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奶源解决之道:从最简单的要求入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9日 15:48 广州日报大洋网 | ||||||||||
连日来,北方多个地区出现的奶农倒奶事件再次引发乳业界争论:在得奶源者得天下的时代,公司收奶加工、奶农养牛产奶的“公司+农户”这一看似松散的模式应该在怎样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运行顺畅。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商,凭借扎实的管理技巧有效地运行着“公司+农户”这一看似松散的模式,雀巢在过去130多年里从没设立过一家农场。雀巢的经验也许能给今
记者 郭文姬 近日,雀巢(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行政总裁穆立,向媒体揭示了雀巢百年“公司+农户”模式的秘诀。雀巢将依靠该模式继续开疆拓土。记者同时获悉,雀巢计划在今年底再投资中国2000万美元扩建奶粉生产基地。 “引导农民的过程没捷径” 目前,雀巢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商。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将牛奶作为最重要原材料的企业,在过去130多年的历史里从来没有设立过一家农场。尽管雀巢哈尔滨双城厂是其在中国所有奶粉品类的生产基地,日收购鲜奶超过1000吨,但雀巢运行的是“公司+农户”这一看似松散的模式。 在雀巢的统计中,企业在中国向奶农收购鲜奶的价格比在澳大利亚等还要高25%至30%。不过,穆立始终认为,在中国这样巨大的市场销售原材料进口的产品,从长远来说是站不住脚的。如何消化这部分成本,最重要就是不断扩大在中国的生产规模,而是否能拥有持续供应优质鲜奶的奶农,是雀巢在中国成败的关键。 怎样与农民交流、让他们按照雀巢的操作规程来做,成为雀巢进入中国后最大的挑战。对此,穆立感慨地对记者说,公司首先需意识到,与农民的利益是互相依存的,在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捷径,“所有工作只能一步步扎扎实实地完成。” “从最简单的要求入手” 在思想上有了充分准备后,就开始着手具体的部署。据悉,当年雀巢双城工厂选择了“准时送奶”作为突破口。鲜奶收购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光是让奶农做到准时送奶这一简单要求就非常不容易。”据了解,按照奶牛的生理规律,每天凌晨4点和下午4点都是挤奶时间。由于鲜奶常温保质期只有数小时,雀巢要求奶农必需将挤出的鲜奶在1小时内送到最近的奶站。 所有农户在签订供奶条约时,都满口答应了这个规定,可实践起来就变味了。管理层发现,相当部分奶农将刚挤完的鲜奶往家里一搁,又忙着给田里的作物浇水施肥。两三个小时后才提着奶桶跑到奶站交奶。“对这些迟到的鲜奶我们肯定不要。”奶站负责人连忙摇手。 奶农一看白花花的鲜奶被拒收,顿时嚷嚷:“不就是迟了个把小时吗,牛奶又未变质!”雀巢的工作人员只好心平气和地拿出当初的规定讲明道理,并将农民请到课堂上,了解相关畜牧知识。在具体操作的原则问题前,不作退让。 据悉,在工厂投产后的相当一段时间,管理人员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教会奶农适应其他类似规定。从“奶牛的玉米秆饲料要切成5厘米大小”,到“一旦往鲜奶里掺假兑水将被重罚”等条规,类似情况数以百计地重复上演。 企业不是赚一笔钱就走人 事实上,在这个松散的结构中,能否让农户持续、稳定与企业保持合作也是一大考验。目前,雀巢每天从2.3万个哈尔滨双城小农户手中收购超过1000吨的鲜奶,每月在固定的时间将当月的奶款打入农户的邮政储蓄账户。穆立认为:及时、稳定的付款和透明的价格体系是企业和奶农可持续盈利的保证,“必需让农民知道,企业不是赚一笔钱就走人。” 前两年,一些企业纷纷设立鲜奶收购站。刚开始,他们开出了比市面高出一两成的鲜奶收购价格,过了一段时间却发现卖奶给他们的农户逐渐减少。原来,奶农嫌这些企业没有如期付奶款。 对此,穆立认为,相对于一般工作者,农民更渴求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我自己也是农民出身,很了解农民的想法。想拿快钱的肯定不是真正的农民。” 记者观察: 雀巢打着更大的算盘 尽管穆立一再表示,“雀巢在世界各地都不设农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雀巢绝不抢农民的饭碗。”不过,业内专家向记者透露,畜牧业风险不小,企业直接投资农场养牛产奶成本惊人。放弃自建农场,令雀巢既规避了投资风险,又可始终保持获得充足奶源的有利地位。这明显是雀巢更大的如意算盘。 无论如何,尽管“公司+农户”模式确实带有鲜奶质量和数量容易浮动的不足,但从雀巢的经验来看,只要企业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在每一个环节落实监管,不失为一种减少成本、提高效能的经营方法。 雀巢将依靠该模式继续开疆拓土。记者从哈尔滨双城有关负责人处获悉,雀巢计划在今年底投资2000万美元用于第四期工厂扩建,将其奶粉生产基地的产能每年再增加3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