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观察:中国钢铁工业新版图呼之欲出(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 13:56 《全球财经观察》 | |||||||||
2005年中外钢铁巨头如何在中国进行布局,这样的布局背后隐含着钢铁市场怎样的变化趋势? 钢铁2005:巨鳄的盛宴?
文|姚渊 宝钢南下湛江,武钢布子防城港,首钢选中河北曹妃甸……一些年产千万吨的钢铁项目在2005年若隐若现,而世界第一大钢铁公司米塔尔收购中国第八大钢铁公司华菱集团股份的消息,更是为风起云涌的中国钢铁市场添上了意义独特的一笔。可以预见,中国钢铁工业的新版图将在这些钢铁工业“大事件”尘埃落定之后浮出水面。 显然,这些钢铁巨鳄纷纷选择在这个时机出手,并非偶然。同样的,他们如出一辙的操作思路也清楚地表明,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在2005年依然没有减退的迹象。那么,经历过2003年、2004年繁荣之后,2005年会是这些钢铁巨鳄们的又一场盛宴吗? 扩张冲动 中国钢铁研究总院总工程师东涛告诉《全球财经观察》,宝钢并不仅仅在“干3000万吨、看4000万吨、想5000万吨”,宝钢的雄心甚至遥指1亿吨,并在2010年跻身世界前三强。若要尽快达成此目标,除扩大生产外,非做大手笔的并购不可。事实上,现在产量排名世界前两位的米塔尔和阿赛洛的兴起,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其上升的途径便是并购、重组。 2005年1月已传出宝钢增发欲收购马钢(行情 论坛)、邯钢的消息。另外,武钢欲沿长江收购鄂钢、重钢、杭钢。但在参与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草案起草的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李新创看来,钢铁业的并购时代并未来临。他分析说,优势企业间的并购,不是简单的事,“在中国,这种并购基本在省内进行,跨省是很少见的。”钢铁业是各地方政府的利税大户,因此跨越行政区域进行兼并的难度非常大。古语说,“宁为鸡首,不为牛后。”100万吨级的企业一年能产生效益几个亿,既然可以自足,便没有人愿意被并购,而并购者出手的时机也没有到来,因为所需成本太高。出于成本的考虑,并购适宜发生在萧条期。而在可预期的2005年,这种萧条期看起来不会出现,并购的高潮远未到来。 并购处处受阻,形成相持不下的局面。“即便如此,提高产业集中度毕竟已形成了共识,”东涛进一步指出,如果三五家大厂所占的国内市场份额能达到70%,局面就控制下来了。 浦项制铁占有韩国市场的50%以上,新日铁、JFE则几乎垄断了全日本的钢铁制造。韩、日企业的集中度十分可观。但是,李新创指出,“与日、韩不同,中国是大国,几家强势企业想达到如新日铁、JFE和浦项制铁在本国的影响力,是不现实的。” 海通证券分析师雍志强告诉《全球财经观察》,业内共识认为,要组建以宝、鞍、武为核心的钢铁集团,使产业全局相对集中。目前的情况是,这三家合起来也只占到全国总量的15%,雍志强说,“在此基础上翻一番,也就不错了。” 另外,通过鼓励优势企业扩张产能的方式,对于提高集中度也会有所助益。李新创在接受《全球财经观察》采访时如数家珍,2004年年产量在200万吨以上的钢厂达46家,占全国总产量的85.2%;300万吨以上企业达26家;500万吨以上的达到了15家,都比2003年有所增加。 产业集中度在此过程中全面提升,只是速度迟缓。而一次大规模的并购,就可以有力地改变现状。 “2005年是关键年。”东涛说。 群雄逐鹿 产业如果要集中,必须有核心。那么,具备怎样的资格才能作为核心?东涛的思路是,以大吞小固然看起来很自然,但企业规模并不是唯一的重要因素,技术水平同样非常重要。而对于中国大多数钢铁企业来说,技术一直是其软肋,这从中国钢铁工业的产品结构就可见一斑。 2004年底,日本国内汽车板紧缺的消息十分引人瞩目。其第二大汽车生产商日产汽车因此宣布暂停4家日本装配厂中3家工厂的运营;丰田汽车也表示将从中国宝钢进口汽车板,而此前日本汽车制造企业使用的都是本国钢厂的汽车板。 汽车板紧缺不仅出现在日本,事实上整个亚洲的钢材,尤其汽车板的供应,都已是捉襟见肘。从事钢铁进出口贸易的华冶集团国际贸易部经理张加华告诉《全球财经观察》,在亚洲,各国的汽车板主要由本国钢厂供应,而在中国,汽车板的年需求量已达300万吨?400万吨,而占据了国内汽车市场60%份额的上汽、一汽和东风集团的汽车板主要由宝钢提供,而目前宝钢汽车板的产能却只能满足50%的市场需求,另一半依赖来自韩、日的进口。因此,实际上,中国根本没有力量出口汽车板。 2003年,中国进口了3720万吨钢材,价值199亿美元,中国由此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之一。2004年钢材进口持续增加,而且在进口钢材的结构中,高端产品所占比重相当大,有的甚至占到了90%。 “中国钢铁业不是总量的问题,而是结构的问题,低端产品过剩而高端产品短缺,”光大证券分析师赵志成向《全球财经观察》指出,“中国终究不可能依靠进口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从事钢铁行业研究的北京梅塔科咨询公司总经理许中波预期说,“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钢铁业还将涌现出大量的投资,当然,这些投资将主要集中在高端。” 为此,国家下决心要以“替代进口”战略来推动中国钢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今后多年的局面,就要在2004年到2005年这两年间奠定下来。 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用钢之外,现在,人们又看到了新的利益空间。宝钢一家独美的局面很快就要被打破,武钢、鞍钢、本钢等大厂纷纷进军高端汽车板生产市场,今年将有多条汽车板生产线投产。2004年4月,武钢二冷轧工程设计年生产能力215万吨;6月,鞍钢与德国蒂森-克虏伯合资年产40万吨汽车钢板;7月,本钢与韩国浦项制铁共同投资,年设计产量190万吨;8月,宝钢、新日铁和阿赛洛在上海合资设立高等级汽车板公司,年设计产量为170万吨高等级汽车板,将于今年6月投产。一时有了群雄逐鹿之势。 已有20年钢铁从业经历的吴文章,曾在马钢工作多年。他告诉《全球财经观察》,马钢也要兴建汽车板生产线,并计划在2007年成为年产量仅次于宝钢的全国第二大钢厂。2004年12月,马钢、鞍钢各自年产500万吨的钢厂以及山西太钢年产150万吨的不锈钢厂已得到发改委的批准。下一个将获批准的,有可能是广东湛江年产1000万吨的项目。湛江钢厂投资总额50亿美元,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首先生产热轧板卷,此后还将生产冷轧板、镀锌板和彩涂板。主要用户将是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 马钢、鞍钢和太钢这几个项目之所以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能够成立,是因为“它们都计划生产中国目前依赖进口的产品”,因此不仅不属于宏观调控压制的对象,而且还受到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发改委希望加快这一替代进口的趋势,并预计三年后,这些钢厂产能释放,使中国得以摆脱进口依赖。 为摆脱对进口钢材的依赖,各大钢厂都加大力度引进国际先进装备,由此形成了新的依赖,即生产资料的核心技术手段,仍不在中国的掌握之下。 钢铁研究总院总工程师东涛在接受《全球财经观察》采访时透露,最近,国家机械部门为此与宝钢、鞍钢开了一个小范围的会议。宝钢、鞍钢是有能力制造这些装备的,图纸都已备好了,主要的差距还在于自动化控制水平的不足。使这些装备“本土化”,将是今后的诉求之一。 过剩之忧 中国主要的钢铁消费行业,为建筑、机械、轻工、汽车、集装箱、造船、铁路、石化。2003年这8项占全年钢材表观消费量的比重达82.39%。因此它们的发展,尤其城市基础建设、房地产、机械、汽车制造的发展速度与规模直接决定了钢材的需求度。 其中,排名居前的建筑、机械行业受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2002年?2004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使建筑、机械行业消费钢材的增速明显快于其他行业。光大证券分析师赵志成由此指出,“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钢材消费的最主要的因素。” 去年第二季度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密集出台之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城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率从1?3月的47.8%,回落到1月?11月的28.9%。但是,目前在建的固定资产项目规模较大,宏观调控后,没有受影响的项目仍占95.1%。如果其中大部分不停止的话,那么对钢铁的需求拉动作用仍将十分明显。 发改委判断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将继续回落到18%左右,可以推测2005年钢材表观消费量的增速也将随之回落。 中国钢铁协会秘书长戚向东告诉《全球财经观察》,中国钢协预计2005年钢材消费的增长率将位于6.4%?10.3%的区间,明显低于光大证券估算的2004年13.7%的增速。而钢价仍将高位运行,涨跌幅度都是有限的。银河证券分析师田书华预计2005年钢产量将突破3.2亿吨,比2004年增长14%,供求关系基本平衡。而原材料价格及电力、运输费用的上涨,使行业的生产成本也走高,2005年全行业实现利润的增速将明显放慢。 从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来看,很可能是逐步回稳的走势,即不会再出现比2004年更火爆的行情了。展望几年内的钢铁需求,其走势很可能与经济增速相协调,增长率逐渐回落,而增量也缓慢下降,整个行业的下一个低点有可能出现在2007年、2008年左右。 招商证券分析师蔡海洪预测说,现在兴建中的产能释放出来,而经济运行状况却不易判定,即使保持8%的增长,也会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届时竞争激烈、利润摊薄,并会发生跟彩电业相似的价格战。 “需求的增长相对平稳,而产能的增长却是爆发性的,”赵志成评价说。就现在正大干快上的高端产品而言,他估计,到2006年,光新增冷轧生产线就有近4000万吨产能。两三年后,现在短缺的高端产品也可能过剩。 即便有这样的忧患,但东涛仍表示乐观,“未来三五年内还有发展空间,需求量将达到3.8亿吨?4亿吨,生产规模扩大近1倍”。而李新创则刚刚拿到了2004年各项数据统计的快报,这些数据使他满意而有信心。“非常了不起,”他说,“中国的钢铁业至少还有20年的黄金时代。” 联系记者nilu114@gf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