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起步--避免愚蠢错误 提高投资绩效

2000年10月18日 11:26  道琼斯 

  只需对投资行为严加约束,并避免犯一些愚蠢的错误,许多投资者就可以使投资绩效大为改观。《华尔街日报》--忘了投资风险吧,我所担心的是投资者风险。

  事实在於,我们无法控制市场。不管你喜欢与否,市场总是涨涨跌跌,不断地令我们吃惊。

  然而,我们可控制自己。只需对投资行为严加约束,并避免犯一些愚蠢的错误,许多投资者就可以使投资绩效大为改观。

  我们可以从以下六方面著手改进:

  1.储蓄过少

  不幸的是,有太多的投资者储蓄得太少。然而,重金储蓄是使资产组合增值最理所当然的策略。

  事实上,较高的储蓄比例可以缓解几乎任何的投资损失。如果我们每月都进行适当数量的储蓄,会有利於投资目标的实现,哪怕我们的投资组合表现令人失望。

  2.投资过於谨慎

  即使在股市经历了80年代和90年代的辉煌之後,我感觉对很多人来说,股票仍只是飞逝的幻想,而非长远的承诺。

  为了能够真正从股市投资中获益,我们的投资组合中至少需有一半是多样化的股票投资,并且我们需要将其持有至少5年或者最好更长的时间。

  3.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没错,投资者可能在投资过於保守的同时,又担负不必要的风险。我们投资於股票的资金可能过少。但时常是,我们投入市场的资金仅限於一、两家公司的股票或是全球股票市场中的一个部分。去年对科技股的痴迷便是一个例证。

  由於我们趋於过份自信,结果我们的投资组合可笑地缺乏多样化。我们认为自己懂得的东西很多,实际上并没有那麽多,并且我们相信自己比一般人要聪明。由於我们因投资组合的收益获得称赞,处於升势的市场进一步加深了我们的自信。

  但事实上,投资者最好谦虚一些。我认为,如果人们准备承担股票投资的风险,就应该尽力确保自己得到相应的回报。

  因而,我们需要进行多样化投资,拥有一个广泛的投资组合,包括大公司股票、小公司股票以及外国股票。籍此,我们才可以确信能够分享市场的收益,无论收益源自何处,我们的投资组合的价值也不会因为少数股票出现颓势而受到重创。

  4.忽视资金管理成本

  股市的收益似乎是非常令人眩目的,以至於使我们忘掉了经纪行的佣金、基金年费以及其他的投资成本。但事实是,投资是一场关乎一角一分的游戏,即使看起来数额很小的费用都可能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长期投资回报。

  来看一下股票基金的费用。当某些基金的年回报达到100%或是更高比例时,这些费用似乎就不太重要了。但是,基金并非年年都有100%的回报。据芝加哥的Ibbotson Associates统计,在过年的70年里,股票的年回报为11%左右。

  假定有两只基金在扣除成本之前年回报为11%。一只基金收取1%的年费,另一只收取1.5%,因而这两只基金扣除成本後的年度回报比率分别为10%和9.5%。将10,000美元投资於收费较低的基金,30年後,可以增值至174,500美元,而投资於收费较高的基金则为152,200美元。

  5.交易过於频繁

  对很多人来说,投资并不仅仅是为了赚钱,也是一种嗜好。这并非是一种可怕的现象。显然,如果我们热心於投资,可能就会更努力地定期储蓄并理性投资。

  但是,这种热情与过度的自信结合在一起,可能会促使我们交易过於频繁。投资者享受来自买卖股票和基金的刺激与投资感觉。但是每次交易时,我们必须做出两个明智的判断,不只是卖出一只未来回报前景黯淡的股票,还要用一只市场表现更好的股票替代它。

  此外,新买入股票的优异的市场表现必须足以弥补相关的交易成本。这些成本不仅仅限於纪经行佣金。当我们买入一只股票并且後来抛出这只股票时,还会因为目前我们可以卖出的买价和略高一些的、我们可以买进的卖价之间的价差有小额损失。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将应税帐户中的赢利仓位抛出,就会产生大笔的税单。美国国税局会拿走持有期在1年以上的股票全部利润的20%,对於短期投资盈利,这一比例高达39.6%。

  6.市场下跌时的恐慌

  投资者有很多失误的决策,但是少有哪项失误会比股市下挫时的恐慌性抛售带来的损失更多、更快。如果投资者在股市下滑时清空股票,他们的损失可能永远无法弥补。

  短期的股市投资损失时有发生,并且常常很吓人,所以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据Ibbotson统计,在过去的74年内,有20年股市投资是亏损的,其中有4年市场下挫幅度达到20%。那些认为自己无法在此种下挫情况出现时稳坐泰山的人可能应该现在就减仓,赶在市场真正出现跳水之前。

  By JONATHAN CLEMENTS

  Staff Reporter of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新快报头版就记者被跨省刑拘事件发声明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
  • 张五常:科斯与我的和而不同处
  • 姚树洁:中国继续充当世界发展引擎
  • 张捷:从粮食角度理解当年柬埔寨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