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 美股 > 正文

美股评论:无人飞行器未来就在眼前

2014年06月27日 00:01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导读:MarketWatch专栏作家普莱蒂(Therese Poletti)撰文介绍了无人飞行器技术和相关行业业已取得的进展,同时对其未来可能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进行了分析。

  以下即普莱蒂的评论文章全文:

  我们都知道,现实生活总是在沿着科幻小说铺设的道路前进。因此,如果有一天,无人飞行器遍布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我们显然也没有理由感到惊奇。

  现在,众多的科技巨头,乃至初创企业都在高调谈论无人飞行器的种种美妙之处,现在,或许是时候考虑我们未来的生活会因为这些新的不速之客而产生怎样的变化了。

  我们不妨假设自己已经穿越到了十年之后,是的,现在是公元2024年。

  只要有亚马逊[微博](AMZN)在,你就不必担心半夜两点突然耗尽婴儿奶粉之类的问题了。叮咚一声,飞行器送货上门了。

  在尼泊尔登山时迷路了?没关系。你出门的时候口袋里肯定揣了飞行器,后者就像净水药片一样必不可少,不是吗?让飞行器升空,它会扫描这片地区,给你一个具体定位,或许还会帮你向远在万里之外的朋友发出SOS信号。

  当你最终回到营地,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这些天落下了上百封邮件需要处理。那时候,谷歌[微博](GOOG)的Titan Aerospace飞行器早就高悬在大气层上空,以太阳能为能源运转,哪怕最偏远地方的牧羊人,也能和世界其他地方建立畅通无阻的联系。或者,你也可以通过Facebook Inc。(FB)的高空飞行器,向自己的伙伴们发送喜马拉雅山的壮美照片。

  不过,也别想再偷奸耍滑了,比如想把汽车暂时停在盲道上。你的脚还没迈出驾驶室,执法飞行器就来给你贴条子了。追捕辛普森那样的公路追逐大戏是不会再上演了,警察没有必要跟着你的屁股转,因为他们已经有了飞行执法机器人了。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军方就已经开始使用无人驾驶飞机了,让这些工具在危险地区执行各种任务,包括杀伤敌方。考虑到美国国家安全局对国民的追踪力度,无人机监视巡逻队显然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很可能进入一个奥威尔(George Orwell)小说一样的世界。不,这么说还不确切,因为《1984》里面,虽然大家都处于持续监控之下,但作者至少没有想到飞行器。当然,尽管奥威尔书中的监视主要是依靠人力,但是理念是一样的——监视的眼睛无所不在,而今天的飞行器技术会使得这一点彻底成为现实。

  “太多次了,我们总在一厢情愿地认为这种工具是美好的,或者所有人的动机都是美好的,但真是那样吗?”新泽西Fairleigh Dickinson大学政治学教授、大学PublicMind研究所创始人伍利(Peter Woolley)指出,“和所有其他工具一样,它可以用来行善,也可以用来做恶。”

  有些积极的前景确实令人神往。现在,无人飞行器已经在帮助我们对付加利福尼亚州的森林大火了。它们还可以帮助遏制肯尼亚的犀牛偷猎行为。这两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使用人力驾驶的飞行器,要完成同样的任务,要么高度危险,要么成本不菲。

  硅谷现在正屏息以待。目前,商用无人飞行器在美国尚不合法。不过,自从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佐斯(Jeff Bezos)去年12月在《60分钟》节目中进行了惊艳表演,展示了他们公司已经研制多年的送货飞行器之后,商用无人飞行器已经成为了科技行业的热门话题。《圣何塞信使报》报道称,这一发展迅速的行业已经做好了起飞的准备,一旦相关法规确立,获得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批准,从送货到喷洒农药,各种飞行器就将迅速升空。

  GoPro是一家很快就要上市的可佩戴视频摄像头制造商,而飞行器在他们的故事当中也是个重要章节。他们的产品不仅仅可以安置在滑板头盔上,同样也可以安置在个人飞行器上。

  联邦航空管理局需要时间来制定一系列的规则,无论在空中还是地面,公共安全都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不过,在外间看来,航空管理局却是一副动作迟缓,老态龙钟的样子,比如最近他们还打压了一些有创造精神的小企业的努力——比如试图通过无人飞行器将啤酒送到明尼苏达州的冬钓者手中。

  监管规则的具体动议预计将在明年提出。无人飞行器制造商和其游说集团正在紧锣密鼓地运作,希望能够让监管部门和公众明白,无人飞行器是利大于弊的新事物,而投入商用可以大大推动技术的发展速度,让其变得更加廉价和更加可靠,比如,用卡车配送货物的最后一英里将因此而变得简单,燃料成本大大降低。

  可是,对奥威尔式未来的担心预计也必须纳入讨论。无人飞行器完全有可能变成无所不在的监控摄像者,让我们的生活无处遁形。美国公民自由联盟资深政策分析师斯坦利(Jay Stanley)就表示,他最担心的是未来,“美国土地的每一平方英尺都处于监视之下”。

  斯坦利介绍说,联盟正在与联邦航空管理局进行一系列的讨论,探讨未来的规则该如何保护公民隐私权的问题。比如说,警方在动用无人飞行器调查某人住宅或者一个街区之前,必须获得搜查许可证,而且所得的数据和图像,只有在可以确立合理怀疑,认为其中确实可能包含证据内容的情况下,才可以保留下来,还有,在国内使用的无人飞行器不得携带武器。

  还有一些问题超越了隐私权的范畴,比如安全等。现在已经为贝佐斯所有的《华盛顿邮报》上周报道称,2001年至今,全世界大约已经有超过400部军用无人机坠毁。尽管没有人因此丧生,但是很危险的情况确实出现过,有一次,一架375磅的军用无人机就坠毁在一所小学操场的旁边,好在当时已经放学。

  如果这些还不够让你担心,那么设想一下,当全世界的毒品贩子都有了自己的无人飞行器,会是怎样的场景。Discern创始人之一、硅谷未来主义者萨佛(Paul Saffo)就认为,近期内,无人飞行器最可能的用途之一或许就是毒品交易。

  “在无人机配送的快餐出现之前,很可能无人机就被用来交付可卡因了。”他说,他完全想象得到,墨西哥和其他地方的毒贩子再也不必驾着传统的小艇来到美国海岸了。

  还有,低空飞行的飞行器肯定还会带来其他的困扰。现在,硅谷和湾区已经有抱怨声传出了,因为在这些地方,飞行器爱好者们的数量更多,玩飞行器的频率也更高。萨佛就说:“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在新闻中看到,有人拿霰弹枪击落了在自己家门口乱转的飞行器。”

  事实上,今年早些时候,科罗拉多的一个小镇就提出了动议,要求允许猎人们击落飞行器。

  未来或许就在眼前。(子衿)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中国竖版地图用十段线标南海(图)
  • 体育意大利遭绝杀出局 NBA-詹姆斯跳出合同
  • 娱乐传导演张元戒毒失败复吸被拘 月底或释放
  • 财经铜陵有色董事长坠楼前11天“突然消失”
  • 科技国内首家私人宇航公司三人团队估值1亿
  • 博客李宇春:遭金星郭富城排挤事件真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国大学506个专业排行榜 国际高中展
  • 徐一钉:7月A股将开启第四次上涨周期
  • 凯恩斯:南海和美元霸权与A股机会
  • 余丰慧:住建部慎言拐点背后有深意
  • 不执着:A股会追随迪拜股市崩盘吗?
  • 水皮:王石的脑子进水了没有?
  • 二当家:新股早几天上市就好了
  • 马光远:“取消限购”能救房地产吗
  • 曹中铭:新股发行再现虹吸效应不意外
  • 沙黾农:新股上市是市场拐点?
  • 易宪容:下半年经济增长稳定性及压力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