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消费市场 > 正文
 

可怕!手机废料变成毒奶瓶(05-23 10:08)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10:08 中国消费网

  编者按

  “六一”国际儿童节就要到了,这是孩子们的欢乐节日,也是一些厂家和商家的销售黄金季节,儿童消费的热潮正滚滚而来。然而,儿童消费市场并不安全。从有毒的儿童小食品到有害的儿童保健品,从劣质儿童服装、儿童玩具、儿童用品,到变味的儿童游戏等等,儿童消费安全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警惕孩子身边的不安全消费系列
报道”,对儿童用品、儿童玩具、儿童食品等存在的健康安全问题进行调查和剖析,以期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斩断那些伸向儿童消费市场的黑手,促进儿童消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我们在市场上发现了一些用手机键盘和塑料壳等工业废料生产的有毒婴儿塑料奶瓶。”5月13日,中国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董金狮向本报记者反映了这样的情况。据举报,毒奶瓶生产源头集中在浙江省台州市和义乌市一些企业,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这些奶瓶瓶身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可能会造成婴幼儿生殖系统和大脑发育失常,严重危害健康。为探明真相,本报记者立即奔赴浙江台州进行暗访调查。

  探访市场有毒奶瓶销路好

  5月15日下午,记者根据得到的线索,来到了位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的兴路塑料制品批发市场。在这里,记者发现有五六家摊位在销售奶瓶,其中不乏被举报的产品。

  乍看起来,这些奶瓶和市场上销售的合格奶瓶没有多大区别,有的外包装还比较精美,并且印有“采用进口原料吹塑而成,安全卫生,无毒无味,质轻透明”的字样。但仔细观察,却不难发现问题。首先,奶瓶瓶身不洁净,有斑斑点点的杂质和划痕;其次,瓶身上的刻度明显不准确,刻度之间的距离有大有小;此外,打开瓶盖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刺鼻怪味。

  一位摊主告诉记者,这些奶瓶销路好,每天有不少客户从这里批发进货。随后,记者又来到路桥东南副食品批发市场,发现该市场也在销售被举报的奶瓶。

  陪同记者进行调查的知情人说,这种奶瓶在台州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回收者从一些手机生产企业手中收购废旧塑料,进行再加工后将其卖给一些塑料产品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用这样的原料制成奶瓶等成品。在当地,这些废旧塑料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作回料,一些人专以倒卖回料为业。

  台州市路桥区上洋桥市场是当地最大的再生塑料产品市场,这里有没有加工毒奶瓶的回料交易呢?记者进行了调查。

  追踪调查回料加工站一家挨一家

  5月16日上午,细雨霏霏。记者来到上洋桥市场后发现,路边的回料收购加工站一家挨着一家,非常密集,不时看见一辆辆满载着塑料废品的货车来来往往。

  在一家店铺,老板告诉记者,他们的回料销售得很好,不少塑料生产厂家进他们的货,用以制作奶瓶、口杯等。老板说:“回料也是根据质地分等级的,加工成颗粒后每吨在1.5万元至2万元之间。”他给记者拿出了一些回料,记者看后表示其质地较差,询问有没有质量更好的。老板说,从一些大厂进的回料质量好,但价格贵,每吨接近2万元,而且既不好进货也不好卖,因为一些较大的塑料产品生产企业往往有固定渠道去采购这些回料。

  卫生部颁布的《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规定:“凡加工塑料食具、容器、食品包装材料,不得使用回收材料。”然而,记者在该市场调查发现,一些塑料生产企业从这里交易购买回料生产奶瓶、口杯现象很普遍,而卖回料的店铺也并不过问客户采购回料的用途。

  鱼儿上钩黑心老板曝黑幕

  记者随后又以回料贩子的身份与几家奶瓶生产企业进行了联系。一家名叫黄岩叶禾塑料制品厂的企业对记者佯称的回料感兴趣,公司叶老板邀请记者面谈,想看看“货色如何”。

  5月17日一早,记者来到约定的地点。叶老板在仔细看过记者提供的一袋回料颗粒以及几个废手机键盘后,当即表示,“这些料制成奶瓶没问题”。叶老板说,这些回料价格大约在每吨1.7万元至2.1万元之间,只要有货,每个月进五六吨到十来吨都没问题,每吨可以生产2万多个奶瓶。

  叶老板还告诉记者,他所生产的奶瓶销往全国各地,有些还出口。这些奶瓶分为两种,一种是精装的,用3万多元一吨的纯食品级原料制成,主要用于出口以及进入正规市场销售;另一种是简装的,用回料生产,这些产品瞄准低端市场,销往农村以及经济不发达地区。

  他还表示,用这些手机键盘、外壳回料生产奶瓶已算不错了,前几年还曾有企业对VCD光盘处理后作为生产原料生产奶瓶。

  现场目击回料产品也有合格证

  5月18日上午,在一个叫高桥街道下浦郑的村子里,叶老板将记者迎进他的黄岩叶禾塑料制品厂。这家厂并没有挂牌,实际上是一个加工作坊,里面卫生条件之差、工序之简单让人咋舌。作坊里机器轰鸣,几名工人正在作业,其中一名工人用沾满油污的手在给奶瓶瓶身安装瓶盖,污秽的地面上凌乱地堆放着一些边角料,其中有不少看上去是来路不明的废旧塑料。

  在叶老板的办公桌上,堆放着一些奶瓶、可乐瓶、口杯,他告诉记者:“我这里既生产奶瓶又生产口杯、可乐瓶,只要有人要,什么都可以生产。”叶老板拿出一个不带外包装的奶瓶说,这种奶瓶主要销往农村,全部是用回料制成的,出厂价每个3元。

  记者佯装担心地问:“这些用回料生产的产品会不会被检测出质量问题,能不能提供产品合格证、质检证明?”叶老板当即从桌上凌乱的纸堆里翻出两张证书拿给记者看,“你根本不用担心,我们当然知道这些回料不能用来生产奶瓶,但是没关系,有合格证。在送检时,我们拿用纯食品级原料生产的奶瓶去检测,获得了政府部门颁发的产品合格证,你们一百个放心”。

  专家声音监管漏洞待弥补

  中国包装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环保餐具联合会秘书长董金狮告诉记者,这种回料奶瓶危害很大,其制品原料叫聚碳酸酯,不同级别的聚碳酸酯所含的有害物质不同,制作手机的聚碳酸酯属于工业级,有害物质含量较高,用来制造奶瓶等食品容器,可能造成儿童的生殖系统和大脑发育失常。此外,手机原料的安全及卫生要求低,在制作奶瓶过程中很可能添加其他助剂,并与其他工业塑料甚至医疗废料混杂,造成重金属和病菌污染,可能会对婴儿呼吸道和肺等器官造成伤害。

  董金狮认为,用手机等回收再生塑料制成有害奶瓶,暴露出行业监管漏洞。按照规定,回收再生塑料是不允许用来生产食品容器的,但长期以来,不少小型塑料制品企业大量使用回收再生塑料生产食品用制品,却得不到有效制止和处罚。一些地方对塑料回收市场的监管缺乏力度,一些回收、加工企业只管加工、销售回收再生塑料,对于买主用这些材料生产什么就不管了。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丁宗一教授认为,劣质奶粉、有毒奶瓶等危害儿童健康的产品明目张胆地出现,与我国至今没有严格的儿童食品和用品生产标准有一定的关系。他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完善儿童食品和用品安全标准,并希望相关企业要真正对儿童负责,真正拿中国的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编辑:李旭波)

  作者:中国消费者报吕 勇 任震宇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