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3日电(记者 毛晓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魏迎宁近日说,目前我国发展员工福利计划的市场潜在空间很大,保险业要发挥专业优势,开拓这个新的业务增长点。
魏迎宁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团体保险论坛上介绍说,在发达国家,企业建立员工福利计划,为员工提供诸如退休金计划、团体人寿保险、医疗费用保险已经非常普及。
而商业保险公司是员工福利计划的主要提供者。
资料显示,在美国福利支出占工资的比重达41.3%。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团体员工福利的需求日趋成熟,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在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方面政策的支持日益明朗,员工福利计划呈现出市场化、商业化发展趋势,一个成熟的员工福利市场也将形成。
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陈文辉说:“选择员工福利计划为突破口,就是希望保险业转变经营观念,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繁荣团体保险市场。”据预计,企业年金市场规模将达到每年1000亿元左右。
-小资料:员工福利计划
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陈文辉介绍说,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员工福利计划(Employee Benefit)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非工资收入福利的“一揽子”计划。
它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1)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法定计划;(2)企业出资的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人寿保险、意外及伤残保险等商业保险计划;(3)股权、期权计划;(4)住房、交通、教育培训、带薪休假等其他福利计划。
保险业所要发展的员工福利计划特指上述计划的第二类,也就是寿险公司以团体保险的形式,为企业员工提供的养老、健康、伤残、死亡等风险保障型福利。
据保险业界有关资深人士介绍说,我国企业员工福利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统包阶段:在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初期,员工福利的主要内容几乎囊括了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各方面,而福利形式是以物质为主,包括福利分房、公费医疗、免费教育等,保险费用完全由国家或企业承担。
过渡阶段: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阶段,福利的形式主要是货币给付,其内容包括各种奖金、津贴、补贴和救济金等。在这一阶段,从企业到员工的福利意识明显增强,但传统体制的惯性还在延续,整个福利体系还未建立,因此经营效益较好的企业主要以货币的形式向员工发放福利。
目前,我国已基本经历了前两个阶段,正在逐步走向综合服务阶段: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人们更注重生命健康,注重风险保障。同时,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逐步引入企业管理中。因此,这个阶段企业员工福利的特点是向员工提供服务型的产品,包括意外伤害保险、养老金、医疗保险、旅游、带薪假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