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证券市场“大牛市时代”何时到来

2000年09月16日 06:21  北京青年报 

  -引言:中国股市风雨十年、历经艰辛,“牛市”、“熊市”交替轮回。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投资人都希望看到中国能有一个长期、稳定、健康、向上的证券市场。但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证券市场同国民经济的关联度并不很高),前几年消息市、政策市、投机市的特征明显,到目前为止,仍然未成为一个可以称之为完全市场化的市场,种种历史遗留问题也仍然困扰着我们。

  但我们已经看到,以周小川主席为首的新一代管理层已经在解决历史问题、加快市场化进程等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并已初显效果;虽然离我们理想中的市场尚有较大距离,但毕竟是在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进。

  我们认为,每一年的行情称“牛”、走“熊”并不重要,都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的小小涟漪,即使2000年被众人所看好的“大牛市”,也同样仅仅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善、尚未摆脱历史沉重包袱、尚未完全市场化的证券市场中一个自娱的小小浪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来源于自然力量的巨浪波涛。这里我们提出“大牛市”时代的概念,即证券市场健康、稳定、规范发展,并实现彻底的市场化。投资人可以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可以从证券市场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所以,“大牛市”时代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将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一个真正意义“大牛市”时代的到来,需要中国证券市场参与各方面的不懈的努力。

  背景

  -中国证券市场

  历史上的“牛市”行情

  ★1990年12月至1995年5月,上证指数从96点上涨至1429点。

  原因:1990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7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中国股市处于地方性试点阶段,供需失衡的微型市场、刚刚放开的股价、狂热无知的股民导致了这一行情。

  ★1992年11月至1993年2月,上证指数从386点涨至1558点。

  原因:中央领导对证券市场的肯定,加之上海又发行上市了一些本地股,狂热的投机气氛使上海股市创下1558点新高。

  ★1994年,上证指数从7月底的325点涨至1994年9月中旬的1052点。

  原因:“三大政策”一举托市,但到目前为止,这“三大政策”仍未完全落实。

  ★1995年,上证指数从564点涨至926点。

  原因:暂停国债期货交易的政策引发了“5·18”“井喷”行情,但随后150亿的新股发行额度使行情的寿命仅仅维持了三天。

  ★1996年,上证指数从年初的512点涨至12月份的1258点。

  原因:降息以及某些大机构追捧长虹[微博]、发展的行为引发了此波大行情。但终因投机性过强,在普通警告毫无作用的情况下,《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才使行情急转直下。

  ★1997年2月,上证指数从870点涨至5月份的1510点。

  原因:此波行情是在管理层大力监管的情况下出现的,最终也因更加严厉的监管而终止(处理违规机构,新股额度300亿等)。

  ★1998年1月,上证指数从1110点涨至6月份的1422点。

  原因:投资人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期盼引发了此波行情,但仅仅两家试点的基金在当年尚没有显示出太大的作用。

  ★1999年“5·19”行情,上证指数从1047点涨至1756点。

  原因:此波行情的起因仍然是政策面的“十大利好”。

  ★2000年,上证指数从年初的1361点涨至2114点至今。

  此波行情主要起因为政策面、资金面的利好多多,以及投资人对宏观经济向好的预期。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

  从以上的一些背景资料可以看出,中国证券市场不仅几乎年年有行情,年年有所谓的“牛市”行情而且有时行情大些,有时小些,但似乎总感觉离不开政策面、消息面的左右;似乎总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独立于人世间。

  我们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历史上的任何一次行情,仅仅只能看作是一次战斗行情或战役行情而已,还不能称得上是“大牛市”时代的战略性行情。每年的行情大多是因为供需失衡而起,资金面好些,行情就好;新股扩容一大,行情就差些。股市行情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度极低,加之众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压力,使我们的市场还非常脆弱、幼稚。所以只有一个完全市场化、发育健全的理性、成熟市场,才有可能走出真正意义上的、稳健向上的长期“大牛市”行情。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已经证明,“大牛市”时代尚未到来,历史上的行情以及目前的行情还仅仅是热身而已。如果我们把一个健康、成熟、市场化的市场比喻成一个头脑健康、四肢活动自如的人,那么我们目前的市场还有非理性的成份,四肢之中也只有两只胳膊(公众股)能动,两条腿(国有股、法人股)不能动,如引状况何以能行得长远。正所谓,长大的鹰、放飞的鹰(没有包袱与束缚)才是可以飞得最高最远的鹰,没有负担、轻装上阵的登山者才可以爬得更高,看到更美丽的风景。

  -以中国彩电业发展历史作借鉴

  中国彩电由弱小不堪发展到今天如此强大,经历了完全市场化的阵痛。开始,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生产经营体制,使我国的彩电业发展缓慢,在国内外市场中毫无竞争力,市场中到处是洋彩电的品牌。一旦进入市场经济,一旦完全市场化,弱小的彩电企业就被淘汰,而好的企业得以生存。在竞争中能生存的,也就有了发展壮大的机会,民族工业品牌的树立也就有了可能。市场化的结果,产品品种丰富多彩,产品价格下降,产品质量提高,售后服务周到,受益最大的是普通消费者。

  中国证券市场也必然要走一条类似中国彩电业发展的道路。整个证券市场也只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运行,完全实行市场化,完全解决历史包袱,才能具有完整、独立的生存能力,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同时,整个证券市场在市场化进程中的质量与素质必将得到根本性提高,落后与幼稚将被淘汰,投机与违规将被抑制。投资人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将有权利选择最好的市场进入,选择最好的企业进行投资。我们真切期待中国证券市场能完全融入市场化大潮之中,突出重围。面对日益开放的客观环境,在竞争与压力之下,完成脱胎换骨的变革,最终成为在国际金融舞台上有影响力的证券市场。

  -从发展的眼光分析

  (1)需要解决的矛盾与问题

  中国证券市场如果想步入真正的“大牛市”时代,以下问题必须得以解决。

  ★证券市场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关性不强。

  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可以看出,无论国民经济是好是坏,几乎每年均有较大的行情出现,行情的性质与起因多为政策、消息作用的结果,多为投机心态驱使的结果。不改变中国证券市场的根本性结构,很难使证券市场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所以,证券市场内在结构的不合理是问题的关键。

  ★证券市场结构的不合理性。

  具体体现在证券发行与上市的方式、法人治理结构、股本及流通结构、规范化结构、市场参与者结构、监管与服务结构等方面。最终导致市场的不规范、非市场化的现象十分突出。

  ★市场功能的偏差。

  证券市场的功能主要是优化资源配置,我国证券市场目前的功能还仅仅停留在推动国企改革、帮助国企融资(甚至是解困)上,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还有待提高。

  ★“三低一高”现象严重。

  即“低融资成本、低业绩、低回报、高市盈率”,它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不具备投资价值、投资人投机炒作实属必然,这种现象的日趋严重必将严重危害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有股、法人股流通。

  这个问题是困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何时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市场才可以称之为一个健康、充满活力的市场,真正的市场化才可以体现。

  (2)“大牛市”时代应具备的条件

  ★实现国有股、法人股完全上市流通。

  这将从本质上改变市场的结构,彻底解决最主要的市场化问题。

  ★全方位地实现市场化。

  除公股流通之外,在新股发行上市机制、退出机制、规范监管及服务机制、市场参与机制等方面应全面贴近市场,一切为市场服务,一切按市场规律办事。

  ★宏观经济向好,上市公司效益稳步增长。

  这是市场能长期走牛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市场的规范化达到较高水平。

  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规范化运作(包括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机构投资者的法治化管理等。

  结论

  中国证券市场如果想真正跨入“大牛市”时代,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市场化的进程。国有股、法人股上市将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实现了彻底的市场化,才会出现我们希望看到的真正健康、有序、有活力、有发展潜力的市场,证券市场的功能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证券市场与国民经济相关联的“要穴”才会被打通。

  同时,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二级市场由于股价投机成份过大,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价值回归是大势所趋,而价格低廉的国有股、法人股的价值将逐步体现。两者价格与价值的协调统一将是一个漫长的市场化过程,也将带给投资者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在真正实现市场化的基础上,随着宏观经济向好发展,才能真正带动证券市场稳步前进,才会出现一浪高过一浪的大并购和大重组,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理性投资,一轮高质量的,轰轰烈烈的大牛市才会真正展开。(蒋健 何岩)

  蒋健海南富岛资产管理公司首席交易员、富岛基金基金经理。1995年5月至今,一直负责富岛基金的证券投资业务,具有丰富的基金管理经验,在市场研究方面具有较高造诣。

  投资理念:

  以成长性为基础,通过比较优势的分析精选投资对象,在长期投资过程中,以数字金融技术为手段,把系统论贯穿于市场运作的每一个环节,倡导客观性和一贯性的和谐统一。

  主要工作成果:

  1.把信息技术和金融技术相结合,确立了数字金融技术在未来投资中应用的基础。

  2.主持研制开发了《上市公司成长性及价值评估系统》、《上市公司竞争力及竞争优势评估系统》、《大盘长期预警系统》、《大盘短期预警系统》、《交易实施系统》、《风险控制及资金管理系统》等。

  主要研究方向:机构的战略投资方向、策略及技术

  主要学术论文:

  1.《结构与行为》

  2.《上市公司行为学》

  3.《如何寻找增长十倍的股票》

  4.《混沌中获利》

  何岩(鹤扬、山石)证券投资专家。著有《利润流水线———中国股市实战操作系统》一书。在投资交易系统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创立了“利润流水线证券投资交易系统”。在公司研究方法方面颇有建树,发表了数十篇高质量的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上市公司研究论文。一贯遵循的投资原则:理性、客观、科学、创新。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新快报头版就记者被跨省刑拘事件发声明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传崔永元正式离职央视 李咏:我也听说了
  • 财经人社部:望参保者自愿延长养老保险缴费
  • 科技智能家居:一个广阔的硬件创新市场
  • 博客翟华:日本人羡慕中国人英语水平高
  • 读书五马进京:一马当先的高岗为何绝望自杀
  • 教育内地生香港死亡遭污蔑被骂蝗虫 国考报名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
  • 张五常:科斯与我的和而不同处
  • 姚树洁:中国继续充当世界发展引擎
  • 张捷:从粮食角度理解当年柬埔寨灾难
  • 叶檀:指责星巴克暴利是愚蠢行为
  • 陈虎:央企副总年薪千万依据何在
  • 赵伟:上海自贸区比当年深圳特区难做
  • 钟炬:南沙新区有望成为改革排头兵
  • 马光远:诺奖得主希勒不懂中国房价?
  • 张庭宾:中国楼市泡沫最晚2015年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