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外资进入的6年全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9日 08:55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李利明 北京报道 到目前为止,境外战略投资者已经和即将对国内银行的股权投资总额已将近200亿美元。通过参股,外资将获取中国银行业超过10%的市场份额,远远高于外资银行占中国银行业不到3%的市场份额。
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几年内,几乎国内所有的银行都将把部分股权出售给境外战略投资者。 城商行:外资垂青的 近来,法国巴黎银行正在与南京市商业银行进行参股谈判,此前,南商行已经引进了国际金融公司(IFC)作为其战略投资者。这只是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情形之一,过去几年来,已经有7家城商行把部分股权出卖给境外战略投资者。 作为银行业引进外资参股的试验田,首先对境外战略投资者出售股权的是中国最小的商业银行——110家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首先看中的是那些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潜力巨大的城商行。 1999年9月9日,中国银行业首次向战略投资者出售股权。这一天,上海银行与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了《上海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签订之认购协议》,接受IFC参股投资1亿股,占该行增资扩股后资本金的5%。 2001年11月28日,IFC又以每股1.21元的价格,出资2.19亿元,购买了南商行1.81亿股股份。IFC所持股份占南商行扩股后总股份的15%,成为其第三大股东。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此后,外资金融巨头开始以参股的方式购买国内银行股权。首先动手的是汇丰银行。 2001年12月29日,上海银行同时接受了两家外资商业银行——汇丰银行和香港的上海商业银行的参股。其中,汇丰银行以5.18亿元购买上海银行2.08亿股股权,占其总股份的8%,上海商业银行购买7800万股股权,占其总股份的3%,同时,IFC增资至1.82亿股,占其总股份增至7%,从而使上海银行的总股本扩至26亿股,外资股比例达到了18%。 此后,城商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步伐加快,很多城商行都与外资机构谈判,寻求买家。 2002年9月,西安市商业银行与IFC和加拿大丰业银行签订股权投资谅解备忘录。在经历了将近两年的谈判之后,2004年6月,银监会正式核准这两家外资机构的股东资格,两家公司的首次入股比例分别为2.5%。2004年10月27日,两家机构的参股资金到账,这使西安商行成为中西部首家外资参股的城商行。根据协议,IFC、加拿大丰业银行将在未来四年内以期权投资的方式认购西安商行总股份的24.9%。 2004年9月,澳洲联邦银行与济南市商业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准备购入后者11%的股权。2004年11月19日,该项交易获得银监会的批准,澳洲联邦银行有权在2008年5月将所持股份增至20%。 2005年3月25日,荷兰国际集团(ING)的全资子公司ING 银行宣布签约北京银行,购买其19.9%的股权,成为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总投资达到17.8 亿元。同时,IFC也打算购入北京银行5%的股份。 2005年4月23日,杭州市商业银行正式引进外资股东。澳洲联邦银行斥资6.25亿元获取杭州商行19.9%的股权。 2005年7月8日,首家二线城市的城商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成功,南充市商业银行引进了德国投资与开发公司(DEG)和德国储蓄银行基金(SIDT)作为其战略投资者。两家投资者分别投资300万欧元和100万欧元,约占南充商行增资扩股后总股本的10%和3%。 迄今为止,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城商行的投资已接近40亿元。 未来几年内,城商行中的佼佼者都将陆续外嫁,而广大地处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城商行,或者资产质量很差的城商行,并不是境外战略投资者青睐的对象。 股份制银行:外资获益者的 最近一段时间,四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同时与外资机构谈判,准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它们分别是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和广发行。其中,华夏银行和广发行是首次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而民生和深发展则是在已有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此前,6家股份制银行已经引入了境外战略投资者。 在上海银行和南商行等城商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初见成效之后,出售股份制银行股权的大门开始缓缓打开。 2001年7月19日,最大的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吸引外资参股的计划获有关监管部门的批准。作为财政部控股的股份制银行,交行引资的消息引起了海内外金融界的高度关注。此后,陆续有很多股份制银行开始了与境外投资者的引资谈判进程。 2002年9月27日,股份制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一天,深圳发展银行公告称,该行将引入美国新桥投资集团作为国外战略投资者。新桥将持有深发展将近18%的股份,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此前,国内银行的单个外资股东持股比例均未超过15%,并且从未遇到外资成为国内银行大股东的情形。这件事情被国际金融界视为中国银行业对方开放的里程碑。 在历经两年的波折之后,2004年6月23日,新桥以12.34亿元的价格从深圳四家国企手中购得深发展17.89%的股份,全面掌控深发展。 就在新桥参股深发展陷入僵局的时候,浦发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获得突破。2003年1月2日,花旗集团与浦发行初步达成了参股协议。2003年9月30日,花旗集团出资6700万美元分别从上海国资经营公司和上海久事公司受让浦发行10845万和7230万股法人股,使得花旗持有浦发行4.62%的股份,成为其第五大股东。 2003年12月17日,兴业银行与恒生银行、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IFC签订入股协议。兴业银行向前述三家境外投资者发行新股9.99亿股,占兴业银行总股份的24.98%,成为向外资出卖股权比例最高的一家国内银行。其中,恒生银行持有6.3909亿股,占兴业银行总股份的15.98%,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和IFC分别持有兴业银行总股份的5%和4%,是其第三大和第四大股东。三家境外投资者合计投资额为3.26亿美元。 交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经过将近三年的多次谈判,最终汇丰银行胜出。2004年8月6日,汇丰银行以144.61亿元持有交行77.75亿股股份,占交行总股份的19.9%。该项交易成为当时外资银行参股国内银行的最大宗单项交易。2005年6月23日,交行在香港发行H股上市,汇丰又购入了交行大约13.4亿股H股,按照每股2.5港元的H股发行价格,汇丰又付出了33.5亿港元。同时,汇丰此前购买交行的法人股全部转换成H股,这样,汇丰拥有了交行91.15亿股,持股比例保持在19.9%,是交行的第二大股东。交行通过向汇丰出卖19.9%的股份,获得了21.78亿美元的收入。 2004年10月,淡马锡控股旗下的亚洲金融公司以1.1亿美元的价格从中煤能源集团买下民生银行236135250股股份,占民生银行总股份的4.55%,成为其第七大股东。 至此,12家股份制银行中,交行、民生、浦发、兴业、深发展的部分股权都卖给了境外战略投资者,新桥还成为了深发展的大股东。 2005年9月6日,渤海银行的发起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渣打银行以1.23亿美元购入即将成立的渤海银行19.9%的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除了这些股份制银行之外,其他股份制银行也在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除了参股渤海银行之外,GE资本将购入深发展部分股权;渣打银行参股光大银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德意志银行参股华夏银行的事宜也在积极推进中;而备受关注的广发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做其大股东的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之中,这些股份制银行向外资出售股权的结果都将在近期水落石出。 到目前为止,境外战略投资者在参股股份制银行方面的投资达到了29.55亿美元,随着其他股份制银行陆续向外资出售股权,这一金额将会继续增加。 国有银行:外资最后的 2005年9月27日,瑞银集团以5亿美元的出资额成为中行的第三家战略投资者,至此,中行21.6%的股权以67亿美元的价格出卖给境外战略投资者。此前,苏格兰皇家银行联合李嘉诚私人基金以及美林国际这两家财团在8月18日出资31亿美元参股中行,购买了中行10%的股权;8月31日,淡马锡控股出资31亿美元购得中行10%的股份。 国内银行向境外战略投资者出售股权的重头戏是出售国有银行股权。对于几家大块头的国有银行来说,即使出卖5%的股权也能够卖出至少10多亿美元的价格。因此,出售国有银行股权是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真正考验,也是对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真正考验。 2005年6月17日,国有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建行和美洲银行共同宣布,美洲银行以25亿美元的出价购入建行9%的股权,成为国有银行的第一家境外战略投资者。7月4日,淡马锡控股宣布购入建行5.1%的股份。9月,美洲银行的25亿美元和淡马锡的14.66亿美元参股资金到账。至此,建行14.1%的股权以39.66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境外战略投资者。美洲银行和淡马锡还分别承诺,在建行IPO时再分别购入建行5亿美元和10亿美元的股份。 今年6月底完成财务重组之后,工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工作也在积极推进。8月30日,工行和由高盛、安联、运通三家境外金融机构组成的财团签署了备忘录,这三家境外金融机构组成的财团计划购买工行10%的股份,据知情人士透露,出资额大约是36亿美元。 粗略估算,等到工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和建行上市之后,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三家国有银行的投资将达到158亿美元左右,远远超过外资购买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股权的金额。 在这一轮出售国内银行股权过程中,通过购买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和国有银行的股权,境外战略投资者已经和即将掏出将近20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