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车增加暴露车险市场混乱 买车险切莫入误区

2000年10月16日 14:02  经济日报 

  许多人对汽车保险印象不太好,觉得车险市场比较乱,假保单随处可见,理赔难时有耳闻。为什么车险市场乱?现在的情况如何?消费者与保险公司有什么矛盾?保险公司是怎么做的?记者为此采访了人保、太保和平保的有关专家。

  私车增加暴露出车险市场的混乱

  其实,假保单,理赔难,原来都有,但反映不多。私车多了,个人对这些问题特别敏感,反映自然也就比较强烈。

  前一段时间,一些公司为了争揽业务,竞相采用提高手续费标准、高保费返还和降低费率等不正当做法;某些代理人和中介人,欺蒙客户和保险公司,甚至将代理业务的保费携款而逃。对此,中国保监会提出加强监管力度,通过监制车险单证、统一车险条款和费率,使假保单和鸳鸯保单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虽然保险公司有惜赔现象,但该赔的保险公司都赔了,为什么消费者会感到理赔难呢?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是脱节的,在投保和理赔时,保险公司往往接触不到被保险人,而中间环节又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所以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被保险人再不仔细阅读条款,必然造成许多误区。

  被保险人观念上的误区

  误区一:买了车险,有关车的任何损坏都该由保险公司赔。

  有不少客户要保全险,就是想让车的一切损失都由保险公司赔。其实只有保险单中列明的保险责任,又不在责任免除条款范围内的损失,保险公司才承担赔偿责任,其他损失应该找相应的责任人索赔。比如车在收费停车场丢了,停在楼下的车被楼上掉下的花盆砸坏了等等,都应该找到相应的责任人,由真正的施害人赔偿。

  误区二:受损车应该到专业修理厂修理。

  许多车主认为车受损后应该去专修厂修理,但专修厂的价格非常高昂,保险公司难以承受。专修厂对于一般事故车的修理,与非专业修理厂差不多。保险公司修车的原则是:以修为主,尽量恢复到原状,而且保证用的是正规的原厂件或配套厂家的生产件。如果赔款增加达到入不敷出的地步,保险公司只有进一步提高保费,那时损害的将是大多数被保险人的利益。

  误区三:忽视被保险人应尽的义务。

  被保险人经常忽视保险条款中被保险人的义务条款,往往因为自身未尽到义务,导致损害的发生。对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告知和保证。比如车辆过户或私下买卖,车辆增加了危险程度等,要如实向保险公司申报,并及时申请办理有关批改手续;义务条款上规定不能超载,要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性能等等,也是被保险人不能忽视的。

  误区四:过于信任代理人。

  由于代理人素质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为使被保险人和保险公司免遭损失,被保险人应该尽量保护自己的权利,即便麻烦一点,也要亲自到保险公司索赔。

  误区五:保多少保险公司赔多少。

  许多人认为,保险车辆一旦发生全部损失,保险公司都应该按照保险合同中列明的保险金额赔付。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因为保险的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是补偿原则,在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责任范围的损失,保险人对其进行补偿,以使其恢复到损失发生前的状况,而被保险人不能获得多于损失的补偿。

  保险公司所做的努力

  针对车险市场存在的问题,各保险公司一直在努力探索新的经营模式。

  人保从1998年开始,陆续推出几项服务措施,一是电话救援,二是快速处理赔案,三是24小时“95518"电话服务。部分分公司还提供替换车,“保险服务快车”上门承保和送赔款;办理“救助担保卡”,为抢救伤员垫付费用;免费保养车辆。

  太保在全国聘请了车险服务质量监督员,简化理赔手续,提高理赔效率,提供理赔24小时全天候服务,提供拖车等紧急援救服务。年内还准备开通全国统一的客户服务专线。

  平保北分的车险客户服务中心在不断推出新的服务,以吸引客户直接去中心投保,比如免费验车,日常维修保养打折,还准备推出免费救援服务等。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新快报头版就记者被跨省刑拘事件发声明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
  • 张五常:科斯与我的和而不同处
  • 姚树洁:中国继续充当世界发展引擎
  • 张捷:从粮食角度理解当年柬埔寨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