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催生除菌消毒大市场 工厂紧急上马新项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5月09日 16:00 南方都市报 | ||
记者日前得到可靠消息,国内几家主要的洗涤用品企业都在加紧上马除菌消毒新品,且均准备赶在最近上市。日用消费品企业这一动作,让记者联想到更早前的一则消息:四月初起,华南各卖场内除菌消毒产品出现哄抢,“威露士”、“滴露”消毒水在一些商场一度出现断货。 “非典”催生行业大蛋糕 国内一日化企业市场总监向记者透露,公司希望专为“非典”赶制出来的产品能在近期内上货架,新产品将在产品种类上寻求突破。他对记者说,对有意进军除菌消毒类产品的企业,目前是个绝好的机会。 记者掌握的情况是,进入3月份特别是4月初以后,以消毒水为代表的除菌消毒类产品普遍热销。全球第三大个人护理店屈臣氏方面透露,该店三四月个人卫生产品在华销售增幅达2倍多。年产能力10万吨洗手液的西安开米公司,因其产品拥有[消]准字号,仅深圳一地的销售就增了3倍至5倍。 除菌消毒类产品热销的更多证据来自卖场。以消毒水为例,万佳华南区各店内,4月初至今,只要货一上架,不出10分钟就被抢购一空。早在3周前,华南一些小超市的“威露士”、“滴露”就出现断货。各大卖场均承认,两周前,这两个品牌也一度断货,之后供应一直时断时续,补货也非常困难。 从事日用消费品行业的人都知道,除菌消毒类产品在整个消费品中的份额是微乎其微的,在万佳广州各店的售货记录里,这类产品即使在今年2月份各类药品热销时销售量也不高。如今再看,“除菌消毒”的字样被“威露士”、“浪奇”、“立白”、“蓝月亮”等印在包装最醒目位置,有些卖场更是把它们陈列在一处,除菌消毒类产品成了一个独立的品类。他们坦言,是“非典”使消毒概念凸显,市民良好卫生习惯也开始形成。 业内认为,消费习惯和独立品类开始形成,标志着国内除菌消毒产品市场的启动。之前,中国这一市场一直处于启蒙阶段,国内九成以上的消毒水都是出自“威露士”、“滴露”两大外资企业,它们占据了大卖场99%的份额。 目前,国内一部分已有一定规模的日化企业、洗涤品企业已开始把除菌消毒产品列入长远规划,“非典”疫魔的肆虐,正好给他们机会。 据透露,“威露士”、“滴露”近期甚至更长时期将会出现断货,这正是国内企业介入除菌消毒产品市场的难得机会。事实上,为了补货,一些大众并不熟识的品牌,也被大卖场请进家门。 由于需求过大,即使小品牌也货到即清,各企业生产能力又无法跟上。于是半个月来,一些大大小小的消毒水品牌在零售商的货柜里轮番亮相。就在广州一家社区超市里,“威露士”、“滴露”断货两个星期后,一种叫“天露”的消毒水被补进,不到一周又告罄。昨日又有一批“埃菲尔”被补进,据他们估计,这个品牌也可能出现断货。“此时不是先看质量和价格,而是看哪个品牌的货能到位。”一位供货商表示。 在利润刺激下,很多反应快的日化、制药企业纷纷试水除菌消毒市场,决心一搏。7-11货类经理透露,他们发现消毒类产品的厂家最近特别多,其中有相当部分都是新企业。 另外,一些替代品也正为消费者接受,屈臣氏就利用自有品牌的生产能力,专门赶制了除菌喷雾剂、免洗洁手暗喱,一个月来保持热销状态。一些日化企业更是透露,除菌消毒产品今后不将只有消毒水,他们会借此机会推进产品种类和技术上的细分。 行业龙头舍卒保车 眼睁睁看着市场蛋糕急剧膨胀、众多品牌进入分羹,本来占垄断地位的企业还能稳坐泰山吗? “威露士”的杨刚坦然承认,非不愿也,实不能也。“准备工作没做好。”他似乎是在反省。他同意记者的看法,在这场非典型商战中,比起诸多国内企业,“威露士”的应急能力不强。 他说,我们4月份的生产计划对市场估计不足,只考虑了香港和广东,没想到北方市场的需求突然猛增,但由于生产计划都是事先定下来的,原料、包装材料的配套采购没能跟上;同时作为大企业,“威露士”并不会因为短期的需求而新增生产线。 虽然一再强调自身强大的生产能力,开米方面也表示,一旦出现断货,开米也只能根据全国市场和生产能力作整体调配,根据疫病轻重及与下游的关系,会有所侧重。言下之意,如果开米没法满足所有需求,那么其策略就是“舍卒保车”,即产品有选择地保证疫情严重所在区域和战略合作关系的零售商。 记者采访中发现,各大品牌也均选择了“舍卒保车”这种战略。于是4月以来,北京疫情进入高发期,而广东进入平稳期,使得产品北调,华南出现断货。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早前,“威露士”、“滴露”在广州的全部消毒水被调往北京。开米则表示,由于自己的知名度等因素,其产品已进入政府“非典”物资采购推荐目录里,且随时听候政府调遣,首先保证北京、西安的需求。杨刚亦向记者证实,“威露士”早前基本和“滴露”同时将货调往华北、东北市场,开始了这对老冤家的北方之战。 进入5月,也是各大厂家新生产计划开始落实,记者得到消息,零售连锁7-11、屈臣氏的专柜上又出现了“威露士”的产品,威露士方面则称,一方面一些原料已逐步空运到位,另一方面香港需求的回落,也一定程度缓解了供求矛盾。 棘手的问题不少 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除菌消毒市场商机,众多企业和商家并没有预想的那么愉快,采访中,他们对记者更多的是叹气:棘手的问题太多了。 其中最让他们头痛的是原材料和物流成本的上涨。据透露,原材料方面主要是包装材料价格的上涨,涨幅已达10%-15%。另外,由于“非典”期间,各省区关卡较严,无形中延长了交通运输时间,这对全国配货成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开米方面称,从西安到珠三角,原来4天的行程现在则需要一周。 由于突发的需求而启动的除菌消毒产品生产能力是否会过剩,是业内目前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这类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据业内透露,从研发到组织生产线、采购,只需20天左右。可以想象,只要决心一下,项目上马非常快,这么多企业一下挤进这个刚启蒙的市场是否会陷入恶性竞争的困境。据了解,从大卖场的入场程序看,一个新产品进场周期很长,通常需要一个多月,但如果已是合作企业的新产品便可以直接入场,这首先有利于大企业新产品的铺货。随着大企业纷纷铺货,竞争在近一个月内已经显现。据可靠消息称,“立白”激增的订单中有一部分这两天已被取消,仅华东地区就降了十个百分点。 业内有人担心,这还只是个开头,一个多月后,如果供求关系仍未缓解,那么更多的杂牌军会进入混战。而等需求高潮回落后,这些新上马的生产线怎么办,是闲置,还是进入本来就已竞争过于激烈的日化业? 本报记者谢思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