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餐饮业:理性营销进行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1日 16:42 《小康》杂志
餐饮业:理性营销进行时 “奥运拉动北京市场,首先拉动的是餐饮业市场。”这已成为一个业界的共识。 九成中型、三成小型餐馆已有准备 “其实我们看中的是奥运期间赛事之外的商机,”一家连锁餐饮机构的黄姓负责人告诉《小康》记者,“这大量的人群不仅仅是在赛场需要消费,空余时间他们也会欣赏尝试北京当地的风土人情,而这就是我们这些中小企业的商机所在。” 东来顺餐饮公司的一位何姓工作人员也告诉《小康》记者,为迎接奥运的到来,公司也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近期,记者走访了一些较有规模的餐馆发现,有部分餐馆的菜单已经翻译成了中英文对照的样式,有的还为顾客进餐准备了两双筷子,而培训员工英语口语更是必不可少的项目。 经调查,目前北京近九成的中等规模的餐馆都为迎接奥运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毕竟这种机会难得一遇”,这一说法成为餐饮行业的流行语。 而与中型餐饮企业的积极投入不同的是,较小规模的餐馆则显现出行动的不一致。记者调查发现,具有特色的餐馆对奥运营销的热情普遍高于一般大众化的餐馆。 “举办奥运会时,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游客都有机会品尝中国的美食,陕西悠久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饮食文化也一定吸引很多人。”秦风美食的经营者杨勇告诉《小康》记者。为了迎接奥运,他在自己的饭馆门口最显眼的位置特意布置了两个高大的“兵马俑”。 杨勇对自己的菜品的品质非常自信。他告诉记者,店里的厨师是从陕西聘请的,具有十几年的经验;选料都是以健康环保为主的。他想在此基础上打饮食文化牌,让游客了解奥运的时候体会中国文化,“这才能让游客不虚此行”。 在记者调查的小规模餐馆中,有近三成的经营者表示,目前已在奥运营销方面作了一定准备。 “运动式” 营销逐渐淡出 早在2007年年初,作为奥运营销重头戏推出的“乡村美食节”拉开了帷幕,九头鸟的在京17家分店均参加了此次活动。当初主要设想是借着奥运的东风,集中推介九头鸟的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荆楚文化,从而扩大品牌效应。活动本来计划持续一年多,一直持续到奥运会期间,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活动持续一个月就基本结束了。 “市场效果并不好,尽管投入了很多,但没有达到当初设想的目标,”九头鸟公司执行总经理崔永军向《小康》记者坦言。 后来,崔永军在总结此次营销活动的时候,对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进行了深刻分析,结论可谓入木三分。他说,这都是因为市场越来越趋于理性。“从这几年的黄金周餐饮消费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记得黄金周刚开始施行的时候,各个饭馆都人满为患,老百姓热衷于饭馆就餐,尽管由于客流量太大,服务跟不上,饭菜质量也不能保证,但这丝毫不影响老百姓的就餐热情。但这几年就明显不同了,老百姓消费越来越理性。同样,这也适用于奥运经济,尽管奥运盛会难得一遇,但老百姓还是会选择理性消费。”崔勇军说道。 对于“运动式营销”效果的消减,北京一家连锁餐饮企业的刘姓经理也认为,前几年老百姓手头刚开始有些闲钱,首先需要的改善生活,因此集中而密集的营销宣传的确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但现在不同了,企业在宣传推介的时候,老百姓会考虑他是否需要这样的服务。 理性营销的复归 在“乡村美食节”活动收官后,崔永军潜下心来再一次深入研究了奥运经济,之后他慎重提出了新的营销策略,即理性而自信地面对奥运商机。 他指出,餐饮业在中国发展很快,尤其在北京,餐饮业的长久繁荣有目共睹。根据中国餐饮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我国餐饮业以20%的速度递增,比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还要快,这说明即使没有奥运经济的带动,餐饮业本身发展就很快。奥运经济和节日经济比较类似,因此在行业繁荣的大背景下,只要自身品牌得到大众的认可,那么就会很从容地面对奥运商机。 有了以上的认识之后,那么理性地迎接奥运到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奥运氛围的升温,九头鸟已经借着大的氛围,在内部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活动,包括员工英语口语的培训,向员工介绍其他国家的礼仪、风俗和饮食禁忌。崔勇军表示,这些活动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培训了,利用的价值也不高,而现在则是一种必须。这样做是理性的,并不是强行去培训。 此外,在食品安全和操作方面,九头鸟也在执行着更高的标准,这也是理性的选择。 “只能将奥运当作一个契机,政府和奥运的氛围要求去提高服务,注重礼仪,规范食品卫生,努力去做细节,以这些为契机来建立一套体系,并长久地保持下去,奥运前是这样,奥运中是这样,奥运后也是这样,那么一个优秀的企业就会产生”,崔勇军向《小康》记者表示,“如果指望利用一个奥运来抓住多少利润是不现实的。” 在记者走访的多家餐饮企业中,多数经营者都表示奥运商机固然诱人,但人们关注的还是经营的细节和长期积累的品牌,如果平时做不好,仅凭短期的集中宣传是不能真正抓住商机的。 一位奥运营销专家告诉《小康》记者,“应该说这种转变是符合奥运经济规律的,从盲从到慎重,说明国内企业面对奥运商机越来越理性。” 提升服务以不变应万变 海底捞餐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勇向《小康》记者表示,其实迎接奥运并不是一个点,这个点过去了,由此的行动就告一段落了,而是应该将奥运视作一个发展的平台,利用这次机会使海底捞既有的服务品牌再提高一个台阶。 张勇强调,高标准、人性化的服务一直都是海底捞的金字招牌,在奥运商机面前,这一特色更应该继续保持,为此,海底捞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为了让员工保持良好的服务状态,公司出台了一些人性化的薪酬制度,从而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在店面考核中,以员工的工作激情而不是以经营利润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创新人事提拔制度,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对员工的关怀从细节入手,实行人性化管理。张勇坚信,经过迎接奥运的准备,海底捞会做得越来越好。 张勇表示,务实埋头做品牌一直是公司得以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尽管奥运期间将有500万境外游客来到中国,但张勇并不打算在其间作直接的宣传,海底捞有着自己的经营理念,那就是努力细致地继续做大自己的品牌,通过顾客之间的宣传来建立海底捞良好的口碑,而刻意的宣传未必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尽管务实、低调,但海底捞并不是没有梦想,“走出国门是肯定的,只是早晚的问题。”张勇最后强调。 埋头做服务水平的提升不失为一个以不变应万变之道,目前不少深谙其道的商家正在服务品牌的塑造方面苦练内功。他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提高,在奥运到来之时必定会产生应有的聚集效应。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