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财政部拨款2797万保障退役运动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01:15 21世纪经济报道

  特约记者 韩杨

  “运动员一定要明确,竞技运动只是一项职业。主动学习的态度非常重要。”邓亚萍说。

  “2006年5月,亚洲举重冠军才力突然死亡。他最后的一份工作是做门卫。才力曾被分配到某交通局工作,由于疾病缠身,被断然退回体育系统,只能做看大门的工作。”

  这是写在政协委员叶乔波2007年3月7日递交的《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问题及建议》提案中的案例。

  叶乔波是我国著名女子速滑运动员,她于1992年在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上获得两枚银牌,为中国冬季项目实现冬奥会上奖牌零的突破。自1994年退役至今,她已当选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目前也是北京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的特聘专家。退役后通过13年的坚持学习,她已拿到了硕士和博士学位。

  一份提案从提出到落实,需要多长时间?

  没有人能够明确回答出这个问题,毕竟其中牵涉不同部门的博弈与沟通。然而,叶乔波是一个幸运者。

  伴随2008年两会的召开,一份《运动员保障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为《保障办法》)由财政部批复转发至国家体育总局。据财政部证实,此项资金总计2797万人民币,将用来为退役运动员提供保障。

  据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核实,这项资金适用于所有在役与退役运动员,主要用于解决运动员伤残、生活困难、职业辅导三个方面的问题。

  提案缘起

  花了7年的时间读博士,叶乔波觉得挺值得的。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是《退役运动员生存与发展理论实践研究》。

  退役后的叶乔波参加过很多公益活动,试图从社会募款为退役运动员做一些贡献。不过,她把这种行为称作“撒花椒面”。

  “虽然也能从社会募集一些公益资金,但总体感觉是有粮就能分,没有就算了。何况每年有成千上万的运动员退役。”叶说。

  她在2007年递交的提案中写道,“我国在册专业运动员约50000名,非奥运年的退役比例约占25%左右,而奥运会当年,退役规模将进一步增多,退役运动员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有相当一部分人长期滞留在队。”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第三十二条,“优秀运动员退役时,按规定领取退役费或自主择业经济补偿金。”

  而2002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等六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对自主择业的退役运动员要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偿费,主要包括基础安置费、运龄补偿费和成绩奖励三部分。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