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财经撰稿人阿蒙观点 |
目前中国最应启动内需的地方就是农村,政府可以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建设市场。听起来,这的确是件好情,九亿农民都要为之欢呼。但“新农村建设运动”的出笼是有背景、有条件、有目的的。[全文][发表评论] |
就这次北大演讲达成的“北大共识”看,通货紧缩估计很难避免。说起来真好玩,在咱中国,经济所谓的冷和热全凭经济学家们一句话,颠过来倒过去都可以说得天衣无缝,圆滑得叫人目瞪口呆。过热未退,通缩要来,如同大夏天落冰雹,叫人哭笑得不的了。 [发表评论] |
新农村建设运动到底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呢?难道新农村运动就是让农民去购买电器吗?买了电器舍得或用的起吗?衣食住行是基础,农民不盖房子住哪儿?房子可是农民的基础设施呵!另外,劳动力转移也属新农村建设运动范畴吗? [发表评论]
|
农民增收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最根本、最突出问题。近年来,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农民乃衣食父母。令他们不盖房子买家电为通缩埋单,这与杀鸡取卵有何区别,我们又于心何忍? [发表评论] |
说起来真叫人叹息。为什么经济出了点问题就推到农村去、撂到农民身上呢?中国的经济改革先源于农村,后彷徨踯躅于城市;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先蓬勃于农村小城镇建设,后摇摆颠簸于大规模城市改造,以至遭遇过热和粗放后遗症。到农村寻根去,是不是毅夫先生幻想的一个经济柏拉图呢? [发表评论] |
还是那句话:农村——广阔田地大有作为。幻想也好,柏拉图也罢,对于林先生我们还是满怀期待——期待能看到林先生更纯正的农村经济学,而不是所谓的“运动”。 [发表评论] |
|
经济学家和官员的其他观点 |
社科院张卓元指出不会出现通缩,其理由在于:首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今年4、5、6月份连续3个月呈加速状态,分别是25.7%、26.4%、2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增长25.4%,大幅度地超出了15%到20%的正常水平。其次,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现在还在高速增长,上半年达到16.4%。再次,出口增速强劲,上半年出口增速达到32.7%。张卓元尤其强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高速增长。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幅度达到13.2%,扣除物价上涨的因素,也达到12%。如果加上服务价格,整个CPI下半年要走向负增长的可能性非常之小,基本不可能。 [发表评论] |
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建则认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明年都会比今年差。他特别指出,今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将达到53%,如果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掉不下来,GDP的增速也掉不下来。言下之意,固定资产投资必须上去?与王建的含蓄不同,社科院经济所袁钢明则认为,目前房地产过热明显降温,这不仅影响投资,还将进一步把经济增速拉下来。至于宋国青则更加干脆、一针见血,他呼吁:目前房地产投资有下降的可能,负面影响非同一般。短期内经济下降的原因将出在房地产身上。希望今年下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够转向刺激投资需求,主要是放松对房地产业的投资控制,并增加供地。[发表评论]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近日指出,从根本上来说,从2003年至2004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达到了9%以上,形成了资源的高度紧张,资源的可持续性将制约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从投资增幅趋缓、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大及企业效益的下滑等现象都表明,这样的增长方式是难以长期支撑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的。所以,目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面临正常的回调,这其实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我们并不能据此推论中国经济会变冷或会趋于通缩。吴晓灵还表示,作为一个13亿的人口大国,我们不能指望以外需为主来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相反我们还要必须深度开拓国内市场,以内需为主来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