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零售业洋巨头入市捷径 台资做牌照“二传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21日 10:02 《财经时报》

  2005年本土零售业将全线败退?内地商业业者发现,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这些跨国公司只是台面上的对手,而一大批同种同宗的台资商业才真正是潜龙在渊

  与国外零售巨头相比,台商无论资金还是管理均无法与之抗衡,对投资型的台湾零售业来说,“卖为上策”

  本报记者 刘冬 陈海保

  至少是现在,大卖场经营者们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持续了将近一年的英国最大零售商Tesco收购乐购案,终于由顶新国际集团首次出面予以澄清:“双方没有谈成功。”

  但是,说这话的顶新国际集团董事长特别助理陈心希没有对《财经时报》透露具体原因。

  早前,坊间传出消息称,Tesco计划收购总部设在上海的台资零售企业“乐购”50%的股份,价格是2亿美元。这意味着,买卖一旦谈妥,全球第六大的零售商一下子就在中国大陆拥有了25家店铺,较之沃尔玛和家乐福们在大陆的多年苦等牌照审批迅捷了许多。

  乐购风波

  乐购于1997年落户上海,是以生产“康师傅”方便面闻名的台湾顶新国际集团在大陆投资的零售企业,目前在上海等城市共拥有25家大卖场,去年营业额约人民币40亿元。而Tesco公司(在台湾被称为特易购)拥有约2300家店面,虽然较家乐福晚进入台湾11年,却后来居上,在台湾已经是坐四望三的位子。该公司近年频频在泰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地拓展零售网络,并一直在寻找进入中国大陆的途径。这家英国公司在广州已经开办了办事处,负责市场调查。

  虽然顶新方面暂时在股权转让方面不再出手,但是,此一举却着实让大陆零售业界受惊吓不小。他们发现,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这些跨国公司还是台面上的对手,而一大批同种同宗的台资商业才真正是潜龙在渊。就在大陆媒体对家乐福违规开店口诛笔伐、狂轰滥炸的时候,台资企业却是游刃有余,悄然布局。

  而大陆商界最为担心的是,这些在台湾已经和跨国超级零售商有着密切合作的台资企业,很可能成为中国大陆零售业全部开放后,跨国公司最直接的收购对象,他们现在已经在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排队”了。

  向跨国公司转让公司股权,乐购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早在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布《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中规定,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投资者在祖国大陆投资设立合营商业企业,参照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执行。而国务院在1994年8月实施的《关于进一步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关系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则有一条明确指出:“对外商投资试点领域,如商业零售业等,鼓励台商参与竞争,对台商可适当增加1至2个试点项目。”

  从国家对外商投资商业的政策看,国家并没有对外资收购零售企业做特别的规定,而只是要求“新建合营企业”等要通过商务部报批。但商务部外资司的官员称:“只要外资在中国开店,不论是新建店还是收购兼并,都需要报商务部批准。”

  台商的“擦边球”

  国家特殊的对台政策,事实上给了台商更大的空间。而语言相同、人脉关系深厚的台商,“擦边球”亦是打得十分高超。对台商来说,所幸的是,因为同宗同种的关系,新闻媒体也没有过多地骚扰他们。

  台资零售企业“好又多”因为有了台塑王永庆公子王文洋的背景而引人瞩目。从进入广州开设第一家店铺开始至今,“好又多”只花了不到7年的时间,2003年的营收就达到10亿美元,以80家的总店数跃居在祖国大陆外资零售企业的第一。

  “好又多”初期在大陆并未真正拿到经营牌照。当初进入北京市场时,也是因为没有牌照,亦不能使用“好又多”的商号,最终是以“旺市百利”和“飘亮”的名号在北京开店。直到2002年年底,和中资企业广州信和集团合资后,才成为中外合资商业连锁企业。

  据了解,“好又多”目前获利情况良好,有些分店一天营业额高达一二百万元人民币,其总分店数也遥遥领先众多外资零售企业,真正成为一只“金母鸡”。“好又多”量贩店总经理余曰江曾表示,“好又多”已迈向“百店百亿”的目标,并希望能在2005年前在大陆或香港上市。

  此前有消息称,王文洋已经将手中持有的“好又多”30%的股份转让给另一家台商,台湾媒体猜测买家是当地的中钢集团。虽然“好又多”及中钢集团都予以否认,但据了解,中钢、大统集团也有计划投资1600万美元,与南京中央商场合作,前往南京设立大卖场。

  顶新也雄心勃勃

  同样来自台湾的大润发在台湾是惟一一家可以与家乐福抗衡的量贩店,但它实际上也是一家有着“法国血统”的企业。

  2001年年初,台湾润泰集团把大润发流通(与后来的上海大润发为姊妹关系)2/3的股权卖给了法国欧尚(auchan),只不过欧尚在取得大润发的经营主导后,在本土化的考虑下,并没有更动大润发的品牌。

  2001年2月底,法国欧尚总部和上海大润发的母公司台湾润泰集团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一家名为“sun-holding”的公司(简称“香港太阳控股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通过香港太阳控股公司,分别在大陆投资组建的欧尚中国公司和上海大润发。

  “通过关联交易,欧尚可以轻而易举地增持在香港太阳控股公司的股权,控制大润发。”一位分析师称。而到2002年止,上海大润发已经在中国内地的华东、华南、华中和华北开了将近31家店。在当时,店面数仅次于“好又多”。

  入行才5年的顶新集团也表现得雄心勃勃。集团董事长魏应交曾放言,乐购量贩店在2008年将达到150家店。2004年计划再投资13亿元人民币,扩增13个据点。除了乐购量贩店,顶新还与日本伊藤忠合作开设了上海全家便利店,它由顶新(持股50.5%)与日本伊藤忠商社、日本全家便利商店与台湾全家便利商店共同组成海外控股公司所持有。

  时至今日,全家便利店尚没有拿到政府颁发的牌照。魏应交对台湾媒体透露的回避有关开店牌照的策略是,在上海的全家便利一直是以试营业方式运转,等待政府颁发牌照。

  警世危言

  中国加入世贸之后,2004年底零售业全部放开的大限将至。在这个时点,简单地批评政府对零售业“过度”开放,似乎已经没有更大的意义。但是关于中国零售业的警世危言,依然对人们有足够的吸引力。

  在不久前杭州举办的“2004年中国零售高峰论坛”活动中,来自上海的零售业资深人士——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爆出“2005年国内本土零售业将全线败退”的惊人之言。他指名道姓地指出:法国零售业龙头家乐福在上海开店后,结果方圆5公里内,3家本地的国有商业企业因为生意不佳,破产收店。这3家国有商业企业是知名的上海友谊商店、宜川购物中心和朝阳商场。

  当时,坐在会议台上的曾参加中国入世谈判的龙永图表现得异常激动,他把目光投向台下发问:“你们承认节节败退吗?承认的请举手!”台下默然。

  龙永图指出,过去几年,大陆的本地零售业市场持续繁荣,2005年即使全面对外开放,也不会全线崩溃。他指出,当时谈判零售业开放时,中国政府希望限制各城市可进驻的外资零售企业数目,但在谈判时,零售业的开放程度已经远超过中国政府希望开放的程度,一些城市也希望引进大型外资零售业集团在当地投资,以吸引其他外资进入。因此提供给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在一些管制地点或是昂贵地点,让外资以较好的价格承租或买到土地,对当地零售业造成不公平竞争。

  其实,即使是台湾报章也承认,由于出现了3家家乐福,1家麦德龙和6家好又多,福州市的东百集团陷入了巨大的经营困境。

  作为融资平台的商业台湾零售业的大卖场业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的家乐福、万客隆等国际零售商携这种业态进入岛内,对当时的超市业态构成了强烈的冲击。此后,一批台湾本土的大卖场也在当地崛起。

  由于台湾市场空间狭小,竞争日益激烈,包括像万客隆这样曾经创下单店年销售50亿新台币的大家,也抵挡不住市场的激烈竞争,选择了以无预警方式宣告关闭。事实上,目前在台湾大卖场的前三强都已经被法国人揽入怀中,他们分别是家乐福、大润发和爱买吉安。

  随着祖国大陆即将全面开放零售市场,台湾大卖场业态的主战场也从台湾转移到了大陆。台湾人的吃苦耐劳和勤于学习,使他们很快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连锁经营技术。

  但是,与国际专业做零售业的企业沃尔玛和家乐福相比,台商投资型的零售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其管理和财务成本容易出现瓶颈。出售部分股权不仅可以套现,还可以帮助其扩大在国际上的通路资源。而且,与国外零售巨头相比,台商无论从资金还是管理上无法与之抗衡。台湾太平洋百货上海店总经理江庆能认为,卖为上策。

  台湾统一集团中国区财务总监郑永哲则认为,由于海峡两岸的特殊关系,台商在祖国大陆设立的金融企业远远不如港资企业;通过在内地投资比较擅长经营的服务业,并在短时间内做大,出售部分股权套现,可以达到融资的目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外资零售业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