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 美股 > 正文

美股评论:欧央行新政驴唇不对马嘴

2014年07月12日 03:01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导读:财经撰稿人达斯(Satyajit Das)在MarketWatch撰文指出,欧洲央行新政策的预期作用其实和过去的长期再融资计划一样,只能推高各种资产的价格,却很难对现实经济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以下即达斯的评论文章全文:

  如果单单看欧洲的借贷成本,你还会以为当地经济危机已经结束,正在全面复兴呢。

  无论是西班牙,还是葡萄牙和爱尔兰,其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目前都和美国、英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相当。还有,塞浦路斯上次请求救援其实也就是一年前的事情,但是他们6月间居然就能够以4.85%的收益率发行五年期债券,而且供不应求。

  关键在于,这些欧洲各国政府的债券利率其实并不是基本面因素的反映,而应该归因于欧洲央行[微博]的流动性注入行动。欧洲的复苏其实是疲软的,再度滑向衰退的风险是巨大的。经济增长、就业和投资都要死不活。通货紧缩的风险日益增加,一旦这一前景坐实,现在就已经让人焦头烂额的债务问题就将彻底失控。政策手段的不充分现在已经一望可知。

  欧洲央行面对着外部的重重压力,而且他们自己之前也一再保证过,在必要时会采取行动,于是6月上旬,德拉吉宣布了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够应对那些出现的问题。

  新政策的核心,是一种新的,复杂的融资放款机制,即所谓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欧洲央行将为提供给非金融机构的银行贷款负担最高7%的融资。通过这一操作放出的贷款将于2018年9月到期,采用固定利率,目前为0.25%。通过每季度一次的竞标,银行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间将可以从这一项目获得额外的资金。

  此外,欧洲央行还计划购买资产抵押债券,以帮助企业融资,但是具体细节依然有待进一步确定。

  这些计划的目的是增加信贷以推动增长,削弱欧元汇率,以提升当地出口商的竞争力,以及去除强势货币必然伴随的通货紧缩压力。

  乐观主义者相信,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烟火”标志着一个转折点的到来,而悲观主义者则认为,这只不过是过去的无效政策和虚假希望的翻版而已。

  他们的降息很大程度上只是技术动作而已,并没有对市场利率造成多大的影响。如果真的认为他们的这一揽子计划当中包含着利率宽松的内容,那只能说是幻觉。

  此外,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的假定前提是,确实存在对贷款的需求。可是,欧元区现在很可能是陷入了一场日本式的资产负债表衰退,而若真是如此,信贷需求将是持续疲软的。

  在银行这一边,由于他们依然在重筑资本,他们放款的意愿也颇值得怀疑。事实上,欧洲央行自己的资产品质评估计划也在影响银行,后者要求银行继续减记债务,筹措更多资本。

  欧洲央行曾经的那些长期再融资行动,主要都是为政府融资的。专家们估计,那些资金当中只有5%左右进入了现实经济。这次的操作旨在为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提供低息融资渠道,以刺激就业和投资。可是,想要迫使银行将从计划获得的资金投入真实经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要求银行在2016年4月之前证明他们的“针对非金融私营部门的净放款”超过了之前十二个月。如果他们未能做到,就必须归还从计划借来的资金。不过看上去,这计划似乎还是允许银行将欧洲央行提供的资金至少自由使用两年,比如用于购买政府债券,或者是为现有的长期贷款进行低利率再融资。

  在现实运作当中,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或许会让欧元区的可获得信贷增加那么一点点。在这方面,新计划的表现将和早些时候的那些长期再融资行动颇有相似,为银行提供廉价资金,让他们购买政府和企业债券。这种低风险的利润最明显的作用显然是提升了银行的盈利,而不是刺激经济活动。事实上,银行类股近期都大幅度上涨,也体现了投资者对可能结果的预期。

  事实上,欧洲央行的政策肯定会持续支持股票、债券和房地产的价格,但是要重振经济增长,抱歉,这真的很难。(子衿)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广州副市长曹鉴燎与多名女性通奸(图)
  • 体育詹姆斯宣布重返骑士 巴萨宣布苏神加盟
  • 娱乐康辉接替李瑞英 主掌央视播音部工作
  • 财经国人卖房抄底海外:北京1套换休斯顿6套
  • 科技特斯拉现首例致死事故:窃贼飙车所致
  • 博客山东女生被性侵案如何判断女方是否自愿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学生成整形客源 称不后悔花四月工资投资
  • 谢百三:新股抽血导致了股市大跌
  • 连平:房价调整将持续较长的时间
  • 钮文新:中美战略对话美国忽悠有术
  • 刘军洛:中国股市为什么还会熊
  • 朱大鸣:放松调控就等于让房价涨上天
  • 郭施亮:证监会凭啥罚某个股民410万
  • 许一力:为何地下赌球在中国这么猖狂
  • 徐斌:中国经济恰到好处的狗屎运
  • 郭田勇:银行会成财富管理的主流行业
  • 余丰慧:余额宝这一年经起了风险考验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