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换汤换药:重庆农商行返老还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 09:53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王小妆

  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其前身为重庆农村信用联社,共有40个法人单位),这个曾经一度病入膏肓的50多岁“老人”,正一扫暮气和病态,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新体制带来谁都没想到的业绩突破

  重庆农商行“返老还童”的迹象,最直观的反映是其2008年的业绩:

  存款新增长206亿元,这是农信社到农商行历史性的突破,过去没有一年超过200亿元的;贷款新增了135亿元,也是历史性的突破,过去没有一年新增超过100亿元的。总共776亿元,存贷款增幅都超过了20%。

  拨备前利润是28.3亿元,增幅超过70%。提取20亿元的拨备后,账面利润只体现了8.3亿元,但即使如此也是创纪录了。股东回报率超过了10%。挂牌的时候,拨备覆盖率是42%,现在是68%,拨备充足率是156%。同类机构能达到这样指标的屈指可数。

  2008年成本收入比、费用率在农信系统排在前三位,资本充足率是第一位。

  2007年底不良率是30.31%,余额接近170亿元;挂牌的时候,不良率是13.93%,余额接近83亿元;2008年底,不良率是7.76%,余额60亿元(数据引自重庆农商行统计资料)。“黄奇帆市长给我们的要求是今年降到百分之十,他肯定没想到我们会降到百分之七点几,我也没想到。”在提到这个数据时,重庆农商行董事长刘建忠笑了。

  重庆农商行2008年6月19日才挂牌,而大规模的改革到10月份才告一段落。“11月的不良率还超过11%。”其总行的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重庆农商行是目前重庆最大的农业贷款银行、最大的中小企业贷款银行和最大的个人贷款银行,其80%的贷款对象是农业和中小企业。

  记者采访了重庆农商行高管、部门负责人、支行行长、部门负责人、总行和支行的一般员工,大家一致认为:重庆农商行取得的历史性突破,说明了新体制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一级法人

  重庆农商行的改革是在温家宝总理寄予厚望、银监会指导和关怀的情况下走过来的。刘建忠对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的一个观点很是推崇:“明康主席多次强调,农村信用社的症结就在于公司治理非常混乱,形同虚设。我个人认为明康主席的思路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作为一个老“信合”人,刘建忠体会到,重庆农商行从农信社时代的三级法人、两级法人到一级法人,走的正是一条由乱而治的轨道。三级法人的时候最混乱。两级法人的时候呢?一个县级联社,既没有动力也没有能力进行现代银行必需的制度、文化和品牌建设,本质缺乏监督的体制又纵容了主要负责人的胡作非为,所以问题比暴露的还要多,用人上近亲繁殖、业务上内外勾结中饱私囊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我听到的最大的一家,是七大姑八大姨加起来居然有100多人,连保姆都可以到信用社上班。”

  鉴于对旧农信社体制弊端深入骨髓的认识,重庆农商行首先解决的就是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他们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结合农商行的性质特点,建立了农商行的治理机构和组织架构,其特点之一,就是监事会的权力被强化,监督、稽核部门得到大大加强,他们甚至在全市派出了四个片区派出机构,直属总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