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电梯公寓,在2005与历史划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06:19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长久以来,成都人眼中的电梯公寓其象征意义更甚于居住本质。成都,电梯公寓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出现,更多引导的是消费观念的变革而非人居文化的升级换代。

  电梯公寓的出现,契合这座城市的一种自我解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成都,消费经济的“膨胀性爆发”带来了城市的全速发展,密集的人流和自行车中间日益夹杂着多元化的脚步,自我开始凸显,个性开始膨胀,随之而来的是居住需求与城市文化的刷新。

  中国台湾学者成寒透过文字与图像,把自己对建筑作品的感受定格在了一本《瀑布上的房子》中,我们也因此对于“诗意地栖居”这一概念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

  成都人向往“诗意地栖居”,这是成都这座城市三千年文化所决定的。然而,电梯公寓开工量的逐年递增不但冲击着成都人“诗意”的居住观念,而且消弭着建筑与人之间那层友善的关系。

  十年来,在成都,电梯公寓最被人诟病的莫过于其“令人发指”的公摊率,社区内小得可怜的绿地花圃,“一梯N户”带来的诸多不便之处,小

户型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通风系统……

  这时,更多的电梯公寓是靠着市场营销学而非建筑学或是土木工程学来吸引消费。

  难怪有人在2004年初便提出:“成都无建筑”。

  进入2005,我们忽然发现,电梯公寓正在进行着从营销回归到产品本身的变革,政府的新政伴随着消费市场的追问,一些聪明的

开发商对宏观大势的判断力显然超出了我们的想像。

  用产品说话才是王道!开发商们都明白这个道理,而道理与欲望之间顿悟的时差让有的人清醒得早,有的人清醒得晚。如何让成都人在自己的文化中与建筑相溶解、相契合,并且“诗意地栖居”?如何让成都人面对电梯公寓不再有空间、景观、社区氛围的烦恼?这是摆在案头的课题,也是楼市风向忽转之后电梯公寓的市场解决办法。

  于是,我们看见2005年电梯公寓从“物欲”到“人性”,从投资品到真正人居产品,从被动营销到主动迎合市场的转变,电梯公寓,正在以产品的名义,与历史划清界限。本报记者刘洵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