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民营企业九年油源困境 非公36条为何难落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9日 02:37 第一财经日报

  王羚 侯利红

  国企和民企,都是市场中的平等主体。“民营企业油源,是关系到‘(非公)36条’能否落实的问题,这是个原则问题。”

  “(非公)36条我一直在学习,就我们民营油企的油源来说,我看很难实施了。”张顺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时,语气颇为失落。

  这位辽宁省盘锦市兴隆石化实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正在运作将自己无法维持下去的企业出售给国外石油企业,至于出售对象、具体进程等,他表示还在保密中。

  打算“捆绑”卖给外资的一些民营油企们,正在体验着张顺杰般的心境。

  民企九年油源困境

  “民营油企单个规模小,如果‘捆绑’起来出售,能卖个好价钱。”一位参与“捆绑”出售的民营油企负责人说。

  而“捆绑”出售的主要原因,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下称“中商石油委”)在今年5月给国家发改委的报告中表明,由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控制油源,致使许多民营企业因无油源而破产,或面临倒闭。

  张顺杰告诉记者,1992年石油市场改革开放,政府号召利用民间资本进入市场时,他先后投资2亿元,公司也发展成为辽宁西部小有名气的民营油企。但由于1998年后国家石油体制改革,成品油全部由两大集团经营,他的企业陷入油源紧张的困境,只能从地方小炼油厂甚至是油贩子手中买油维持。

  “我从1998年开始熬了八年,原指望2006年12月11日国家放开成品油零售市场,我能重新有个活路,现在都过去160多天了……”张顺杰说。

  能否拯救民企

  得知民企“捆绑”出售动向后,中商石油委于5月14日紧急行动,将一份名为《关于全国民营石油流通企业因无成品油而生存困难、面临倒闭的紧急情况反映》的报告上书给温家宝总理。

  报告中建议政府按对民航、农垦、林业、铁路系统的做法,供给部分固定直供价格油,尽快解决民营石油企业的困难危机。

  “这样,既解决了民营企业130多万职工中部分职工的就业生存问题,同时近7720亿元的部分资产也不会闲置和浪费。”报告中写道。

  很快,曾培炎副总理作了批示。中商石油委会长赵友山告诉记者,这已是曾培炎第三次在反映民营油企油源问题的报告上作批示。

  随后,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代表民营油企的中商石油委于6月5日召开石油流通企业油源短缺问题座谈会。

  “这次会议可以说是不欢而散,垄断企业根本就不想给民营企业油,最后也没有实质进展。”参加当日会议的中商石油委秘书长李晓玲告诉记者。

  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当时也应邀参会。他认为,国企和民企,都是市场中的平等主体。

  “民营企业油源这件事,是关系到‘(非公)36条’能否落实的问题,这是个原则问题。对外资来我国经营石油,政策上放得很宽,而对我国民营油企却卡得很严,这也是个原则问题。”任玉岭说。

  长效政策

  3个月前的全国“两会”上,以任玉岭为首的29位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关于解决石油流通领域民营企业生存危机的提案》建议在石油流通领域,认真贯彻“非公36条”,打破两大公司垄断格局,对民营企业实行同等待遇。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一位官员表示,民营油企确实存在生存问题,经营比较困难,需要政策上扶持。在“非公36条”已出台的大背景下,应当研究一些长效政策,让民营企业在油源上占有一席之地,考虑切出一块给他们经营。

  赵友山昨日对记者表示,虽然现在看来困难重重,但是他相信“非公36条”能够得到落实。

  “我们还在努力争取。”他说。

  本报摄影记者/高育文

  相关报道:

  民营油企欲打包外卖 发改委调研

    发改委协调会激辩民营油企价值

    80余家民营油企打包出售背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