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债市热点聚焦 > 债券市场 > 正文
 
茂炼转债摘牌直面高达18亿元的回购重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5日 12:37 《财经时报》

  茂名炼化是一块相当不错的资产,但要在短期内完全盘活,产生18亿的现金流是不现实的

  本报见习记者 刘洋

  船大,吃水深,应该会安全些。如此浅显的道理却不一定会在中国的证券市场应验
蔡依琳演唱会票价1元?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现身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中国石化茂名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茂名炼化”)2004年年初以来的若干份公告,着实让复旦大学谢百三教授等茂炼转债持有者大喜大悲,眼见即将到手的财富转眼间烟消云散。

  “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悲哀”,知名经济学家、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百三言辞激烈,“他们在赖婚。”

  如果按“茂炼转债”几个月来交易最高价格144.88元/张计算,7月28日转债持有者以121元/张的价格向公司回售,损失高达23.88元/张。

  躁动卷土重来

  2004年7月“茂名炼化”频繁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未能在茂炼转债存续期内发行A股股票,“茂炼转债”将于2004年7月28日起停止交易,并于同日到期自行摘牌,茂炼转债将由“茂名炼化”赎回。收市后,茂炼转债个人投资者将收到赎回资金以及2004年利息款(118.5+2)元/张,而机构投资者及证券投资基金将收到的款项为(118.5+2.5)元/张。

  作为“茂炼转债”的债务承担者,“茂名炼化”的股权结构相对清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0135,HK下称“中石化”)及中石化旗下四家子公司持有其100%的股份,而中石化更是以99.8%的持股比例享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茂炼转债从发行之日起,就同中石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中石化上、中、下游一体化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茂名炼化”在中石化系中备受呵护。

  2003年年底,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同美国ABB鲁姆斯公司及雪佛龙菲利普斯公司签署了80万吨乙烯改扩建的乙烯裂解炉、乙烯回收和高密度聚乙烯生产工艺三项技术合作合同。

  此项耗资约43亿元人民币的工程预计2006年7月全部建成并投产。届时,中石化茂名乙烯生产能力将由每年38万吨扩大到80万吨,合成树脂产品也将从每年44万吨增加到102万吨。在中石化系统中,2003年,“茂名炼化”实现净利润3.05亿元,被称为是“中国乙烯开得最好、管得最好的工厂之一”。

  但就在用钱之际,“茂名炼化”却放弃唾手可得的上市融资机会,反而决意要背负“茂炼转债”高达18亿元的回购重负。

  1999年4月1日,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化公司(“茂名炼化”前身,下称“茂名石化”)经原国家经贸委批准设立,同年7月,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众发行15亿元可转债,募集到的资金全部用于收购茂名石化500万吨炼油改扩建项目中的渣油加氢脱硫装置和柴油加氢精制装置。2000年2月,中石化系统分立出中石化集团,2000年6月27日,“茂名石化”正式更名为“中国石化茂名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10月18日,“茂名炼化”的大股东中石化在港招股发行时,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对中石化提出了一系列限定性条款,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中石化将确保“茂名炼化”自中石化在联交所上市日起三年内,即2003年10月18日前不会上市。

  2003年石化行业业绩普涨,“茂名炼化”自2001年起连续三年盈利已成定局,同时也符合联交所关于分拆上市的时间规定。但在充裕时间里(指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仍未完成上市工作另有他因。

  整合旗下公司资源,锻造更为合理的产业链,是中石化终止“茂名炼化”上市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伴随着中石化系统的膨胀,同诸多子公司共存于A股市场,使得原本就受业务重叠、多级法人体制等弊端困扰的中石化难上加难。而严重的主业重叠和关联交易,使中石化与市场格格不入,与国际资本市场规则背道而驰。因此,中石化才会两年内先后将旗下的“湖北兴化”和“中国凤凰”出售。

  接下来的戏就顺理成章了。2004年2月20日,“茂炼转债”自曝家丑,称由于公司在关联交易、独立性等方面不符合上市要求,决定停止公司申请发行A股工作。2004年7月,“茂炼转债”公告称到期将自行摘牌,回购转债。

  赎债危机

  2004年7月28日(下周三),“茂炼转债”将停止交易和自行摘牌,并将由“茂名炼化”赎回。按照公告中披露,收市后,“茂炼转债”个人投资者将收到赎回资金以及2004年利息款(118.5+2)元/张,而机构投资者及证券投资基金将收到的款项为(118.5+2.5)元/张。

  若按照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转债持有量相同计算,“茂名炼化”至少要拿出18个亿的资金。2004年一季度报告中显示,“茂名炼化”总资产为56.3亿元,其中股东权益为22.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亿元。2004年1至3月,“茂名炼化”主营业务利润达到2.6亿元,而净利润只有1.06亿元。

  虽然“茂名炼化”赢利能力较强,是一块相当不错的资产,但要在短期内完全盘活,产生18亿元的现金流是不现实的。赎债能够完成的几种可能的前提是:贷款、关联交易和出售资产。同样是时间过于短暂的原因,贷款和出售资产显得不切实际。

  200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中石化总资产为4069亿元人民币,其中股东权益为1703亿元,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2亿元。如此巨大的资产规模,要通过一系列关联交易解决“茂名炼化”的赎债资金,应该不成问题。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