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急收银根 周正毅导致沪地产泡沫破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6月14日 09:31 中国经营报 | |||
本报记者张春燕 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上海的银行正普遍收紧对部分民营企业的贷款,至少有五家银行———给周正毅企业有贷款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采取了收缩贷款的措施。而银行收紧贷款的对象主要是大型民营企业,尤其集中于房地产领域。 某大型国有银行上海分行信贷部负责人透露,他所在银行的总部已经下发文件,要求 记者于6月11日致电申银万国证券研究中心,要求采访房地产行业分析员被婉据,该证券公司一位高层的答复,由于周正毅事件,现在谈天宸股份过于敏感。 银行恐慌控贷 上海银行缘何不约而同紧急收紧贷款,并且针对具体企业,从记者采访的各个侧面来综合判断,有可能是超级富豪连续被查引发了银行的恐慌行为。在周正毅事件之后,又有连续两位上海地产大鄂被查———港股腾达智能(0691)董事局主席许培新和新万泰控股(0433)董事局主席钱永伟。两人都是在掘得第一桶金之后,奋力跃入房地产界。 被香港廉署拘捕的许培新1993年在上海创办腾达智能科技有公司,早期在内地从事电脑及电脑相关的零件贸易,及后开始参与智能建筑发展,在1998年取得首份智能建筑合约。去年6月,该公司在港上市,集资净额6100万元。今年6月被举报为获得上市资格而造假及行贿而被拘捕。 而位居福布斯富豪榜34位的钱永伟在80年代中后期靠倒卖钢材和汽车掘得第一桶金,90年代初上海大开发时期,钱利用其关系,在闵行区取得不少土地,从而转向房地产。同时,钱永伟开始进入资本市场,开始一系列的上市、收购动作,形成了复杂的“万泰系”,而给其输血的正是中银香港。 周正毅、许培新、钱永伟一系列超级富豪连续落马显然给给中国银行界带来了不小震荡。银行降低不良资产比例的压力越来越大,据经济学家易宪容博士介绍,银行行长的业绩去留和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有很大关系。银行每年必须降低不良资产比例2%到3%,否则行长将撤职。除非有政策性或其他不可避免的原因。 因此在一系列沪上大型民企出问题的情况下,上海银行像惊弓之鸟也在情理之中。从这个方面来看,有可能银行出于恐惧不良贷款的增加而采取了紧急措施,从而抽紧对部分大型民企的贷款。 东北证券资深分析员聂昕说,根据他所知道的信息来判断,大银行们的收紧贷款行为更像是一场整风运动。他表示,具体操作还不得而知,但肯定会有一批存在问题的民企,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上海房地产泡沫将提前破裂? 一些专家相信,这次银行收紧对民企的贷款,将可能对各个方面产生很大影响。 对银行来说,不可避免将面临一个新的课题:如何面对民营企业可能带来的不良贷款。“银行必须开始要关注民营企业贷款的运作机制,关注其不同于国有企业的地方及其对贷款偿还能力的影响。”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巴曙松博士说。 长期以来,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主要客户是国有企业,银行对于国有企业的运作比较熟悉,对于其形成不良贷款的机制也有一定的了解,而对民营银行可能造成的不良贷款,银行还没有充分关注。 尤其是一些大型民企往往在一个家族、一个富豪的掌控下,有很多企业,相互之间形成密切的、但是往往又难以为外部所了解的资金关系。为了扩大整个集团的融资能力,掌控整个集团的人士往往会动员子公司及其不同层级的下属公司到银行借款,从而放大整个集团的借款能力,这种放大之后的借款能力往往超过整个集团的实际偿还能力。 而由于银行此次控制贷款集中在民营房地产企业,很有可能引起上海房地产泡沫的提前破裂。香港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盛行,导致了经济的一系列萧条,在泡沫破裂后,房价降了70%。 “上海的房地产泡沫已经相当大,对地产行业收紧资金可能会让上海的房地产泡沫提前破裂,从而避免大的金融危机,这对整个上海经济应该是一件好事。”易宪容博士说。 遭遇控贷民企聚集房地产防止矫枉过正 的确,无论是最近频频出问题的民企还是遭到银行紧贷行动的,几乎都是上海的房地产企业。 业内人士所说在银行紧收贷款名单上的仲盛集团,即是从事房地产的企业集团。被称为“上海房地产大王”、誉为福布斯新贵的叶立培控股的企业有多家,如:香港仲盛有限公司、仲盛房地产(深圳)有限公司、仲盛房地产(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新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还有在澳大利亚注册的SuperOcean(Australia)PTLLimited,等。 在上海,还有另一家同样用“仲盛”名字的企业———上海仲盛虹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仲盛虹桥”),法人代表是叶立培的哥哥叶立润,也是民营企业的一分子。进军房地产后,叶立润通过收购控股公司股份取代弟弟叶立培成为上市公司“天宸股份”的第一大股东。 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仲盛集团”是 叶立培还是叶立润的企业,还是包括了两者,但“仲盛集团”确凿为上海地产骨干。 一个广为人知的事实是,地产企业的项目运作极度依赖资本市场,尤其依赖银行贷款。运作一个项目,一般房地产商自有资金、预收房款、融资各占三分之一,部分地产商更善于“空手套白狼”,完全利用关系和资本市场做项目。可以说,资金是地产商的命脉,银行收紧对地产商的贷款对一些地产商是致命打击。 对此,被访者亦有不同声音。 “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政策绝不可矫枉过正,否则银行自己也会深受其累。首先范围不应过大,其次力度应该适中,民企介入房地产业是普遍现象。”某商业银行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不能因为个别民企出问题就怀疑一切,不要风声鹤唳。” “即使是一个一般的企业,如果遭到流动性资金紧缩,也可能跨掉,对一些过度依赖融资的地产企业来说,尤其难以幸免。” “银行不应该对上海整个房地产业或民营企业发生动摇。”钟伟教授提醒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