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2日12:38 界面

  “贿赂门”三年后 葛兰素史克中国市场首见增长

  英国制药巨头GSK(葛兰素史克)近日公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财报显示,其在中国市场2013年“贿赂门”事件影响后首次实现大幅度正增长。除疫苗业务未披露外,中国市场上的处方药和消费保健品业务均大幅增长。其中,处方药业务整体营收增长高达24%,消费保健品业务的增长也在“两位数级别”。

  据GSK财报,GSK全球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8%,达75亿英镑(约合620.78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达14.3亿英镑(约合118.36亿元人民币)。公司三大核心业务部:处方药、疫苗和消费保健品业务部均稳步增长。处方药销售总额达40.6亿英镑(约合336.05亿元人民币),新兴市场处方药同比增长4%,其中一大推动因素就是中国市场的重启带动。

  GSK全球CEO安伟杰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评价道:“从根本上说,我们在中国市场回到了增长趋势。”

  制药业务的反弹对于GSK来说意义重大。2013年贿赂门事件后,GSK中国制药业务遭受重创,连续12个季度未见增长。从2015年第2季度开始,公司披露的制药业务降幅均超过10%。

  2015年以来GSK中国披露的制药业务业绩。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此次中国制药业务增长24%,GSK方面称主要来源于批发商增加的库存,去掉库存影响后增长为4%。具体而言,呼吸药舒利迭是此次批发商备货最重要的受益产品,其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了48%。舒利迭是GSK呼吸系统治疗药物的主打产品,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另一方面,对于消费保健品部门的有效增长,GSK强调电商渠道及零售分销渠道增长对于销售提振的作用。其中,舒适达(牙膏)和扶他林(消炎药)表现尤为出色。

  2013年贿赂门爆发后,GSK中国的业务受到重创,业绩一度下跌61%。其后公司一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取消销售人员业绩与工资的挂钩,另一方面在价格上主动让步,采取低价换市场的战略。据统计,2013年后GSK的裁员幅度达到40%,主要对象为医药代表,亦涉及部分中层管理人员。2014年,GSK在中国开始实施其新的销售考核方式,不再使用销售量来衡量销售代表业绩和奖金,而是根据每个销售代表学习的能力,掌握医药知识的能力,以及把知识传递给医生的能力,以此来考核销售代表。

  而另一方面,GSK中国宣布实施新的商业运营模式。2015年11月,GSK全球CEO安伟杰表示,更实惠的价格与更高销量的组合是值得推广的商业模式,能够实现双赢。同年,在“国家药价谈判”前,GSK主动大幅调价,旗下三种乙肝抗病毒药物贺普丁、贺维力和韦瑞德通过和省市医保谈判,在部分省市平均降价20%-30%。今年5月,GSK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又通过国家药价谈判降价67%,中国区药价达全球最低。7月HPV疫苗上市获批后,GSK亦表示若能进入国家免疫计划,公司将对这一新药品采取“创新的定价方式”。

  砍掉销售前端的支出,直接以价格让利来占领市场,对于GSK在中国市场这一转型策略,业内质疑之声三年来亦是不断。而今看来,这一转型策略似乎已初见成效。

责任编辑:王嘉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此时换美元小心被二次伤害

过去四十多年里,美国经历了非常重要的几个周期,对于投资者来说,最近一次能够抄底美元的机会实际上已经错过。从美元指数看,最近一次抄底美元的机会是在2010至2011年,目前看美元存在二次上涨的可能,前提就是其他货币的崩溃。

人民币不会也不该大幅贬值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

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突变

“德国作为商业重镇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政界和经济界有个互不干涉的传统,这就保证了商业活动的独立性。如果德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筑篱盖墙,只会让自家企业懒惰。”

东北地区已陷入“资源诅咒”

营商环境恶化实际上是东北经济困局的一种表象,是结果而非原因。之所以出现营商环境恶化这一结果,是因为“资源诅咒”、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滞后等掣肘性因素的存在。东北要实现振兴,需正视与解决好这三大掣肘性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