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的农发行改革方案已经基本确定,其改革目标是将农发行建成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银行;目前改革的重点是,精简机构和拓展业务
□ 本报记者 贺江兵
2月初,中国银监会批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开办粮油种子贷款业务,这属于商业性贷款。
这一看似平常的举动有着深刻的背景。因为按照此前的政策规定,农发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业务长期局限在由财政兜底的政策性贷款上,一般不涉足商业性贷款。因此,农发行开办商业性贷款可能预示着今后农发行改革的方向。
央行研究局一位官员向《财经时报》透露,如果农发行改革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并公布后,农发行再开办此类业务便不必上报银监会。
《财经时报》同时从央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获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农发行这3家政策性银行的改革方案均已上报国务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官员透露,其中,农发行改革方案的核心是——积极拓展业务,其今后的定位是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性银行。
由于农发行已被纳入农村金融整体改革范畴,因此,具体方案尚待央行主导的“农村金融改革整体方案”出台后才能颁布实施。
目前,农发行的改革已谨慎、低调启动,现阶段的改革侧重点是精简机构和延伸业务。
悄然进行的改革
此前有传闻称,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和农发行的改革方案系由央行研究局和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内的5个人决定。央行一位参与改革方案制订的官员否认了这种说法。
他向《财经时报》指出,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的起草工作主要由央行研究局负责,央行的其他部门也参与其中。央行研究局曾就方案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方案绝非闭门造车而成。
央行和农发行的相关人士都拒绝透露改革方案是否已敲定。
《财经时报》在调查中发现,农发行改革已在悄悄进行。目前,农发行改革的核心是精简机构和拓展业务。
到去年底,农发行总行部室已由24个减为18个,同时调整了省级和地市级分行内设机构,并建立了前后台制约的信贷管理组织体系;基层营业机构布局的调整也在进行,减少机构97个,其中合并了业务量小的县级支行5个;农发行还对部分地市分行营业部、同城支行进行了整合。
《财经时报》从湖北、山东等地农发行基层分支行了解到,县级支行已将“信贷部”改组为“客户部”;地市级分行将原“信贷科”一分为二,变成“客户部”和“风险办”,其中,客户部负责前台服务,风险办负责风险防范和控制。
客户服务部门和风险控制机构的增设,彰显了农发行将着力拓展业务的决心。
谨慎推进的改革
农发行还在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以便为业务扩张准备好充足的弹药。
农发行湖北一家县市支行的副行长告知《财经时报》,自去年始,农发行对基层组织单位对公存款的要求明显加大,对公存款成为员工考核的重要指标。
同业拆借也逐渐成为农发行资金的重要来源。2005年下半年,农发行获批开办人民币同业拆借业务,当时获批拆借限额28亿元。当年,农发行完成9笔拆借业务,拆借金额达222亿元。
农发行还欲将开发性金融业务从农行手中拿回。
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人士透露,2005年,农发行成立了开发性金融管理部门,并准备“收回”划给农行的开发性贷款。但农行想把新旧贷款全部划给农发行,而农发行只愿接受新发生的部分。所谓的“老贷款”,是指1994年农行与农发行“分家”前,农行发放的开发性贷款,它们大部分为呆账贷款。
农行与农发行的贷款划账争议如何解决,至今悬而未决。
倒逼出来的改革
农发行改革的直接指挥者是2004年下半年上任的郑晖。这位前农行副行长上任时面临的是一个业务急剧萎缩的局面。
农发行成立于1994年4月,其人员和业务主要是从农行分离而来。成立的初衷是为了防止粮棉油收购资金被占用,避免给农民“打白条”。由于农发行承担着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其主要业务也就集中在粮棉油收购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财政贴息贷款、涉农基建和技改贷款等。
1998年,农发行的开发性贷款、扶贫贷款等被划回农行。此后,农发行的唯一业务是对粮棉油贷款,农发行因此被戏称“粮棉油银行”。
随着粮改的推进,粮食主产区政府收购明显减少,农发行的业务在近几年逐年萎缩。郑晖上任前的2003年末,农发行粮油和棉花贷款占其贷款总量的99%,其他贷款仅占1%。这种贷款结构直接导致了农发行贷款量的萎缩,2003年,农发行贷款余额同比减少464亿元。
随着业务量的减少,农发行获得央行的再贷款也相应减少。更致命的是,粮食企业普遍不景气,导致农发行不良贷款高居三家政策性银行之首,到2005年末,农发行不良贷款余额798.6亿元,占比为10.2%;而国开行的不良贷款占比在2005年6月已降至0.99%。
相关报道:
记者手记:农发行需借脚伸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