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全面聚焦传媒业 > 正文
路透启示录:寂寞的山谷中 野百合也有春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12月17日 16:55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邵颖波 北京报道

  谁能为研究者提供一部最为生动而且非常丰富的公司发展史?路透集团无疑是最好的提供者之一。路透,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家让人误以为像是一般通讯社那样只是提供社会新闻的有着150年历史的老牌公司,几乎让所有准备参与金融服务市场的中国企业将它忽视——就像我们对路边的一棵大树一样对它熟视无睹,这棵古老的大树现在还在不断地吐着新
芽。它在自己所能够遮盖的所有地方无休止地扩张着树荫,无声无息,但力量强大。在中国,它正等着再度证明自己的活力。

  路透在中国

  路透在中国有据可查的历史是从1886年开始的。作为一个从事内容服务的商业企业,路透的记者只是在1949到1955年期间暂停了在中国的活动。之后,应周恩来总理邀请,路透同外国其他通讯社一起重新回到中国,现在它正准备着要在一个WTO成员国里大干一番。

  在北京盛福大厦6层,你会发现写着路透的牌子有好几块。而这整整一层楼的办公室里专门从事新闻报道的记者只有两个。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路透的确是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社之一,它在全球有两千多名记者。不过,‘通讯社’并不是路透的名字,如果你看一下路透集团的组织结构,你会发现其中并没有通讯社这个部门。在集团内部我们只有一个负责新闻报道的编辑部。”

  从路透集团中国公司副总裁梁伟林先生的介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几乎被中国大众完全忽视了的事实:路透集团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金融服务公司,是世界资本市场上的一条“大鳄”,在由路透集团牵头与50家国际银行集团共同组建的Atriax交易平台上,每天产生着差不多一兆亿的外汇交易量,这个数字是全球外汇交易量的70%,而路透占有这个平台的25%股份。它从资本市场上赚到的钱占到它的所有收入的95%。剩下的5%的收入才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

  梁伟林先生在黑板上用一系列的文字加箭头给记者描绘着路透集团在金融服务市场上所能提供的三大方面的产品,即内容服务、解决方案和交易处理。他拿一家投资银行客户来举例——路透首先为它提供的是及时准确并且独立的金融资讯和分析,当这家投资银行的业务变得十分庞大,随时做正确的决策成为其生死攸关的第一需要时,路透可以为其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简单地说,这套解决方案就是一系列软件系统加上成套计算机设备。当然选用计算机的品牌由客户自己决定。再之后,当这个客户决定实施自己的投资计划以后,路透还有自己的工作,就是帮助客户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上以最快、最安全的方式完成交易。梁伟林先生说:“三大方面的产品其实是一条相关的价值链条,在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上,路透都面临着世界上很多优秀公司的竞争,但是在整条战线上,路透无可匹敌。”

  那么路透在中国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大概和在世界其它地方的情形差不多。路透是稳健的公司,在中国我们同样是赢利公司。只不过内容服务方面的收入所占的比例更小一些,差不多是2%左右。”梁说。

  和世界上任何一家跨国公司一样,每到一个新地方扩展业务,公司必须考虑两个必须的条件:一个是当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另一个是所在行业是否成熟。对于像路透这样世界顶尖的金融服务公司来说,“如果只是合作社这样的层次,只要人拿算盘来算就行了,那当然就用不着来了。”因此在80年代初路透在中国基本上没有开展过金融服务方面的业务,甚至连金融资讯都没有人要。1979年,路透集团在中国找到了第一个客户,这就是曾经作为中国政府的一个外汇管制部门的中国银行。“当时路透只是为中国银行提供内容服务,并不涉及提供金融决策工具业务。因为它的需要只限于了解一下世界金融市场的行情。”一开始,路透的接触对象都是中国的政府部门,中国银行之后是外经贸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通过政府延伸到企业,这是路透在中国发现的最好的一条扩展途径。之后,他们找到了中信集团。从那时开始业务慢慢扩散开来,直到现在客户遍及全国。

  梁伟林说,路透在中国的发展秉承着公司成立150年来树立的传统和理念,这个理念就是:和客户一起成长。

  “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中规定给金融服务业的缓冲期是三年。我们现在所有的工作都是在为三年之后做准备,不仅中国方面需要准备,其实所有准备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也都需要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必须把所有的产品进行本地化改造,这些改造需要符合中国法律的严格规定,并且适合于中国客户的需要。我们正在做这件事,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一旦有人需要就能够提供给他们。”路透的独立原则

  150年前从法国只身一人跑到伦敦的犹太小记者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尊铜像。他和他的家人现在在公司已经没有任何股份,甚至没有人再为这家公司工作了。但是这并不妨碍任何一个人对他保持崇敬。在北京的盛福大厦路透公司的进门处,保罗.朱利斯.路透的头像在一个并不太显眼的地方静静地注视着每一位进进出出的人,他不认识其中任何一个人,甚至包括由他自己创办的这家公司。

  新加坡《海峡时报》在有关路透的一篇文章里说,从使用信鸽传信到利用多媒体通信,从只有一名员工的企业到成为伦敦股票交易所高居市场值第19位的上市公司,从英国一家不起眼的新闻社到一个全球性的新闻、金融资讯、解决方案和交易处理技术集团——路透丝毫没有任何放慢脚步的迹象。

  对于保罗.路透来说,公司的确已经面目全非。

  1851年,路透在伦敦金融区的心脏地带紧靠电报大楼的地方开设了自己的新闻社,这是在他最早发现新闻也可以当作商品出售之后做出的决定。那时候他不仅收集各种新闻信息,同时也收集伦敦和巴黎两地交易所的价格信息。从一开始路透的信息产品就因为被证明是准确、快速、公正的“令人兴奋的新闻”而找到了很多买家,这使得他每年可以从各家报纸那里赚到1600镑。

  现在路透的新闻业务收入每年在60万英镑左右,由此我们可以推算出整个集团的收入是多少。但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这些收入赖以保持的原因仍然是当年路透为其提供的新闻所创立的原则,即公正、准确和快速。这是路透整个资讯业务的生存基础。为了保持这种重要的特性,路透由一家私人公司变成了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公众公司。

  “路透现在在英国伦敦交易所和美国纳斯达克两地上市。纽约和伦敦的证监会均通过了一项最严格的措施,禁止任何利益相关的机构、集团或个人在路透集团持股超过15%,这项措施的目的就是保证路透集团作为内容和资讯提供商的中立性不受政治和商业利益的影响”,梁伟林说,“事实上现在公司的最大股东持有的股份也不超过1%。”

  为了保持路透公司作为一家公众投资的公司所必需的独立性,路透几乎想到了所有办法,甚至包括不惜改变公司性质。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担心德国人会收购路透的公共股份,路透公司主动下市,再度成为一家私营公司。60年代曾经有位来自阿拉伯世界的王子购买了2.4%的路透股份,后来迫于舆论压力还是卖掉了。

  “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通讯社。但在路透集团内部实际上只有一个编辑部。而这个编辑部独立奉行着‘编辑独立’的神圣原则。因为它只要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就行了,赚钱并不是目的。路透集团是上市公司。由上市公司提供新闻业务的所有开支,因此避免了拿谁的钱就得替谁说话的困境。”

  “比如说路透记者发现太阳微公司有丑闻怎么办呢?他肯定知道这是路透的合作伙伴。”

  “他有责任对所有投资人负责。太阳微作为一家美国的上市公司,它有责任进行真实的信息披露,你披露的信息我们当然有责任向世界进行传播。在路透,董事会无权审查记者的稿件。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你只有保持一个中立的立场,你的产品大家才可以用。为此路透在金融市场上永远只是一个帮助别人赚钱的公司,它自己并不参与股票交易。”路透的内部革命

  现在,路透公司的6000多名咨询师都非常清楚路透的远景目标,那就是使金融市场真正在因特网上运行起来。这个目标使得它的员工们有很大的激情从事着各种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因而使得这家生存了150年的公司不显老态。是什么原因让它总是保持这种一贯的状态呢?

  “内部不断革命。这种革命有时是渐进的,是量上的,有时是质上的。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另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我把它戏称为‘文化大革命’。这次革命是从新一任CEO格洛瑟开始的。”

  41岁的美国人格洛瑟今年7月从英国爵爷周伯达的手中接过了路透的指挥棒。按梁伟林先生的说法是,他和前任迥然不同的个性给公司带来了巨大变化(他愿意和所有的人接触而不是为了保持绅士风度而让其他人敬而远之),而这正是那些选举他的人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其实路透CEO的产生过程也十分值得一说。

  公司章程规定:在路透董事会当中,所有参与公司运营的董事对下任CEO人选不能发表任何意见,兹事体大,只有10名外部董事组成的选举委员会才能最终决定,以杜绝裙带关系的影响。这一次,外部董事们为公司的接班人设立了四条十分严格的标准:第一,这个人要有很好的学习能力。路透的经营模式是比较特殊的,没有人能够依靠经验来完成;第二,他是一个很强的团队领袖;第三要对新经济新科技有非常好的掌握;第四才是他的过去的业绩。前三条就决定了他不会是一个老人。委员会拿着这四条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找了两年多,才最终定下了汤姆.格洛瑟。

  “时代在不断前进。经营管理的哲学和理念、外部和环境都在变。怎么样能够始终维护一个旺盛的生命力?就是要不断地搞内部革命。”梁伟林先生是这样的看法,他认为新的CEO就是为路透的内部革命而准备的。

  “从公司文化到结构,从产品到工作的重心现在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结构正在被压扁,决策的过程和沟通的过程正在简化。组织结构上,原来是按地域划分,现在按客户的性质划分。四大类客户群(投资银行和券商、资产管理公司、银行和基金管理部门、公司客户与媒体客户)今后将会更容易得到专业服务。”

  “他甚至把很大希望寄托在了路透中国公司身上,”梁伟林说,“CEO希望我们跟上中国入世和改革开放的步伐。”

  “路透一个很重要的哲学就是跟客户一起成长,在中国尤其如此。现在我们所做的,提供内容、提供决策工具,实际上都是在帮助中国的客户赚钱。帮助他们非常准确、快速并且安全地处理他们的交易。我们的目的就是帮助中国的金融业赚钱。”

  保罗.朱利斯.路透,一个到英国办公司的外国人,好像已经把那种与生俱来的适应性连同他自己的铜像一起留在了公司。不管是美国人、荷兰人、还是印度人、马来人,只要一进入路透,就好像都感染了创始者身上的这种特质。现在,出生在北京的梁伟林先生好像也一样,路透公司为实现本地化目标雇佣猎头公司将他从国外挖过来,可是在你和他接触之后,你一定会感觉到,其实他已经完全“国际化”了。

  路透集团的主要业务范围:

  每时每刻,大量的信息持续不断地经由路透收集、编辑并发送出去。对普通大众而言,路透最知名的地方在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制作和播发机构,而对于世界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而言,路透则意味着可将世界领先的实时信息及数字智能地转换为市场决策信息的一种交易系统提供者。

  该公司专注经营三个业务范围:Reuters Financial包括Reuters Information及Reuters Trading Solutions、Reuterspace及Instinet。

  路透的经营策略是促进Reuters Information与Reuters Trading Solutions的联系,从而预先洞悉及满足金融市场在电子商贸方面的需求。Reuter space将会渗入广泛的市场,包括企业之间的交易市场、消费者金融市场及传媒。Instinet将会朝全球化发展,并会把业务扩展至零售及固定收入市场。

  Reuters Information为全球各地金融市场及新闻媒体提供广泛的资讯和新闻产品,该公司大量采用互联网科技,以期更广泛地传送财经资讯及国际要闻。现在,全球52800个地区共有521000个用户选用路透的资讯及新闻。路透还提供逾94万种股票、债券、金融工具及4万家公司的数据。财经资讯来自260个交易所及场外交易市场,以及由5000位使用路透服务的客户所提供。

  Reuters Trading Solutions为金融市场提供全球化方案及技术,包括企业全面整合方案、市场资讯及数据发布、股票和外汇交易、风险管理以及交易管理系统。该公司并为客户提供技术和入门网站功能,以便他们向散户供应资讯、数据及交易技术。

  Reuter space包括Reuters Media,同时为传统及新兴媒体服务。与公司的其他服务/产品一起为超过900个互联网址提供新闻及资讯,每月估计有4000万名读者阅览约1亿4千万页次,不包括传统的印刷或电视媒体在内。目前约有330家订户及其网络和联营公司,在超过90个国家使用路透的电视新闻服务。路透是全球最大的国际新闻及电视机构,透过184个新闻通讯支部为154个国家提供服务。收集得来的新闻均经过剪辑,再配以23种语言传送给商业及传媒客户。路透每天约刊登3万段新闻,其中包括第三者提供的资料,共计超过300万字。

  Reuters Enterprise服务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贸市场。其中包括路透最近收购的市场调查公司ORT及TowerGroup,以及保健与医疗新闻服务Reuters Health Information及APM International。

  Reuters Personal为消费者零售金融市场提供服务。它并计划与Multex.com合资为欧洲个人投资者提供一个金融入门网站。

  Reuters Mobile服务无线产品市场。路透计划与Aether Systems开设一家新公司,在欧洲开发及提供无线数据应用方案。

  Reuters Greenhouse Fund对一系列与路透业务相关的新科技公司进行投资。

  Reuters Partners与伙伴公司合作,其中包括Factiva与道琼斯各占一半股权及ITN占20%的权益。

  全球最大的电子证券经纪公司Instinet为路透公司旗下独立管理之附属机构,其业务覆盖股票及固定收入市场。该公司每天在全球逾40个市场进行交易,为北美洲、欧洲及亚洲18个证券市场的成员。Instinet为客户提供即时的环球流动资产存取服务、强化交易效率及增广商机,从而减轻交易成本。作为一家专业的证券经纪公司,Instinet为客户提供中肯、尊重隐私及透明度高的交易服务与调查研究。

  路透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及NASDAQ证券市场上市,为金融时报一百指数的成分股。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将成股市的宠儿 报业传媒靠拢资本市场
美女主播边脱边播 欧洲电视史一大创举?(图)
央视买直升机引发媒体购机热 飞机好买不好飞
售价1300万元 中央电视台首次买下采访直升机
林百欣对亚视已无兴趣 将专心发展地产
四川广播影视“航母”明年年初开出
中国最大媒体市场调查公司日前成立
李文“告老还乡” 黑人天才掌舵传媒巨头(图)
全面聚焦传媒业专题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新浪商城推荐
  连邦圣诞专区
  • 盟军系列套装88
  • 英语学习很easy
  • 10元正版先锋
  • 网络游戏卡专卖
  • 掌上电脑特价
  •   奥林运动专区
  • 瑞士军刀6折
  • 野营用品大特价
  • 钛纤维羽拍168!
  • 匡威帆布鞋99元
  • NIKKO登山装备
  •   韩国城专区
  • 世韩净水机
  • 萨拉伯尔餐厅
  • Leading Edge
  • 医疗用具-G.M
  • 高丽人参、红参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