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有时间,又有一定财力,想做一些小生意的话,请来关注记者为您做的理财设计———
备注:申办报摊生意的条件与手续
对于报摊的申报问题,首先要到交通部门和市政管理部门申办占路许可证。之后到邮电局领取《报纸零售市场经营证》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后还要到区(县)文化局和区(县)工商部门申请报批,经过上述几个部门批准后就可以拿到许可证名正言顺地卖报了。
对于经营书报亭可能要求一些条件,如北京市户口、至少高中学历、下岗职工等。那么,进入需要通过哪些程序呢?目前还没有明文规定。不过,据悉最近马上将有一个说法,对书报亭如何进行管理也可望有一个明确的规定。有消息称,将来书报亭要由邮局某个业务部门成立专门的公司进行管理,可能会向社会公开招租。程序大致如下:先到邮局业务部门报名,需出示上述条件有关证明。然后由其对经营资格进行审核,通过者将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再进行考试,合格者将可以承租。
有一种拿报纸打比方的说法常被人提起,那就是“没工作了,我就卖报纸去!”
为这个“最大众化”的理财计划,记者在东南西北区域作了调查,最终的结论是:卖报为生,活得还行,像许多行业一样,北城生意比南城强。
还有一条最重要的信息是:没工作去卖报也不简单,今后卖报可不再是随便卖,近期北京市政府将就个体摊点问题出台新的管理办法,其中就包括报摊。北京有可能对报刊零售进行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而且,报亭的功能可能会扩充,经营范围也可能扩大。
一个报摊一月赚三千
10月11日、12日两天,记者分别在红庙路口报刊亭、劲松西口一报摊、五棵松路一报摊与摊主一起卖报,上述均属于长期性的固定经营场所,这几处报摊的销售情况折射出现在卖报刊的利润空间。
每一家报摊的收入来源都分为两部分:报纸和期刊杂志。其中卖报纸是要薄利多销,而杂志量小利大。报摊的经营一般需要两个人,一个取报一个卖。
报摊卖报在不同的时间段也有着明显的特点。《北京晨报》一般在上午9点以前是一个销售高峰期,《北京晚报》则是在下午1点之后。《北京青年报》则没有明显的时间性。从一天的销售额来看,一个书报亭一天大约可以有四五百元的销售额,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报摊进报纸和杂志的价格,可以大致计算出一个报刊亭的利润空间,每日净利润在100元左右,因而每月的净收入在3000到4000元之间,除去租用报刊亭的300-400元费用,收入应稳定在3000元左右。
即使没进亭,就一般的固定报摊来讲,他们的收入也差不多。经营报刊也有风险,第一个就是卖不出去砸在手里怎么办。目前有部分报纸期刊实行无退货制度,报纸像《环球日报》、《参考消息》、《足球》等,像《读者》、《知音》和《青年文摘》等都不能退货,因此就存在一定程度的经营风险,如果不能及时卖出就会形成亏损。如果经营者对市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一天的销售情况,那么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风险进行规避。
此外,不同的地点零售对象不同,因此每一个报摊的“主打”可能不同。
办报摊现状如何
酝酿着整顿,那么报刊零售将会怎样变,是否有投资机会呢?
据北京市邮政管理局报刊零售公司的王经理透露,今后要对报刊零售进行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而且,报亭的功能可能会扩充,经营范围也可能扩大。
据调查,目前北京的报刊零售市场主要有两种销售方式:一种是车载人扛沿街叫卖的传统方式,报贩们在每天的上下班时间在一个交通路口或公交车站内只卖一两种热销的报纸;另一种就是小摊儿、小亭式的店面销售。前一种方式几乎不需要什么投入,差价即是净收入,可是经营范围较窄;后一种则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但可以附带经营多种期刊杂志和电话卡,受天气变化影响不大,可以全天候营业。
对于报摊的申报问题,此前曾有过明文规定,即经营书报曾实行许可证制度,要到公安交通部门和市政管理部门办理占路许可证。然后到所在邮电局领取《报纸零售市场经营证》,并到所在区(县)文化局领取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北京市邮政管理局统一制发的《北京市个体报纸零售员经营许可证》,再到所在区(县)工商部门领取《个体营业执照》(只卖报纸的除外),就可以经营了。
既然报亭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那么申办报亭需要什么条件更为人关注。实行报亭式经营对现有的报纸零售市场将有何影响呢?这意味着在报刊零售市场将有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可能会有大批的新投资者进入这个行业。根据现在已经透露的消息,有可能在户口、学历等方面做出要求,另一方面是数量问题。如果实行报亭化经营,那么北京的这个“庙”能容纳多少和尚呢?据了解,从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的这一工程其远景目标大约是2000个左右,目前北京市共建成书报亭近千个。这只是初步规划,有可能再追加。(文/本报记者张念庆 实习记者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