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抢分保险资源
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因中国队44年来的首次出线而在国人心中有了非比寻常的分量。国内保险公司更是“一掷千金”,在承保权的争夺上比世界杯更早一步上演了白热化“拼杀”。
4月初,中国人寿就抢先握手中国足协,被指定为中国足球代表团出征韩日世界杯惟一指定保险商,以保额2亿元人民币的超高价码,为参加世界杯的国足提供人身保险。
平安保险则转向球迷,不仅为球迷量身定做了保险产品套餐,并早在3月份就正式对外公布与韩国三星在世界杯期间的合作协议,即世界杯比赛期间,所有赴韩中国球迷只要到平安的业务员那里做一个简单的登记手续即可获赠“平安中国球迷援助卡”所承诺的10万元意外保障,同时开通在韩国当地的24小时急难援助服务。据推算,平安此次向中国球迷赠送的保险金额最高将达到15亿余元。而此前不久,平安常务副总孙建一、市场总监潘宏源等一行四人,为落实合作协议专赴韩国三星生命保险公司,同时与中国工商银行汉城分行初步达成在紧急情况下为平安提供现金代垫服务(授信方式)的协议。
据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本也有意对世界杯中国球迷推出公众责任险,但考虑到这一险种一般是由东道国的保险公司承保,遂告作罢。不过人保前不久刚在汤姆斯杯、尤伯杯世界羽毛球团体锦标赛中,以惟一指定保险机构独家承保比赛和独家冠名权的绝对优势占尽风光,下月其还将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盐湖城冬奥会提供1.6亿元综合责任险,未输对手一步。
醉翁之意实在奥运
为何各保险公司都乐于染指世界杯的承保?是否有可观的赢利?
中国人寿有关人士透露的底牌是:大致算来,先期的投入就有几十万元,还不包括保金上少赚的钱。平安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朱仲群也曾对媒体表示,尽管平安为世界杯球迷推出的“绿荫卡”有几百万元的销售,但实际上“每卖一张绿茵卡,平安都会少赚10多元。”
那么,保险公司究竟在赚什么?
中国人寿团体保险部总经理助理许宁狄一语道破,眼下各家保险公司如此热衷于体育保险,真正的目的是为2008年奥运会积累经验和资历。据介绍,2008年的奥运会承保将有一场激烈的招投标角逐。按惯例,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奥委会最看重的有两条,一是是否承保过大型的体育赛事,特别是A类的国际赛事(根据比赛的级别不同分为ABC三类);二是看公司的实力和品牌如何。
在国外,重大国际比赛的承保权一向是保险公司争夺的焦点,更不用说奥运会。以悉尼奥运会为例,澳大利亚的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就以大派送的方式,包揽了几乎全部的保险。2008年的奥运会上,国内各大保险公司免不了会有一场“肉搏”,而眼下实际上就是一场真枪实弹的热身赛,以便在7年后的奥运会保险市场占取优势。
其实众家保险公司还有一个尚未言明的目的,即众多的著名运动员都是保险公司的潜在客户。这部分人群有较高的收入,并处于经常的可能受伤害状态。随着医疗制度改革,国家不可能再包办一切,商业保险是出路之一。可以肯定,随着运动员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意识也会迅速增强,比如张健在横渡英吉利海峡时,就主动在中国人寿投了150万元的保险。
2008年奥运保险如何做
从大运会、四国女足邀请赛上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全方位进入,到今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参加第十九届冬奥会、第十四届亚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综合责任保险,以及最近的汤尤杯和世界杯,各保险公司都在频频出镜,使一直为人们所陌生的体育保险突然成了与重大赛事同样抢眼的风景。
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负责人曾算过这样一笔账:目前,我国有61万多个运动场馆,每年有近600场纳入总局计划的大型体育赛事在各地举行,3亿多人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各层次的专业运动员数量达8万多人,这其中所蕴含的商机无限。而这些数字到2008年还将有大幅提高。
虽然北京奥运商机无限,但对国内保险公司来说,如何把握这份机遇,用好这块资源还是个严峻的挑战。
一是外资保险绝不会轻易放手。越来越多的洋保险开始与中资保险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可想而知。前不久国际奥委会的TOP伙伴美国恒康人寿就宣布,将奥运会计划延续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二是北京奥运会的承保必然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公开招标和保险中介介入必不可少。三是缺乏适合中国国情、为体育量身订做的保险险种。目前通常的做法是组合现有保险项目作为体育提供的保险,显然无法覆盖种类各异、难度和危险程度各不相同的体育项目,也无法满足不同项目运动员千差万别的要求。四是要改变体育保险研究和开发专业人才缺乏,配套法制不健全,操作不够规范的现状,并尽快建立一支与市场发展相适应的体育保险经纪人专业队伍。
无疑,中资保险公司想在体育保险,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中掘到第一桶金,当务之急是打磨好自己手中的武器。
作者:江帆 李晓蕾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