽量选用国外的优秀供应商的先进产品,比较成熟的先进产品,这么组合在一起,我们很快能向市场推出一种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飞机,能够在市场上参与市场竞争,更快地提供,因为中国的民机市场现在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了,你要是晚了,可能就没有我们的份额了。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三千多架飞机,我们再晚十年,可能就剩那一部分,就捡不着市场了。

  张 羽:这架飞机诞生的时候,它公布那天,很多观众朋友是通过直播认识翔凤的,当时大家看的时候充满了一种民族自豪感,但是我发现我在跟您谈的时候,刚才那段谈话您不断在地强调市场,我们是情感,我发现您看到的是利益。

  吴光辉:可以这么说吧,我的情感不应该比你们差,应该是更深,因为这架飞机是我们这些团队,我们这些航空人一钉一铆地把它做出来的,我们是一笔一划地把它设计出来的,所以对它是更有更深的感情,但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要宣传它,给航空公司去说,给全国人民说我这是一架好的飞机。

  张 羽:您是告诉我,如果它不能实现利益,或者它不能实现效益,我们的情感也是空中楼阁。

  吴光辉:没错,甚至说一个是让航空公司感觉到他飞这架飞机能挣钱,他不挣钱人家不干了,这是一个。

  张 羽:就是个摆样子的。

  吴光辉:对。再一个,还要安全,旅客说不安全,他就不敢进去坐了,所以还要安全。还要舒适,我坐这架飞机感觉很舒服,下一次他还坐,所以这样我们更多地对外的或者说咱们一般的说,或者说我们现在飞机的设计理念应该是一个市场管,而不是像我们以前仅仅是为了表明我能做这架飞机,实际上这个事情我们在几十年前已经证明了这点,中国能做民用飞机,但是那个民用飞机毕竟没有投入市场,没有完全按照我们现在的国际化标准来走一个完整的过程。

  张 羽:我想问一下在研制这架飞机的时候有市场预期吗?

  吴光辉:有。

  张 羽:比如说有没有测算,这架飞机得卖多少台,我们才能达到一个量产规模,达到一个良好的收益?

  吴光辉:我们现在像这类飞机,通常情况下在三百架左右,卖到三百架以后,就开始达到盈亏平衡点,三百架以后开始挣钱,我们这个可能要低于三百架,就是我们不到三百架。

  张 羽:我们更经济一些。

  吴光辉:对,我们更经济一些,也就是说咱们中国叫劳动密集,劳动力比较便宜,我们不到三百架就能达到我们的盈亏平衡点。

  张 羽: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我们把目标一开始定位在支线客机,为什么开始从这儿起步呢?

  吴光辉:这个飞机定义成支线飞机,有这么一个想法,从市场上来讲,我们可以在中国需要这么一个飞机,中国现在实际上大干线基本上已经很多了,我们现在出行北京、上海、西安、广州都应该很方便了,但是一些中小城市由于缺少飞机。

  张 羽:首先是从市场考虑的。

  吴光辉:对,市场。

  张 羽:没有市场你的产品也没地方卖去说白了。

  吴光辉:首先中国市场缺什么样的东西,缺这种,就是市场定位,我们就是这一块。现在我们可能觉得很多偏远的机场客座率老是不高,因为原来中国民航主要是集中在大城市之间飞,所以买的大飞机比较多,这样飞小航线经常是坐不满,再就是亏,如果有一个合适的一百座以内的飞机飞支线机,对民航来讲是比较欢迎的,首先他有一个大的市场前景;第二个,因为支线机我们认为没有形成垄断地位,大飞机应该说基本上不是空客就是波音,原来俄罗斯还有些市场,甚至其它的原来还有迈道,迈道也让波音给兼并了,美国当时还有其它的一些,也做过民用飞机,甚至法国、英国都做过民用飞机,后来都给规整了,就是剩了两大飞机集团,这样我们如果来做大飞机,可能涉及到一个竞争市场更激烈了。

  张 羽:也就是说进入支线机的市场壁垒低。

  吴光辉:是的,这是从我们从政策,从环境上面来讲,确定这个,当然主要还是市场决定这么一个过程。

  张 羽:您认为如果这个机型在同等机型的支线飞机当中,最后在中国能占到多大比例,有这样的估算吗?

  吴光辉:刚才我说的三千多架是指整个中国民机。

  张 羽:全部的。

  吴光辉:我想在支线机里面至少要达到,像我们这个量级的支线机至少要有一千多架,这种需求一千多架,咱们就是说占50%的中国市场份额,也是500多架。我相信我们这架飞机还有国外市场,我们现在积极开拓国外的市场,而且也正在谈这些,向国外销售,我们很有信心,对这架飞机,我们想怎么也得在一千多架的销售量,因为我们是一个系列型,七百、九百,从70到100座,覆盖到整个大区域里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