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中欧就纺织品贸易达成一致 > 正文
 

纺织业启动自律 本周商议对欧出口配额分配细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 02:57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张红芳 发自上海

  根据中欧双方6月11日凌晨签署的纺织品贸易备忘录,中国纺织品企业步入了新的“配额”时代。

  在2005年6月11日至2007年底,欧盟将对源自中国的棉布、T恤衫、套头衫、裤子、女
式衬衫、床单、女连衣裙、胸衣、桌布、亚麻纱十类纺织品合理确定基数,并按照每年8%至12.5%的增长率确定中方对欧出口数量。

  中国官方将把对欧出口的纺织品总量,按照一定系数分配至大、中、小企业。

  企业要求政府“管”起来

  近日,记者从上海一家大型纺织品企业得到消息,6月9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中国电信大楼曾紧急召集纺织品企业座谈,东方集团、上海华源等8家大型企业悉数到场。

  “当时在场的企业均要求政府‘管’起来,包括对内管理,对外的谈判。”上海飞马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陆荣生参与了此次座谈,他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当时企业建议输往欧盟纺织品的年增长率是30%,这样的数量能保障企业目前的稳定性。而对于最终谈判达成的8%~12.5%的增长率,陆荣生表示完全能接受:“只要突破了7.5%,就是中国政府和纺织品企业的重大成功。”

  然而,一旦这个增长率最终确认,国内的纺织品企业必须进入全面“自律”。“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前4个月中国对于欧盟的出口总量已经达到了去年总量的一半以上。”与会企业表示,“若中小企业不规范自身出口行为,必将殃及行业。”

  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介绍说,中欧协商达成的未来三年出口增长幅度的产品不但包括了欧盟贸易委员会已经启动调查的T恤衫和亚麻纱,还包括了所有中国对欧盟市场出口增长最快的产品,几乎涉及欧洲纺织品行业协会所有提出“特保”设限申请的产品,甚至还有更多的一些其他产品。曼德尔森表示,原则上,这将是中国纺织品对欧盟市场出口问题的长久解决,而不再需要一个产品一个产品地谈。

  在谈判中,中方已经同意这样的一个协议,并将立即实施。

  纺企步入“新配额”时代

  本周,商务部将召集全国纺织品企业召开会议,通报此次中欧谈判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商议出口数量分配细则,并且制订下一步纺织品企业自律办法。”消息人士透露。

  出席6月9日商务部召开的座谈会的一企业代表向记者透露:“‘配额’分配的对象将涉及所有的大、中、小型国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预计将会按照中国海关统计的前12个月企业产品出关数量,再进行一定的系数比然后分配。”

  他所说的这个系数包括两方面:企业输往全球的纺织品数量和企业往设限国家出口的纺织品数量。按照他的猜测,有关部门对于这一配额的分配本身就是对部分企业进行限制的举措。

  “这是一种我们掌握了主动权的新配额制度。”雅戈尔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孙云彪认为,“不同于以往被动配额,新配额制度有利于政府对国内纺织品行业进行有效管理。”

  在中欧谈判最后的发布会上,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表示,“在纺织品贸易问题上,中国政府在今年年初就采取了十项政策,包括对纺织品加征关税、降低出口退税率等。”

  提高产品附加值是根本

  然而,来自大、中、小型企业的负责人以及业内专家均认为,目前的措施并没有点到部分企业的“七寸”。“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认知,粗加工的高数量出口是对国内优质资源的一种浪费。”WTO纺织品贸易协定谈判专家李月印提醒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是加强企业出口能力的最终途径,也是对于纺织品行业发展的促进。”

  中欧就纺织品争端达成一致的利好消息对于下一步的中美纺织品贸易纠纷解决是一个标志性符号。然而,专家提醒,国内纺织品企业仍然需要对可能面临的困难有清醒的认识,在扩大产能及出口问题上必须持谨慎态度。毕竟,欧盟在协议中承诺的增长率和“克制采取贸易手段”仍留有一定的回旋空间。

  相关文章:

  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薄熙来是强硬谈判对手

  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背后

  纺织品贸易摩擦启示录

  中国纺织业生死劫

  欧盟驻华大使:解决中欧争端需双方让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纺织业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