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美股 > 正文

美股评论:消费支出的致命伤

2014年07月17日 01:53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导读:MarketWatch首席经济学家凯尔纳(Irwin Kellner)认为,美国消费支出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都将持续保持疲软,成为美国经济的最大拖累。

  以下即凯尔纳的评论文章全文:

  现在看上去,今年早些时候所谓的季节性消费支出疲软恐怕绝非季节性那么简单。事实上,这种颓势很可能已经被带入了第二季度。

  这令许多观察家大感困惑,他们原本是估计消费支出能够迅速反弹的。他们的根据是,毕竟失业率已经降低,就业在增加,收入也在增长,而且气候也正常许多了。

  可是,第二季度最初两个月的零售销售数字却呈现出一片疲软态势。根据通货膨胀调整之后,几乎是零增长。之前的第一季度,不必说也是一样糟糕。

  根据初步估算,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第一季度出现下滑,消费支出的疲软是首要原因。可是,这消费支出的疲软偏偏不是发生在别的时候,而是在就业市场情况好转,是耶伦降低到2008年以来最低点的当口,就未免有点蹊跷了。

  正如《华尔街日报》上周在报道当中所说的,许多连锁店都变成了“鲍鱼之肆”,让人避之不及。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想要找到答案,单单看各种面上的名义数据是不行的。

  首先,收入或许是增加了,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沐浴到了加薪的阳光。最富有的10%毫无问题,因为他们持有不少股票和房地产投资。中产阶层相对而言就没那么适意了,而遗憾的是,他们才是大多数零售商真正依赖的消费者群体。

  人们心情低沉,当然是有原因的——60%的美国家庭都觉得,自己不大可能实现美国梦了。超过半数的家庭都无法负担自己目前居住的房子。

  哪怕在就业面,我们看到的数字也是扭曲的。虽然取得了前文所述的进展,但是现在六个适龄美国人当中,就有一个没有工作,而劳动力总数减少了800万之多。总之,许多美国人其实只是放弃了找工作的努力而已。

  说到创造就业机会,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名副其实的引擎,这次也不例外。问题在于,中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大企业却在外包,以及用技术取代人力,稀释着前者努力的成果。

  换言之,小企业还是不够多,他们创造出的就业机会也还是不够多。

  更要命的是,大多数消费者都发现,自己的工资按照之前的习惯已经不够花了,因为食品、能源、医疗和大学教育的成本都在飞速增长。结果就是,作为消费者的他们变得极为谨慎,极为挑挑拣拣,只去最便宜的地方,买最便宜的货。

  更加不必说,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更多人走向了互联网购物平台,这显然也是零售商最不愿意看到的。

  这种情况是否能够改变呢?答案是很难。我们经济的其他领域都已经尽力了,货币政策已经弹尽粮绝,而财政政策,在选举之前我们都再不能指望了。

  那经济还好得了吗?(子衿)

 

文章关键词: 美国消费支出疲软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新知-江西原常委赵智勇连降7级成科员
  • 体育足协杯-奇葩比赛深足剩8人0-5鲁能 视频
  • 娱乐周立波否认逛黄网 自称梦想大使被诽谤
  • 财经金砖银行总部设在上海 首任总裁来自印度
  • 科技宏碁CEO陈俊圣:我如何操盘宏碁
  • 博客动漫节养眼萌妹子(图) 凤凰古城被淹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毕业没学籍 托关系上名校23万打水漂
  • 叶檀:不能轻易放过南纺股份
  • 张炎夏:房价高涨不会导致经济崩盘
  • 冉学东: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
  • 严介和:股市有原罪 一流企业不上市
  • 麒元:两个经济指标决定中国的未来
  • 易宪容:中国楼市不同日美不会崩盘?
  • 叶荣添:只要不卖今年都将翻倍
  • 陶冬:定向降准效果未必理想
  • 刘杉:国资改革新方案释放保守信号
  • 张化桥:股民不该为货币供应增加欢呼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