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家乐福广百政策联姻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0日 11:25 《财经》杂志

  中国式合资连锁的一种必然结局

  本刊记者 苏丹丹/文

  尽管由上海亲赴广州,家乐福中国区两名高层与广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百)高层近日的会晤,并无实质进展。

  “广百的股本投资要有保底收益,否则我们就不再配合家乐福在广州继续开店了。”广百高层向《财经》记者强调。

  五年前的2002年,外资零售业受政策所限尚无法在华独资开店,家乐福遂与广百合资设立家广超市有限公司(下称家广公司),陆续在穗开设了五家家乐福大卖场。

  这一合作自始至终为政府撮合产物,中外方在公司控股权、利益分配上多有争执,加之合资公司连年亏损,矛盾由此激化。至2006年下半年,外界多次传出广百减持甚至退股的消息。

  近日,广百董事长荀振英更是在半公开场合表示,广百在与家乐福的合作中并未获得效益,在管理、服务方面也未学到外资的先进经验。

  此言一出,直接导致家乐福中国区上海总部紧急派员斡旋。

  但目前看来,如果谈判不能达成一致,双方合作将至家广旗下的五家卖场为止。今后家乐福若继续在广州开店,则需以新项目公司展开。

  业界普遍认为,家乐福在华的独资策略,于中国零售业2004年末全面放开后日益昭然——自2004年12月11日起,外资零售业在华投资再无股权比例限制。因此,之前囿于政策所限而采取的“家广联姻”已无必要。

  在国内零售业竞争白热化的今天,熟稔大卖场经营的家乐福与长于百货业的广百均有各自的鲜明主张,且易构成正面竞争,双方最终分道扬镳也在情理之中。

  政策联姻

  家乐福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巨头。早在1995年,家乐福即在内地开设了首家门店——家乐福北京国展店,这也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超级购物广场。

  这家门店由内地公司创益佳商业有限公司开设,公司控股股东则是中外合资企业家创商业管理公司。后者虽为家乐福与一家内地企业合资建立,实则完全由家乐福控制。由此,家乐福透过家创-创益佳的曲线方式,成功绕开内地对外资零售企业的投资比例限制,全权掌控了家乐福北京国展店。

  采取上述曲线路径,家乐福得以在内地市场急速扩张。至2002年初,家乐福在华门店总量已达27家。这一现象最终引起国内监管层的重视,2000年11月和2001年8月,当时的国家经贸委联合有关部委连发两道禁令,宣布对违规外资零售企业进行整改,277家违规企业名单随文件下发,家乐福在内地所开门店全部上榜,位列整改榜首位。

  至2002年,家乐福被迫进行全面整改,将其在华27家门店的35%股权出让给中方企业,以此将外方股权缩减至当时政策允许的65%的上限。也正因此,当年急于在广州拓展的家乐福,需要选择一家中方合资者。

  广州政府在其间起了关键作用。家乐福一位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广州本地零售业向来受政府保护,我们进入广州市场时,政府给我们提供了两个选择——要么是广百,要么是天贸南大百货,两家都是广州市属的百货公司。”

  “当时广州市政府并不想让大的外资零售企业进来,比如沃尔玛。由于家乐福跟政府关系较好,又承诺在广州成立采购中心,因而政府最终力推广百与家乐福合资开店。”广百的一位人士说。

  然而政府的“拉郎配”并不顺利。“首先广百并不十分情愿,而家乐福寻找合作伙伴也是迫不得已,考虑问题步步谨慎。”知情人告诉《财经》记者。

  从2001年末双方草签协议到2002年正式签约,双方谈判一度僵持不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广百注册资金迟迟不到位,二是双方未能在“非竞争条款”问题上达成一致。“非竞争条款”由家乐福提出,即中方未经外方统一,不得在广州开展与家乐福超市同类型的卖场。

  最终,在广州市主要领导极力撮合下,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的家广公司成立,家乐福持股55%,广百持股25%;余下20%股份,由台湾统一集团及其在广州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平均分持。

  貌合神离

  家乐福与广百的合作从一开始便貌合神离。“经济利益分配不均是最主要的矛盾。”广百负责资本运作的副总裁吴纪元告诉《财经》记者。

  依据合同,在合作期间,家乐福每年向合资公司收取两笔费用——商誉费和技术服务费,分别按照每年营业额的1.5%、0.5%提取。

  吴纪元介绍说,家乐福广州门店近年年销售额已超过10亿元,不管盈亏,外资股东家乐福每年均可从中抽取2000万元。另一方面,家乐福广州门店又年年亏损,广百非但不能享受分红,还要承担相应的投资损失。

  “这样的合同很不公平,门店一直在亏损,至今我们投入的股本金已基本亏光了,但家乐福每年却能稳赚两个点的纯利。”

  一位业界人士指出,广百案例在家乐福中国的合作模式中非常普遍,外资大型超市和中资小股东合作,若后者未作长期投资打算,对自身十分不利。“投资大卖场起码要十年才能回本,小股东缺乏控制权,不能利用现金流,又无分红,是很痛苦的。”

  家乐福在合资公司的强势作风,也令广百无法介入门店的日常管理,双方矛盾更加激化。“我们的人员都被安排在非重要的岗位上,主要是行政事务性工作,没办法接触到核心管理技术,无法控制日常运营。”吴纪元抱怨说。

  “在财务方面,广百作为股东有权利查阅所有的财务报表,但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上,他们没有经验去介入。”家乐福有关人员如是说。

  此次合作原本被广州市政府寄予厚望。广州市商业局一位官员曾表示,家乐福与广百的合作,对广州推行中外合资零售企业的试点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为今后广州市零售业加速开放、引入外资树立了一个样板”。广百方面也曾表示,希望与家乐福的联合能为广百的多业态经营提供经验。

  “政府和广百都希望能够借助和外资的合作,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但效果并不好。”广百一位人士说。

  广百求退

  日益明显的矛盾令广百去意渐生。2004年12月后,随着中国零售业对外资全面放开,广百减持退股的态度渐趋明朗。

  “早在两年前,广百就曾向家乐福提议减持股份。”家乐福有关人员透露说。

  2005年一年内,广百在各地连开五家百货分店,由于快速扩张,资金日益趋紧。与此同时,合资公司家广继续亏损,广百不曾获得分文分红。“广百为了自身发展,当时就希望减持在合资公司的部分股份,套现一部分现金,来支撑自身的开店扩张。”知情人说。

  时至2006年,广百谋划多年的上市计划终于得以实质性启动,公司期望在2007年9月前实现上市。“一年一度的审计时间又到了,我们要上报2006年的财务数据准备上市,因此对家广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也需做一个了断。”了解广百上市进程的一位人士说。

  也正因此,从去年末至今年初,有关广百退股家广的传闻一直不断。但如今,广百的态度已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我们现在不打算退股,也不打算减持。家广公司运作了五年,年营业额已超过10亿元,而我们广百自身的年营业额也不过19亿元左右。”吴纪元对《财经》说,“我们的初步计划是,至少每年要从合资公司拿到高于银行利息以上的保底收益,这样我们才能配合家乐福继续开店。”

  家乐福图谋

  家乐福中国区副总裁贝多拉向《财经》表明,家乐福的原则是发展中优先考虑合资模式,找不到合资伙伴才考虑独资。家乐福一直强调本土化和灵活的中国策略,多次宣称合作伙伴战略不会改变,但就其与广百的合作来看,进展并不顺利。

  家乐福在广州的扩张远不止于五家门店。随着中国零售市场全面放开,家乐福以往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面对众多外资零售巨头的步步紧逼,其进一步开店扩张已是迫在眉睫。2007年起在广州再增五至六家分店,是家乐福的既定目标。

  而据有关规定,零售企业新增门店,需要相应增加注册资本。然而,始终未能盈利的家广公司,显然已让中方股东广百失去了继续增资扩张的兴趣。

  “家乐福早期的发展确实离不开我们,我们也为他们开店扫清了很多行政上的障碍。但家乐福之所以选择我们,主要只为政策所迫。它从一开始就不想和中国企业合资。”广百一位人士说。

  家乐福近年已经回购在云南、湖南、新疆等地多家合资公司的中方股份,将各地家乐福变身为独资公司。近日更有消息称,家乐福首家进驻中国的门店——北京国展店的中方股权,也已获批转让家乐福。

  “总体来讲,家乐福不拒绝甚至是欢迎合作伙伴。但找合作伙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双方的理念要基本相同,能够互相欣赏对方的做法。能合就合,不能合也没必要勉强。”家乐福有关人员对记者说。

  “家乐福现在也不想让我们退,这主要是考虑到广州市的地方保护问题。”广百一位高层说。至今,以广州市场为核心的华南区仍是家乐福在华销售的软肋,“广州政府对本地零售业的保护比较严,外资在这里的日子不太好过。”知情人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财经》杂志网站

    相关报道:

    家乐福收购传闻调查 哈雷家族是否离开成迷

    印度信实抛媚眼被冷对 家乐福收购案再陷迷局

    家乐福地震董事长被罢免 法国首富成第二大股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79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