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银行忧虑客户流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2月28日 11:24 南方都市报 | ||
广东将进行利率市场化试点的消息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 四大银行忧虑客户流失 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广东利率市场化的试点尚未最终确定并公布,但在广大乡镇仍有少量网点的四大银行开始表现出某种忧虑。 乡镇网点面临挑战 工行广东省分行一位负责人称,经过几年调整,该行在普宁等一些重点乡镇还保留部分网点。如果农信社正式开始将存款利率上浮,肯定会对该行在当地机构的储蓄存款产生冲击,但估计这种冲击不会很大。该负责人认为,农信社服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而工行则拥有全国通存通兑和全国资金汇划的系统和服务,这是农信社无可比及的优势。存款大户不可能群体性地“大搬家”。而客户选择金融机构不会仅取决于利率,而会综合考虑。该行将提升服务,迎接农信社的利率手段。此人士更称,黄金贷款客户也不可能出现大流失,因为大企业需求的资金量大,农信社的资金头寸短缺,且不可能提供大企业所需要的全国性资金汇划服务和财务集中管理服务。在利率上,四大银行也拥有浮动权,即下浮10%,上浮30%。 担心居民只储不贷 中行揭阳机构一位负责人也表示了一种担忧。此人士称,如果在当地拥有众多网点的农信社获得利率市场化试点的机会,并大幅提升存款利率,必定对该行储蓄存款产生冲击,该行肯定会有存款流失到农信社。此人士还透露了该地区一个特殊情况:储蓄存款直线上升,企业存款快速下降,而大企业贷款需求大为减弱。在“做生意”困难的欠发达地区,偏好存款的中国百姓可能“趋利而动”。储蓄存款产生“搬家”情况后,四大银行在当地的储蓄存款是否也将直线下降呢?倘若如此,四大行在当地的处境将显得微妙。 甚至有银行不相信农信社将获得利率试点的机会,并发出“政策不一的情势下如何竞争”的质疑声。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谢艳霞 经济时评 定价体系成商业银行软肋 在市场经济的国度里,谁也不会质疑中国利率将走向市场化,直至普通存款的利率市场化。因为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是所有一切市场真正商业化运作的前提,而管制利率是计划经济的特色。 那么,为何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到目前仍尚无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呢?除却基础存款对国家货币供应量和支付清算体系的重大影响外,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利率市场化的恐惧可能是一个原因。本应对下放资金定价权欢呼的商业银行为何对利率市场化如此紧张呢?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出现“超储蓄现象”,且80%以上存放于四大独资商业银行。与此同时,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存差极其庞大,出现了严重的存款易放贷难的不平衡状况。按理说,在超储蓄年代,存款利率放开是一个好机会,各大银行不必担心一夜间存款大转移。但是四大银行仍然顾虑重重。这可能是因为在管制利率年代,存差大的银行可将超额存款上存央行稳吃利差,并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赚取利差。但如果存款利率市场化,其它银行和农信社通过利率杠杆大量吸存大额存款,缺失大存差之后的四大商业银行还能吃什么呢? 事实上,在利率市场化面临,拥有一套可操作性的资金定价体系是商业银行绝对必要的应对之策。但是长期处于利率管制下的商业银行却普遍缺乏定价体系,甚至还未引起足够重视。记者曾询问多家商业银行是否已开始研究定价体系。结果却不容乐观。一些商业银行干脆称目前仍没有足够重视此事。几乎没有一家商业银行敢声称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套可操作性的定价体系。 在缺乏定价体系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如何面对利率市场化呢?事实上,在各大城市,商业银行已开始力拼贷款利率,对所谓的黄金贷款客户实行竞相让价的局面。一位央行官员曾在广州一次同业会议上疾呼,商业银行不计成本的让利贷款是否宠坏了所谓的黄金客户,疯狂的扎堆式的授信和贷款最终可能让黄金客户变成垃圾客户。但是各商业银行依然故我,在有限的利率下浮范围内已做出了最大的让步。商业银行为何不敢对风险较高的客户上浮利率呢?央行在给予贷款利率下浮的同时,更给予了较高的贷款利率上浮权。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将客户风险度与利率水平挂钩,而不必一窝蜂地争夺所谓的小量黄金客户。温州银行界就大量存在商业银行上浮贷款利率的现象,既解决了银行存差过大的问题,也缓和了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问题。 如果不解决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价体系问题,商业银行可能不愿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来临。温州一些农信社称,存款利率的上升加大资金存本,而贷款利率却对各家争夺的黄金客户也实现优惠下浮,这必然削减利润空间。如果其它成本不加以控制,而一味地以提升存款加大吸存力度,亏损的可能性随时出现。这位人士还戏谑地称,有人敢做杀头的事,但绝无人愿做亏本的买卖。尽管成本核算已被提上日程。但这种成本核算还远不成熟。 除却银行自身问题外,央行指导下的基准利率是否能真正体现市场资金供求状况、银行同业公会如何加大协调作用及信用体系的建设等也是利率市场化大跨步的影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