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炒得火热的“中国彩电企业峰会”制定最低限价以制止不正当竞争的做法,终于在日前由有关政府部门判定违反《价格法》,必须予以纠正,相关企业也表示支持政府部门依法规范市场。一场纷争就此告一段落,而留下的却是对彩电业和价格战深深的思考——彩电限价限住了谁?
彩电业是我国最早进入市场、最先形成规模的产业之一,长虹[微博]、康佳、TCL[微博]等彩电生产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仅占领了国内市场,而且形成了一批知名的国产品牌。目前我国彩电业已经进入发展的成熟期,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彩电的供大于求和生产技术的日臻成熟。目前,国内彩电市场年销量为2000万台左右,但彩电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4000万台。
在严重的产销失衡状态下,生产方必然面临着一种整合,而在中外许多经济实践中,价格战被证明是这种整合最简单、最直接也往往是最有效的方式。我国彩电业选择了这条路,面临同样问题的空调、燃气热水器等家电行业也燃起了价格战的浓浓硝烟,而从未加入过价格战的汽车业近来也有一些“炮声”传来。
价格战是好是坏?应该说,价格战总体是件好事,因为价格战的产生是行业成熟度和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垄断条件下或在幼稚产业期都很难想象能有价格战的空间。从彩电业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制造彩电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已很高,产品质量相差不多,在质量上的竞争已经不能成为优胜劣汰的制胜法宝,而价格的竞争成为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价格战打拼的是实力,谁能在价格战中以最低价保持最高利润,谁就能在市场上立足。价格战促使各个企业力争达到效益最大化,从各个环节去降低成本,于是减人增效、提高劳动效率、减少流通环节等等在价格战中不再是口头文章,而是实打实的必然决策。这对于企业形成规模经济、对于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都是大有益处的。几年来,彩电行业本身就在价格战中逐步成长、成熟,最后形成了今天这样的格局。
而在6月9日召开的“中国彩电企业峰会”上9家彩电生产企业达成的一个合作意向旨在加强行业自律,制定一个时期各类彩电产品的最低限价,共同遵守,相互监督,并且要成立价格巡查小组。这种做法违背《价格法》不说,这还意味着本来是在市场经济中成长、尝到市场经济甜头的彩电行业却要用非市场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这一次市场没有给这个所谓的价格同盟以任何的好脸色。
7月以来,南京、北京等地的家电商场以各种方式降低彩电价格的声音此起彼伏,至于彩电企业是否在幕后参与降价行为也是众说纷纭,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最低限价、行业自律等等有行政行为之嫌的做法在其中显得飘摇无助。顺市场规律者生,逆市场规律者亡,限价限不住市场,彩电峰会的成员们在尴尬中体会到了市场的力量。
彩电峰会认为目前彩电市场存在严重的低于成本的倾销行为,然而倾销是否成立?各家的成本如何确定?峰会制定的最低限价有怎样的合理性?这些问题完全没有一个准确科学的判断标准。而必须明确的是:价格战只是一种表象,它的存在证明产业集中度不足,经济体的内部有进一步进行整合的要求,而众多经济实践证明在整合期内全行业微利甚至微亏都是正常的,如果以维持既定格局为目的搞价格联盟,那么就阻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从长远来看限价限住的是彩电行业本身。
当然,彩电峰会也是我国彩电行业从相互攻讦、指责到对话、合作的良好开端,它建立了一个竞争、合作的新机制,在行业内联手进行开发、共同促进出口等方面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如果把一个合作的聚会搞成一个有行业托拉斯之嫌的组织,那么就形成了一种变了形的垄断,应该坚决反对。走在市场经济之先的彩电行业出现的这一事件,对其下一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对其它行业未来的发展也有许多可借鉴的价值,从这种角度看这未必是件坏事。(记者李佳路)