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亚洲经济痼疾仍未根除

2000年11月28日 11:28  道琼斯 

  尽管亚洲经济在经历了1997年到1998年的金融危机後实现了强劲复苏,但该地区的许多结构性问题和从前的过度行为仍然存在。《华尔街日报》--尽管亚洲经济在经历了1997年到1998年的金融危机後实现了强劲复苏,但该地区的许多结构性问题和从前的过度行为仍然存在。譬如,最近高科技行业的资产泡沫预示了出现又一个过度投资周期的风险。虽然亚洲还不至於重新陷入一场危机,但趋於紧张的全球需求量和流动资本可能将导致一个买方市场,从而压缩该地区的企业利润、制约卖方的定价权力,并在短期内令资产价格和货币汇率处於疲软状态。

  事实上,亚洲经济的主要指标及其工业产量增长率已经显出了疲软的迹象。许多亚洲企业在债务重组上投机取巧,对削减国内负债根本就没有采取措施。亚洲各国的内债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比例在1997年到1999年间只下降了14%。考虑到亚洲地区“消除□□作用”(deleverage,指减少负债融资的做法)的迫切需要,只下降这麽点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在此期间,中国、韩国和泰国的内债水平都上升了。总体上看,东南亚国家的内外债负担要比东北亚国家沉重得多。

  削减债务的速度之慢反映了亚洲国家在财务重组做法方面的不合理性,因为它们多是依靠发行股票来减小负债比例的。在1998和1999年间,股票融资的数额跃升了超过50%。这一现象同亚洲步伐缓慢的削减债务进程结合在一起,令人产生了“负债-股权比已有改善”的错误印象。

  但最近,由於全球资本流动性的趋於紧张令股价大跌,使得新股发行市场环境恶化,所以亚洲企业没办法再回避削减债务的问题了。加之外国投资者对於新兴股市的风险越来越厌恶,加剧了亚洲企业的困境。

  投资不足和利润缩减是反映亚洲经济中结构性顽□的主要征兆。1997年和1998年全亚洲□围的经济衰退确实消除了经济领域中的一些过度行为,但是改革措施不力意味著该地区经济仍然受到生产能力过剩的困扰,这从亚洲经济低下的投资效率中可见一斑。虽然危机期间出现了资本耗损,但边际投资回报率并未得到持续改善。

  此外,亚洲“机能失调”的金融系统仍在削弱亚洲银行配置资本的能力。虽然最近有削减不良债权的努力,但亚洲大部分国家的银行不良债权占本国GDP的平均比例仍然超过20%。这一居高不下的坏帐比例抑制了贷款增长,因为亚洲各银行背负著股东要求其改善财务状况的巨大压力,不愿再发放新贷款。沉重的债务负担也阻碍了信贷需求的增长,因为庞大的利息支出几乎耗尽了企业的现金流量。所有这一切均导致亚洲各国的存贷比率自危机以来一直在下降。

  因此,在亚洲的经济反弹过程中,信贷增长根本就没发挥任何作用,实际上是对外贸易盈馀和公共部门开支在推动经济复苏。机能失调的金融系统意味著信贷增长可能将继续受到抑制。居高不下的负债、经营不善的银行和通货紧缩的现状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在一个恶化的全球经济环境中。

  所以,亚洲经济增长肯定会放缓。但该地区还有可助其经受外部冲击的一些缓冲手段,包括可观的经常项目顺差、较低的外债、灵活的汇率机制和庞大的外汇储备。

  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将提供另一个缓冲,因为中国一直是亚洲其他国家商品的重要净进口国。除非有较大的外部冲击,比方美国经济“硬著陆”或日本金融系统发生“内部爆炸”,亚洲不太可能再次陷入一场像1997年那样具有破坏性的经济危机。

  By Chi Lo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