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邮政服务业 > 正文
 
EMS独立运动 邮政改革的竞争与竞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4日 11:35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左志坚 上海报道

  独立运动

  邮政改革终于向核心地带挺进了一大步。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7月12日,有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国家邮政总局正酝酿将各地EMS业务独立出来,以此为基础组建全国性的EMS总公司。

  据悉,自6月以来,国家邮政总局就在全国挑选了多个区域试点EMS独立运作,全国的EMS业务则将在年底之前彻底独立。

  “从此以后,EMS总公司、各地EMS公司都将是独立法人、自负盈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并参与市场竞争。”

  在这之前,中国的邮政系统采用国家局和各省级邮政局的两级法人单位制,目前各地邮政局已经有许多介入了EMS业务。不同的是,有些地区的EMS业务由独立的EMS公司完成,是当地邮局的下属公司;另一种是由当地邮局的国际速递局办理EMS业务。

  对于前者而言,必将面临人和财权的独立;对于后者而言,第一步是将国际速递局中速递业务剥离,第二步是政企分开,成立独立核算的EMS公司。

  以上海为例,上海目前的EMS业务由其国际速递局办理,那么上海首先面临的变革是国际速递局中的EMS业务将独立出来,随后成立独立核算的上海EMS公司。

  “国家邮政总局这一次也是想看看EMS在独立的市场环境中能够活得怎么样”。

  多年的彷徨之后,EMS还是要顺应市场竞争的潮流,此时的市场分额却早已被外资和民营快递蚕食过半。

  EMS的市场份额在2002年时,就已从1997年的97%降到了40%。国家邮政总局2002年的年报还显示,2002年,全国特快专递?EMS?业务量完成14062.3万件,同比增长11.1%,但收入却同比下降2.15%。

  此时,民营和外资快递公司却继续发力,DHL更是在今年高调宣布进军国内快递。尽管被邮政视为不合法,但是DHL的国内业务并没有停顿。

  在很多专家看来,EMS应尽快从中国邮政中剥离出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并实行政企分开,即行业管理与经营剥离。

  “EMS从中国邮政中剥离得越早,竞争力就越强。”

  整合难题

  上述消息人士还认为,各地EMS独立之后,邮政总局肯定要成立总公司,统一品牌,统一运作。

  EMS的这一举措令人想起了去年年初挂牌的中邮物流

  当时,各地的邮政物流业务也是先向独立的物流公司转变,等中邮物流公司成立后,将以省级区划为单位的31个省级邮政局下属的物流业务进行重组,组建31个子公司,统一以“中邮物流”为品牌开展业务。

  当年物流业务的剥离与EMS现在的独立如出一辙。当年邮政物流遇到的问题,如今EMS也遇到了,或许还更为严重。

  邮政物流业务剥离时,舆论普遍认为,“31个物流子公司如何形成一个以资产为纽带的一体化物流配送网络,成为邮政物流重组的一个关键问题”。

  如今各省即将剥离的EMS业务不仅相互独立,还存在着严重的“内耗”。

  上海本地一家民营快递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说,现在各地EMS之间也有竞争。往往是两地邮政局互相打折,许多用户为了省钱是舍近求远,谁的折扣低就从谁那里走。

  “杭州的折扣不如苏北低,往往就从苏北走,有些地方打折打到1.2折,”而按邮政部门规定,EMS营业量再高也不可能低于6折。

  6月上旬,邮政总局试点EMS独立前后,曾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开展打击“两低一跨”专项整治(所谓的“两低一跨”是指,“低资费揽件、低价倾销邮品、跨地区揽件”),并对责任局课以重罚(发现一票,罚款20万)。但是具体效果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

  EMS独立之后,原本激烈竞争的快递业可能会更加残酷,“诸侯割据”的问题依然考验着改革者的决心和智慧。

  竞争与竞合

  随着EMS的独立,邮政与民营、外资快递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原本高度对立的场面可能消失,“化干戈为玉帛”也未尝不可能。

  有接近邮政总局主管官员的人士称,邮政当局正考虑主动与民营快递合作,“比如让试点独立的EMS公司改制给民营快递公司”。

  同时,早在EMS独立的消息出来之前,就一直有民营快递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如果EMS独立,我们希望能够参与改制”。

  除此之外,邮政普遍服务基金也是EMS和非邮快递之间的分歧所在,随着EMS作为一个独立法人的地位行将确定,相关业内人士对邮政普遍服务基金也有了心理准备。因为邮政储蓄转存利差已被取消,邮政失去了最大的利润来源,邮政的负担已经非常之重。

  在《邮政法》修改稿中,就曾经有条款要求非邮快递企业缴纳邮政普遍服务基金,用于支持边远、农村和西部地区邮政建设,但被四大快递公司强烈反对。

  这一次,又一大利润源EMS被剥离之后,一些快递公司已经有心理准备,“国家在这一块可能会有强制性政策”。

  一位快递企业老总可以接受的方式是,快递企业的税金拿去做普遍服务基金。只不过,届时,所谓的“快递企业”也包括了曾经凌驾于非邮快递之上的EMS。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暴雨考验北京交通
2003年审计报告
部分省市陈化粮调查
伊武装绑架菲律宾人质
第15届世界艾滋病大会
日本调查东海资源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激战 亚洲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